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近61年降雨时空变化分析
2021-09-26张乾回晓莹张永杰
张乾 回晓莹 张永杰
近年来,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文循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洪涝、干旱等灾害发生的频率有所增加。降雨是水文循环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水文研究最重要的输入变量之一。降雨量的时空分布及变化决定了区域水资源量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
山西省地处华北地区西部,黄土高原东部,北跨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相邻,南隔黄河与河南省相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貌格局使其气候规律更加复杂。省内降雨季节性强,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均,洪涝发生频繁。客观的分析山西省降雨时空分布特点及变化趋势,对山西省防汛抗旱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2]。
1 资料选取及研究方法
以山西省为研究对象,在全省11个地市中选取太原、阳曲、大同、左云、河津等22处资料较为完整的雨量站1956—2016年逐月降雨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法、滑动平均法、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和克里金插值法等,对山西省年降雨量、汛期降雨量和非汛期降雨量的空间分布和趋势变化进行分析。山西省地形地貌及雨量站分布如图1所示。
2 降雨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2.1 年际变化
采用算术平均法和泰森多边形(如图2所示)法计算山西省多年平均降雨量,两者结果接近,分别为503 mm和502.7 mm。利用线性回归、滑动平均和模比系数差积曲线法分析表明,山西省近61年的降雨量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为12.2 mm/10a。从5年滑动平均来看,年降雨量在1980年前后开始平稳下降,1995年之后明显减少,但在2010之后有所回升。年降雨量极大值为721.2 mm,出现在1964年;年降雨量极小值为310.5 mm,出现在1965年;极值比为2.32,如图3所示。
图2 山西省雨量站泰森多边形
图3 山西省1956—2016年年均降雨量
近61年降雨量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如图4所示)显示,山西省1956—1964年总体处于丰水段,其平均值比多年平均值大16%;1965—1979年和2010—2016年总体为平水段;1980—2010年为连续枯水段,其平均值比多年平均小5%。
图4 山西省年降雨量模比系数差积曲线
2.2 年内分配
山西省降雨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且十分集中,全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通过对选取的22个雨量站1956—2016年逐月降雨量进行统计分析,其汛期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2.9%~76.6%,平均为72.4%;其中主汛期(7—8月)占全年降雨量的36.3%~50.4%,平均为46.6%;7月份降雨量平均占全年的24.7%。山西省近61年的汛期降雨量和非汛期降雨量都呈下降趋势(如图5、6所示),下降速度分别为10 mm/10a和2.2 mm/10a,汛期降雨量较非汛期降雨量下降明显。汛期降雨量极大值为502.1 mm,非汛期降雨量极小值为77.0 mm。
图5 山西省1956—2016年汛期平均降雨量
3 降雨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3.1 年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图6 山西省1956—2016年非汛期平均降雨量
受地形、气候、地理位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山西省多年平均降雨量在空间分布上很不均匀[3]。采用克里金插值法绘制山西省1956—2016年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如图7所示。
图7 山西省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
山西省降雨量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经向性[4],由东南至西北逐渐递减,东南部的太行山区和中条山区及东部的五台山区为全省降雨高值区,太行山区及中条山区降雨量在500~600 mm,五台山区降雨量在600 mm以上。降雨量受地形影响大[5],盆地少,山区多,大同盆地、忻州盆地和太原盆地为全省降雨低值区,其中大同盆地降雨量最少,年降雨量在400 mm左右。
3.2 分期降雨量空间分布特征
汛期等值线(如图8所示)分布和主汛期降雨等值线(如图9所示)与全年降雨等值线分布情况类似,呈经向分布,运城盆地汛期降雨量较周围高。汛期平均降雨量为281.3~549.2 mm,主汛期平均降雨量为178.8~352.9 mm。非汛期降雨介于95.7~228.6 mm之间,除五台山区海拔较高为降雨高值区外,非汛期降雨分布由南至北递减,且东西部基本对称(如图10所示)。
图8 山西省汛期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
图9 山西省主汛期(7—8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
图10 山西省非汛期(10月—翌年5月)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
4 结 语
(1)山西省年降雨量介于310.5~721.2 mm,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下降速度为12.2 mm/10a,其中汛期降雨量较非汛期降雨量下降更为明显;降雨年内分配不均,汛期降雨量站全年降雨量的72.4%。
(2)山西省降雨空间分布不均,年降雨量与汛期降雨量具有明显的经向性和地带性差异,山区多,盆地少,东南多,西北少;非汛期降雨量除五台山区外,自北向南递增,东部和西部基本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