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佤族地区家庭菜园对蔬菜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研究*

2021-09-26邵桦郭丹薛达元杨京彪

西部林业科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佤族菜园种质

邵桦,郭丹,薛达元,杨京彪

(1.中央民族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 100081; 2.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北京 100081)

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庭菜园作为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的典型类型,不仅是栽培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质库,也是野生植物驯化的重要场所,家庭菜园作为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的场所已经得到公众认可[1]。在不同国家进行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农村地区还是城市地区,家庭菜园的结构复杂,功能多样,提供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价值[2]。在家庭菜园中保存了高度的特定植物间和植物内部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在地方作物品种种质资源方面[3-5]。家庭从事农业作物生产以维持生计或提高收入[6-7],农业作物和野生植物提供营养,保障食物安全[8]。同时,家庭菜园是重要的社会和文化空间,与农业实践有关的管理知识传播和保存[9]。影响家庭菜园内作物丰富度的因素多样,家庭菜园对植物丰富度有一定的影响,有研究认为面积越大,丰富度越大[10]。管理人员对家庭菜园内作物的偏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妇女在家庭菜园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11]。

蔬菜遗传资源对农业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地方社区的营养和粮食安全极为重要[12]。地方蔬菜品种通过农户的长期选择和选育,具有高度的遗传稳定性,对未来的蔬菜育种具有重要价值[13]。家庭菜园被认为是蔬菜丰富种质资源的栽培场所,不仅对蔬菜作物资源有保护作用,提供蔬菜和营养,也有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文化[14]。我国不同民族家庭菜园栽培蔬菜的多样性及功能已经有了较为广泛的研究[15-19]。云南因其复杂的地形地势与不同的气候条件,蔬菜资源极其丰富,而且有25个少数民族,孕育出多种多样的民族饮食文化[20-25]。佤族属于云南的世居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滇南山区[26],仍在较大程度保存和依赖地方蔬菜品种。佤族传统利用的蔬菜资源及文化,已经有相关的调查研究[27-29]。佤族在解放前主要靠采集野生蔬菜食用,如今,佤族人民已经适应并且习惯自己种菜,由本地蔬菜制作而成的特色菜肴在其日常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成为民族传统饮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0]。然而针对佤族家庭菜园蔬菜种质资源的研究尚属空白。本研究选取云南西南地区的沧源、西盟2个边境县城的佤族村寨为研究区域,进行家庭菜园的实地调查,了解家庭菜园的保留情况和栽培利用的蔬菜资源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民族地区家庭菜园对地方蔬菜种质资源的就地保护建议,以期为深入阐述少数民族传统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全国佤族人口最多,分布最集中的县份,其少数民族众多,包括佤族、拉祜族、傣族、彝族和其他22个民族。沧源佤族自治县(98°52′~99°43′E、23°04′~23°40′N)隶属云南省临沧市,总面积2 445.24 km2,地势北高南低,其中山区面积占99.2%,坝区仅占0.8%。常年平均气温16.6~17.9 ℃,月平均最高气温为20~26 ℃,干湿季节分明,年平均降雨量1 748.8 mm[31]。西盟佤族自治县(99°18′~99°43′E,22°25′~22°57′N)隶属云南省普洱市,境内最高海拔2 458.9 m,最低海拔590 m。西盟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立体气候明显,年均降水量2 758.3 mm,年平均气温15.3 ℃,无霜期319 d。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为57.93%[32]。

本研究通过当地农技工作人员推荐,在沧源和西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个佤族村寨,再确定民族聚集集中、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村(表1)。这些村落以自然村为单位聚居佤族人民,佤族农户已经有上千年管理家庭菜园的历史,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距离县城所在城镇相对较远,交通不便利。

表1 调查村落的基本情况

2 调查方法

在村干部的组织下,采用随机抽样和农技人员推荐的方式,并尊重每个村民的兴趣和参与意愿。以自愿为原则,在每个村寨内随机选取10户进行家庭菜园内蔬菜种质资源的调查,共计调查60户的家庭菜园种植情况。

数据调查包括家庭菜园内种植的蔬菜品种资源和标本采集与鉴定,调查过程中把“地方蔬菜品种”标记为经过家庭3代人种植并留种超过50 a的蔬菜。以《中国植物志》作为物种鉴定依据,蔬菜种质资料作为参考依据[30],在调研过程中与当地农民、农业部门的蔬菜专家共同认定和鉴定蔬菜品种,以最大限度避免不同名称的同种蔬菜或者相似名称的不同蔬菜混淆。同时通过调查问卷在6个村庄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收集信息包括:(1)家庭菜园的面积;(2)家庭菜园的管理者特征;(3)家庭菜园作为就地保护的意识与意愿等问题。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对家庭菜园管理相关文化进行调查。随后运用统计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讨论。

3 结果与分析

3.1 佤族家庭菜园内蔬菜种质资源

佤族家庭菜园的栽培蔬菜共52种,隶属16个科41个属。共调查到97个蔬菜品种资源,其中地方品种61个,杂交品种36个(表2)。当地佤族农民栽培的蔬菜主要是日常自己食用的蔬菜。佤族家庭菜园内瓜类、茄果类、葱蒜类、叶菜类、薯蓣类较多,这不仅与佤族地区自然资源分布有关,也与佤族本民族的饮食习俗和文化有关。佤族人喜食辣椒(Capsicumannuum),因此栽培选育的辣椒种类相对较多,变种小米辣有多个特异特有品种,变种涮涮辣具有独特的辛辣气味,辣味极强。佤族的饮食常添加调味类的蔬菜,芳香类蔬菜例如葱(Alliumfistulosum)、蒜(A.sativum)的种植情况也比较普遍。甘蓝类蔬菜如包心菜(Brassicaoleracea)和佛手瓜(Sechiumedule)产量较高,不仅自家食用,也可作为饲用植物喂养牲畜。另外由于豆类、瓜类的储藏条件和留种方式比较简单,因此地方品种资源的栽培情况也较普遍。佤族人在饮食文化方面注重食疗与食补,7种栽培蔬菜作物具有药食兼用的功效。

表2 佤族家庭菜园栽培蔬菜种类

续表2

家庭菜园也是野生食用蔬菜的驯化场所,本次调查就有16种生长在家庭菜园内或者在菜园附近的野生蔬菜(表3)。佤族村民已经开始自发将常见或者经常食用的野生蔬菜驯化种植到自家菜园中,例如阿佤芫荽(Eryngiumfoetidum)在佤族日常饮食利用频率较高,已经逐渐被引入家庭菜园进行人工栽培。另外,野生蔬菜不仅味道独特,部分野生蔬菜也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例如,密蒙花(Buddlejaofficinalis)可以作为染料植物,制作黄色糯米饭,也兼有药用价值。木棉(Bombaxmalabaricum)在佤族历史上作为纺织的纤维植物原料,其花蕊可以食用,而且具有观赏价值。由此可见,佤族人民利用家庭菜园周围的野生蔬菜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表3 家庭菜园内或附近的野生蔬菜植物

3.2 家庭菜园面积及其管理者特征

根据调查,被调查地区佤族村寨村民的家庭菜园位置位于房前屋后,具有易管理易采集的特点。菜园的面积10~30 m2的规模居多,其次为30~60 m2的面积(图1)。佤族家庭菜园的蔬菜主要以自我供给为主,但同时也具有增加家庭收入的功能,在所调查60户佤族村民中计有18户的蔬菜全部自用,包括自家食用和饲用,其它农户售卖蔬菜的现象虽然普遍,但大量售出蔬菜(售出比例超过50%)的农户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表4)。老人参与菜园栽培及管理的家庭仅占受访人群总数的2%,男户主参与蔬菜及栽培的决策、家庭菜园管理和留种管理的家庭分别占有10%、8%、8%。而女户主单独进行决策和管理或者夫妻共同管理达到90%的家庭。由此可见,妇女是家庭菜园的主要管理者,不仅决定菜园种植的蔬菜种类,也进行留种换种、日常管理和收获的各项生产活动。这不仅体现了妇女在农村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也对未来开展蔬菜资源保护具有决定性作用。

表4 家庭菜园栽培蔬菜的自用与售出比重

图1 佤族村寨的家庭菜园面积特征

表5 家庭菜园蔬菜栽培与管理责任的户数比例

3.3 佤族村民对地方蔬菜品种资源的保护意愿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需要社区的村民积极和广泛的参与,农业生物资源的保护已经受到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广泛关注[33]。参与调查的60个村民中,96.7%的村民对地方蔬菜品种有保护的意向,这些村民有75.9%的家庭认为由农民留种保护地方蔬菜品种能取得更好的保护效果,10.3%的村民认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与云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应当加强对地方优质品种的育种研究,13.8%的村民认为国家建立蔬菜种质库也是有效的保护措施(图2)。

图2 佤族村寨农户对蔬菜品种资源的保护意愿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地方蔬菜品种资源正在遭受消失威胁,尤其是关于传统蔬菜的用途、营养物质和营养价值的科学研究甚少[34]。本研究发现佤族菜园内种植杂交蔬菜品种的发展趋势。杂交品种蔬菜在农业研究与推广被认为是地方蔬菜品种快速消失的原因之一。农业政策以高产和消费的目标引导在农村地区推广杂交蔬菜品种。尽管佤族村民认为:相比新品种蔬菜,传统品种蔬菜的口味更好,但是新引进的杂交蔬菜品种其产量高、易于销售的特点使农民越来越趋向于放弃地方蔬菜的种植和保存。其次,对传统蔬菜的消极态度也成为传统蔬菜品种消失的原因,尤其是年轻人对传统蔬菜逐渐失去兴趣,停止种植和使用传统蔬菜。另外,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也是传统蔬菜及其相关传统知识消失的原因之一,随着农村人口往城镇迁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从而荒废了家庭菜园。地方蔬菜品种由于自身产量低和品质差,也是农户放弃种植地方蔬菜品种的重要原因。

4.2 结论

云南西南部佤族地区的家庭菜园栽种的蔬菜有52种,97个蔬菜品种资源,包含地方品种61个,杂交品种36个。菜园中药食兼用的蔬菜有7个栽培蔬菜,8种野生蔬菜。日常食用的芳香类的蔬菜较多,保持种植的地方蔬菜品种较多。薄荷(Menthacanadensis)、滴水芋(Colocasiagigantea)、刺芹(Eryngiumfoetidum)等野生蔬菜已经逐渐引入家庭菜园进行人工驯化栽培。佤族当地居民一直保留着食用野生蔬菜的习惯,说明野生植物是其传统饮食的重要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存在价值,有必要加强野生食用植物的栽培和引种驯化,为开发优质野生蔬菜资源和特色民族饮食提供借鉴。同时家庭菜园也为家庭提供自给自足的蔬菜资源,保障食品安全,提高家庭收入,对优质地方蔬菜品种的保护是家庭菜园发挥的另一重要功能。蔬菜种类的选择受到文化和信仰的影响,佤族人民在与家庭菜园的蔬菜资源长期利用和管理的相互作用过程中,直接和间接地丰富了农业生物多样性。由此可见,家庭菜园管理的传统文化和相关传统知识对传统蔬菜资源具有重要作用[35]。

家庭菜园作为民族地区农村土地利用模式的主要类型,成为蔬菜品种资源就地保护的有效场所。家庭菜园内植物组成成分以及其生态、经济、美学等价值应当加强科学研究。本研究建议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经济贫困和异地搬迁的村落发展规划,制定鼓励保存家庭菜园的土地政策,建立家庭菜园土地规划的保障措施,不仅对蔬菜遗传资源具有就地保护的作用,还可充分挖掘其潜在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以促进民族地区蔬菜种质资源研究的有序和高效发展。农业相关部门与科研单位应加强对妇女的种植技能培训,从而鼓励村民对传统蔬菜遗传资源进行保存与留种,宣传传统农业生物多样性利用的传统知识,将传统蔬菜资源转化为农业经济发展优势,使乡村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佤族菜园种质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华南地区最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库建成
传统民俗现代转型的成效研究:以佤族新米节为例
小小菜园有惊喜
探究佤族文化如何保护和传承
疯狂大菜园
亚麻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我家的菜园
菜园里
红锥种质早期生长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