APP下载

PBL教学法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21-09-26甘莉莉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19期
关键词:实习期实习生消化

甘莉莉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中医院消化内科,湖北黄冈 438200

消化内科作为各大医疗机构中的一个重要科室,其带教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了实习生的工作能力以及患者接受服务的质量,因此,采用一种科学且合理的带教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1-2]。传统的带教模式虽然能够通过带教老师直接的传授和指导,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操作中,但却只注重结果,对过程的要求较为宽松,无法培养实习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造成其有理论知识,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的情况[3-4]。针对此种情况,较多医疗机构在护理带教过程中使用以问题为基础的临床科研带教模式(PBL教学法),通过发挥问题对学习过程的指导作用来培养实习生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5-6]。该研究将回顾分析2018年4月—2020年3月在该院消化内科实习的96名学生的资料,旨在探讨并分析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应用PBL教学法所产生的效果与其应用价值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在该院消化内科进行实习的96名学生的资料,根据实习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于2018年4月—2019年3月期间实习的48名对照组实习生中有男性6名,女性42名;年龄最大者23岁,年龄最小者20岁,平均年龄为(21.50±1.50)岁;本科生39名,专科生9名;实习时间为6个月。于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间实习的48名观察组实习生中有男性5名,女性43名;年龄最大者24岁,年龄最小者21岁,平均年龄为(22.45±1.45)岁;本科生38名,专科生10名;实习时间为6个月。两组实习生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实习时间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对教学方式表示认可者;同意将评分信息及考核评分作为研究数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者;已在校学习完所有护理课程,进入实习期者;均为首次参加消化内科护理实习者。排除不愿配合医院安排者;中途退出实习期者;未参加实习考核者。

1.2 方法

由带教老师给予对照组实习生使用传统模式进行带教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入科宣讲与分配:在实习生进入消化内科科室后,由护士长带领所有实习生熟悉关于本科室的相关环境,以降低其陌生感和紧张感,并在之后将所有实习生分配给各位高年资的护士,由高年资护士进行具体的带教工作。②实习生工作的讲解:由带教老师给予所带领的实习生进行关于本科室相关医疗器械的操作讲解,并对其进行实际使用的指导,务必让所有实习生都能够熟练应用相关医疗器械,若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期间发现实习生存在错误操作的情况,则需及时对其进行指导和纠正。③开展理论教学:带教老师务必按照教学大纲,对实习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的详细讲解,并定期进行针对实习生的考核,从而掌握其知识储备情况以及学习进展情况,尽量避免实习生出现基础知识不牢靠的情况。④进行实践操作:带教老师需重点关注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即在实习生基本掌握本科生相关工作流程以及规范后开展实践演练,以确保实习生能够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护理能力和经验。

由带教老师给予观察组实习生使用PBL教学模式进行带教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①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为更好满足带教任务的相关需求,由高年资的带教老师牵头成立一支专业的带教团队,并在实习生进入科室后根据其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分配,且要求带教老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其带教的实习生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一套合理的、科学的带教计划。②基于典型案例设计问题:在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从该科室所接诊的患者中挑选出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并基于此案例向实习生们提出若干专业性的问题,如针对案例,提问其疾病的病因、疾病临床症状与具体表现、疾病的诊断标准、疾病的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等问题,然后将这些问题分配给每一位实习生,让实习生独立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③基于问题收集资料信息:在给实习生分配好其所负责的问题后,带教老师指点实习生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该问题的相关资料以及信息,让其与该科室中患有相关类型疾病的患者进行接触、询问以及调查,让实习生在自主探索后进行针对性的小结。④基于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在资料收集完毕后,带教老师需带领所有小组成员对基于典型案例提出的各个问题开展专题报告会,务必让每位实习生都能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见解,并对其收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相应解释,在资料共享完毕后,所有成员再对此过程中存在有较大分歧的问题进行热烈讨论。⑤基于讨论解决问题:在针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带教老师务必正确引导实习生的思路,若存在以实习生们当前的知识储备无法解释的问题时,可以予以解答,最后根据讨论结果,以书面形式确定最终的护理措施。⑥归纳和总结:在实习生们讨论出问题的最终答案后,带教老师对每位实习生的学习过程、个人观点、最终的护理方案等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指出其不足之处,并予以分析和指导,让其能够根据此指导完成病患信息的填写等任务。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接受不同模式的带教后的出科考核成绩,即在实习期结束后,由医院对所有的实习生举行相应的出科考核测试,测试项目主要分为基础理论以及综合能力两项,基础理论总分为60分,综合能力总分为40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实习生的理论基础越扎实或者其综合能力水平越高。

②评测并比较两组实习生在接受不同模式的带教后的工作能力水平,即在实习期结束后,采用五级评分法对所有实习生进行关于专业技能、自学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沟通技巧水平等方面的评测,每一个评测项目的总分为5分,分数越高则代表实习生该项能力越高。

③统计并比较两组实习生对其实习生所接受带教模式的满意程度,即在实习期结束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让所有实习生对带教老师所用教学方法进行满意度的评定。该问卷信度r=0.823、效度r=0.792,此前已对该市6所具有护理专业的学校进行预调查,每所学校发放100份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回收率达90%,该问卷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定稿。满分为100分,分值≥85分为十分满意,分值<85分且≥60分则为基本满意,分值<60分则为不满意。满意率=(十分满意人数+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生出科考核情况的比较

在实习期结束后的出科考核中,两组实习生的基础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对照组实习生,观察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成绩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出科考核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出科考核情况比较[(±s),分]

组别基础理论综合能力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值P值48.62±5.25 49.98±4.73 1.333 0.186 26.58±3.74 33.48±5.23 7.435<0.001

2.2 两组实习生工作能力水平对比

在实习期结束后的工作能力水平评测中,两组实习生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对照组实习生,观察组实习生的自学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沟通技巧水平均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生工作能力水平对比[(±s),分]

表2 两组实习生工作能力水平对比[(±s),分]

组别专业技能自学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 沟通技巧对照组(n=48)观察组(n=48)t值P值3.17±0.28 3.21±0.26 0.725 0.470 2.85±0.22 3.42±0.31 10.389<0.001 2.78±0.16 3.36±0.24 13.931<0.001 2.91±0.18 3.23±0.22 7.800<0.001 2.78±0.11 3.47±0.23 18.751<0.001

2.3 两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对比

在实习期结束后对带教模式满意度的调查中,相较于对照组实习生对其带教老师所用教学模式的总满意率(66.67%),观察组实习生的满意率(95.83%)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对比[n(%)]

3 讨论

消化内科的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应该具有严谨态度以及专业的能力,这便要求了护理人员应当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十分扎实,从而使得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起到积极的影响[7]。护理实习生作为医院各个科室中的一股新生力量,其所接受护理带教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今后的就业以及科室中患者接受的服务质量[8]。护士实习是对临床实践知识进行学习的重要阶段,也是实习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阶段。在消化内科护理的带教过程中,传统的带教模式常以带教老师的讲授为主,由带教老师依据教学大纲对实习生进行“填鸭式”教学,将基础知识以及技巧一股脑地灌输式传授给实习生[9-10]。传统的带教模式虽然能够很好地满足实习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需求,使其能够快速掌握专业技能,但却缺少了让实习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便是“填鸭式”教学的弊端,最终会导致实习生对带教老师形成很大的依赖性,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旦遇到不熟悉的问题便无法很好地独立思考和应对,第一反应便是请教他人[11-12]。针对传统带教模式中存在的弊端,在带教过程中使用PBL教学法则可以很好地避免开来。因此,以往的教学方式多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仅仅是参与者,无法将知识内化、深化,因此实习护士无法高效实践,难以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PBL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强调了“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将传统模式中实习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13-14]。PBL教学法的核心关键就在于基于典型案例让实习生做到自主学习,如该研究中,带教老师在被分配到实习生后,其从本科室中选取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并基于此案例提出专业性的问题供实习生选择,让其自主搜集资料,进行自主思考,最后通过相互讨论以及总结的方式得出具体的护理措施[15-16]。在带教过程中,PBL教学法与传统带教模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能够结合实际让学生做到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带教老师并不会直接告知实习生结果,而是引导其朝着正确的结果思考,让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切身体会增加实习生们经验和能力[17-18]。

该研究结果显示,在实习期结束后的出科考核中,两组实习生们的基础理论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对照组实习生,观察组实习生的综合能力成绩明显更高(P<0.05),由此可见,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运用PBL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带教模式,其能够在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效果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让学生自主探寻解决问题方法的方式,提高其各项综合能力,这对于实习生的未来发展有着极大地帮助;在实习期结束后的工作能力水平评测中,两组实习生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相较于对照组实习生,观察组实习生的自学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沟通技巧水平均明显更高(P<0.05)。PBL教学法指导教师亲自向护士示范临床护理、进行健康知识宣讲,通过示范讲解加深护士的学习印象。带教过程中,护士在带教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护患沟通、病历书写、临床护理操作等实践操作,提升护理质量[19]。护士实习生通过多种角度互动交流加深对主题内容的了解,相较于传统传授知识的方式互动能够使接受知识内容更加主动,提升学习效率。此外,在实习期结束后对带教模式满意度的调查中,相较于对照组实习生对其带教老师所用教学模式的总满意率(66.67%),观察组实习生的满意率(95.83%)明显更高(P<0.05),与尤雯等[20]研究结果一致。提示在PBL教学方式的影响下,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提升,对消化内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能促进患者恢复效率的加快。由此可见,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中运用PBL教学法相较于传统的带教模式,其更能让实习生们投入其中,而不再枯燥单纯的传授知识,让实习生学会学习,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问题,从而极大提高了其对教学的满意程度。

综上所述,在消化内科护理带教工作中运用PBL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实习生的自学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提升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实习期实习生消化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儿科临床医学实习生与住院医师结对带教模式的探讨
跟踪导练(五)4
食物是怎么消化的
拿到驾照后这些知识必须知道!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胃为什么不会消化掉自己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驾照实习期注意事项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