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MU互动平台开展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探究

2021-09-26杨进萍

课外语文 2021年25期
关键词:群文文本作业

杨进萍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中学,广东 中山 528400)

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引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不仅要让学生学习语法和修辞,更要从学生长远性发展的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多元学习活动中可以积极展示,努力提升。群文阅读要以阅读分享为途径,综合提升学生的读写运用意识和学习思辨能力。同时,在群文阅读落实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成长预留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可以积极展示自我,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如何更好地以群文阅读推进学生全面进步,成为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群文阅读开展的优势分析

(一)题材多元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提升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教师指引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时,不仅要着眼于主题层面来选择,更要引入一些人生题材、社会题材、自然题材等,让学生对于生命、成长、爱国、亲情、民俗、美景、环保、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都能全面涉猎,这样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加鲜活的阅读体验。譬如在讲解民俗文化时,教师可以把老舍的《北京的春天》、萧乾的《老北京的小胡同》和邓云乡的《北京胡同》整合成中华民族民风之北京文化的群文阅读,让学生比较这三篇文章在介绍北京胡同的特点和情感上有什么异同,学生在阅读比较中感悟生命、感悟思乡的深情。在多元化阅读中,也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从多元文化中有效借鉴,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语文。

(二)扩大阅读量

初中阶段语文群文阅读的开展,不只是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更要进一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从字面阅读向深层思考领悟迈进,提升学生阅读批判意识。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来完成文本的阅读,同时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动性,让学生对阅读建立起全面的认知。以《西游记》为例,在阅读过程中,要让学生灵活运用精读、跳读、扫读等多种方式,有效掌握阅读重点。初中阶段群文阅读不能仅着眼于答题层面而展开,而是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得鲜活而真实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用心体会阅读的乐趣。

二、利用UMU互动平台开展群文阅读的实施策略

(一)课前预热,激发阅读欲望

1.创建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群文阅读开展落实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于篇幅较长的语篇,很容易缺乏耐心。因此,教师要善于主动为学生创建适宜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对即将阅读的文本充满探究欲望。这样,群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才能顺利展开。

以《背影》中的“父爱”的群文阅读为例,课前教师把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和刘墉的《父亲的画面》制成朗读小视频发布在UMU平台,让学生提前阅读(见图1)。又通过UMU互动平台为学生推送一段影视的片段:展现父亲蹒跚爬过月台,买了橘子,又非常艰难地从月台下来奔向不远处的火车。并设计了两个问题:这个父亲要去火车上见谁?他说了哪些话?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情境之中,学生就会对即将阅读的文本产生共鸣。通过有声有色的视频,就能够很好地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这样就可以为阅读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图1

用UMU互动平台落实这一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在平台上添加一个课程小节,将文本和视频放入平台,既可以直接在APP中观看,也可以推送到微信等客户端,让学生自主观看和学习。

2.学生语音作业,初步扫清阅读障碍

在文本和视频先导的基础上,学生对于阅读的文本已经调动了兴趣,还要为学生独立阅读提供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主动走入文本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扫清阅读障碍。尤其是对于一些生字、词语等,让学生通过工具书或网络等方式有效检索和查找,帮助学生顺利展开阅读过程。

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借助UMU平台的作业功能,为学生布置一个小阅读任务,让学生结合自己文本阅读的体验,选取自己最喜欢或者感悟最深的一段文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通过打卡的方式提交作业。这样的作业本身带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情况,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本来阅读,通过视频或语音的方式提交作业,可以更好地让教师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并从中选择一些优秀作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播放,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设定学生最低语音时长不得少于多长时间,提交作业后才可以查看或点评其他同学的作业等,这样更能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

(二)课中互动,打造活力课堂

课堂是群文阅读展开的重要场所,在课程推进过程中,要想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除了依赖教师的讲授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充分参与到文本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做自己学习的主人,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释放阅读课堂的活力。UMU平台丰富的互动方式,为师生、生生交互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1.多屏阅读互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分享意识

群文阅读的展开一般都是由一带多,即由教师重点解读一篇文章,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所掌握的阅读方法来分析解构其他几篇文章。因此,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于中心语篇有效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地解读其他几篇文本。围绕中心语篇,教师可以借助UMU优平台的互动功能,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语音微课、视频、文档、图文等多种学习资源,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问卷、作业、游戏等多种方式参与到阅读互动中来,让学生们边阅读,边分享,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技巧,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例如,在进行《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和《湖心亭看雪》三篇游记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全班同学6人一组为单位,合作交流讨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和欧阳修的“醉能同其乐”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就可以自主分组开展文本阅读和思考,并把思想碰撞的火花分享到全班。学生的多元学习感受还可以有效整合并做成微课,随时上传并与大家分享(见图2)。

图2

2.多文本阅读讨论,打造活力课堂

在一篇文本有效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将需要阅读的3~4篇文章同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采用速读、扫读等策略快速阅读文本,并适当进行标注。借助问卷这一灵活的形式,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文本的讨论中来,让学生深入分析议题,获得有效的阅读体验。例如《孔乙己》《故乡》和《祝福》三篇文本为例,这都属于鲁迅先生的作品。三篇课文分别塑造了三个典型的人物形象:孔乙己、闰土和祥林嫂。在对三篇文本进行阅读时,教师要让学生能够跳出单纯的文本阅读,对于文章中这三个人物进行剖析。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人物形象展开画像描述,让学生想一想,描述“闰土”外貌的语言有哪些,反映了人物的哪些特点或哪一社会现象,为什么他会变成这样。

教师要引导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同时还要能够走出文本,以自己的语言来组织文字,这样才能更好地构建活力课堂。在问卷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个性化声音,这样能够更好地释放课堂活力。借助UMU平台教师可以将一些同学的精彩发言拍照上墙,通过大屏幕进行展示,再让学生进行深度的辩论,这样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阅读交流的兴趣。

在群文阅读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仔细琢磨这三个人物形象产生的时代原因,并想一想影响他们命运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对比和分析,让学生对于作者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情感能够有效把握。

最后,除了对不同文本进行对比、分析外,同一篇课文,对于其中的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等写作手法,也要引导学生有效地把握和分析。对于同一篇文本,采用不同的比较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赏析作者巧妙的表达方式,进而使学生更好地体味语言的巧妙、内涵的深刻。

(三)课后拓展,读写能力同步提升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有效阅读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从文本阅读向借鉴性表达有机迈进。教师除了可以围绕文本布置一些理解性题目之外,更要延伸一些小练笔和口头作文等任务,让学生们积极表达认知,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譬如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这篇文章时,教师同步为学生延伸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芙蕖》《荷塘月色》等不同的语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莲”这一高洁形象。在群文阅读过程落实之后,学生头脑中会充斥各种奇思妙想,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有效梳理和整合。既可以让学生进行借鉴性仿写,更要鼓励学生发出一些自己的个性化声音。

另外,在作业布置时,教师还可以引入闯关模式,学生需要完成第一小节的任务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二小节及后续小结作业的学习。这种闯关模式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挑战的信心,使课后巩固的效果显著提升(见图3)。

总之,借助UMU平台突出的互动功能,群文阅读教与学的节奏可以更加多元化,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也一目了然。另外,平台的很多内容可以长期保存,方便学生回顾、整理和二次学习。学生和教师都可以添加一些简单的视频解说,在情感层面更好地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价值。通过群文阅读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和体会不同文本的特色,学生也可以更好地置身其中,有效感悟达到情感共鸣。

附 注

本文为中山市2018年度教育科研立项青年课题《网络学习空间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立项号:C2018088)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群文文本作业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群文活动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