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良手术体位结合多元化疼痛护理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的影响

2021-09-26顾晓慧蔡玲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肺叶手臂活动度

刘 静,顾晓慧,蔡玲玲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南通226000)

肺癌是胸外科较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临床中应用更加广泛[2]。该术式创伤小,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但术后切口疼痛仍是患者困扰的主要问题。有研究表明,手术体位对患者术后不适有较大影响,正确摆放手术体位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神经损伤,降低术后疼痛感,有助于术后功能恢复[3]。术后疼痛会对患者睡眠产生影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降低生活质量[4],因此有效的疼痛护理尤为重要。本研究将改良手术体位结合多元化疼痛护理应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术前MRI等影像学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肺癌者;②第一次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者;③可正常沟通交流者;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有骨性关节炎、肩周炎、手臂外伤等疾病者;②存在凝血机制障碍者;③合并严重感染、肝肾功能障碍者;④机体营养不良者;⑤聋哑、智力低下者。随机分为A组41例和B组39例。A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8~67(55.88±5.67)岁;肺癌类型:33例腺癌,5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鳞癌。B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9~70(56.13±5.74)岁;肺癌类型:32例腺癌,4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鳞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B组 给予常规手术体位及护理。①常规手术体位:患者全身麻醉后,以病情为依据摆放体位,使其呈患侧朝上、健侧朝下的90°侧卧位,并将枕头垫于其头部,胸枕垫于其腋下5 cm处,术侧手臂外展(角度<90°)及健侧手臂前伸均在手架上固定且未与金属物品直接接触,同时将患者上腿屈膝、下腿伸直,并将软垫垫于脚后跟和两膝间,将会阴保护垫放于患者会阴部与臀部并固定于骨盆固定架上,然后利用固定带加固,避免患者移动。②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入院健康教育,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注意患者保暖及遵医嘱输液;术后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疼痛护理等,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1.2.2 A组 在B组基础上给予改良手术体位结合多元化疼痛护理。①改良手术体位:患者全身麻醉后,以病情为依据摆放体位,使其呈患侧朝上、健侧朝下的90°侧卧位,并将枕头垫于其头部,胸枕垫于其腋下5 cm处,将心电图导线归整,避免受压,取消手架使患者手臂自然放置(健侧在头部自然弯曲,术侧在健侧之上),并将软枕放于两臂间呈抱枕状,然后将双上肢用纱条固定,手臂用插板固定,其他同B组。②多元化疼痛护理:a.疼痛评估。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况、性格、疼痛耐受度等,并对患者及家属讲解疼痛相关知识,告知其术后疼痛注意事项。b.药物镇痛。护理人员遵医嘱对患者采取多元镇痛法,术前指导其服用镇痛药物行超前镇痛以阻止伤害性感受,缓解术后疼痛;术后评估其疼痛情况,采用三阶梯镇痛法缓解疼痛,第一阶梯镇痛适用于轻度疼痛者,第二阶梯镇痛适用于中度疼痛者,第三阶梯镇痛适用于重度疼痛及剧痛者;告知患者镇痛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嘱其遵医嘱用药,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对症处理。c.其他措施。护理人员多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倾听其诉说,并对患者适应疼痛的积极行为给予鼓励与表扬,同时利用听音乐、看视频及书籍、玩益智游戏等方式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使其在放松的气氛中分散疼痛感受,进而减轻疼痛。另外,护理人员鼓励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支持,耐心倾听患者疼痛感受及诉求,尽力满足其合理需求。同时,护理人员应教会患者深呼吸、节律按摩等缓解疼痛的技巧。

1.3 评价指标 ①疼痛:采取数字分级法(NRS)对两组术后48 h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该方法包括数字“0~10”;其中“10”表示剧痛,完全无法活动;“7~9”表示重度疼痛,活动严重受限;“4~6”表示中度疼痛,可忍受;“1~3”表示轻度疼痛,无活动障碍;“0”表示无痛。②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排便时间。③手臂活动度:术后第1天,观察患者手臂活动情况,记录两组术侧手臂能够进行摸对侧耳朵、摸对侧腋窝、摸头的例数。④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5]评价患者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该量表包括8个维度(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精力、社会功能、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每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比较

2.3 两组手臂活动度情况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手臂活动度情况比较[例(%)]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肺癌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居于男性恶性肿瘤首位,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是肺癌患者临床治疗常用术式,具有切口小的优势[6]。但患者术后疼痛等不适仍不可避免。而有效缓解疼痛的方法有助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促进恢复。

摆放手术体位作为确保手术顺利开展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患者采取强迫姿势暴露手术视野。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常采取侧卧位,患者手臂均位于手架上,而放置手架需要较大空间,对手术医生站位及实施手术均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常过度伸展患者手臂肌肉和过度牵拉关节与韧带,均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手臂酸痛等症状,影响手术效果[7]。因此,手术顺利实施的前提是手术体位的合理放置。本研究为减少患者术后不适,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采取改良手术体位结合多元化疼痛护理,结果显示,A组术后下床时间、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短于B组(P<0.01,P<0.05);A组干预后疼痛发生率低于B组(P<0.05)。表明改良手术体位结合多元化疼痛护理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疼痛。分析原因可能是改良体位取消手架,使手臂呈自然状态放置,避免患者过度外展带来的危害,降低了疼痛发生风险;而超前镇痛方式提前预防患者疼痛,同时术后按阶梯药物镇痛及听音乐等分散疼痛注意力的方式均减轻了疼痛[8]。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术中采取常规侧卧位使患者手臂最大化外展与头部接近,导致患者术后手臂活动度受限,影响手臂活动恢复时间[9]。本研究中,A组术侧手臂活动度高于B组(P<0.05)。说明改良体位患者手臂活动度更佳,这可能与改良体位中患者手臂自然放置,呈双手抱枕姿势,避免过度牵扯术侧手臂,增强了术后舒适度有关。患者术后均需一定时间恢复,在此期间,疼痛、并发症等均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0]。本研究生活质量评价中,A组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维度评分均高于B组(P<0.05,P<0.01)。说明改良手术体位结合多元化疼痛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躯体疼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总体健康等维度的生活质量。可能是因为体位改良后患者术后恢复速度更快,而疼痛缓解可增加舒适度,患者身心更加愉悦,进而提高了生活质量。

本研究进行手术体位改良时发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摆放体位前需要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仔细评估;同时,对其手臂摆放注意事项需要熟练掌握,切勿过度将术侧手臂外展,确保其自然垂放。当患者存在手臂、肩膀外伤史时,术前需注意保护,合理使用垫枕、约束带固定等,保持松紧适宜。术中对外科医生无意识的不当操作需要及时提醒,以避免压迫患者手臂。

综上所述,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患者采取改良手术体位结合多元化疼痛护理,能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手臂活动度,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肺叶手臂活动度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手臂上的抓痕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对比
章鱼长长的手臂是用来做什么的
抱手臂的娃娃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
完美的手臂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帕瑞昔布钠用于肺叶切除术病人超前镇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