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孔增氧技术在泥鳅苗种培育中的应用

2021-09-26孙守旗苏鹏飞

科学养鱼 2021年8期
关键词:增氧微孔泥鳅

孙守旗,王 磊,孙 成,苏鹏飞

(1.怀远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安徽 怀远 233400;2.安徽省淮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 怀远 233441)

泥鳅苗种培育是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传统培育方法成活率较低。2020年笔者在安徽省怀远县魏庄镇方坝村安徽省淮王渔业科技有限公司泥鳅养殖基地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开展了泥鳅苗种培育工作,通过60天的精心管理,取得了较好效果。7月初,10亩池塘共收获泥鳅苗种3 172千克,平均体长6.4厘米,平均规格2.6克/尾,存活率61.0%。现将本次微孔增氧技术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一、材料方法

1.池塘条件

培育池面积10亩,长方形,东西走向,坡比为1∶2,池塘为黏性壤土,池底淤泥厚度15厘米左右。进排水管道独立,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交通和电力条件便捷。

2.微孔增氧设备铺设

采用罗茨鼓风机增氧系统,增氧设备由鼓风机、主管道、支管道、微孔曝气盘等组成。使用1台罗茨鼓风机,功率为3.5千瓦。主管道为PVC塑料管,内径为5.5厘米,壁厚为0.5厘米。支管道为橡胶软管,直径为1.2厘米。微孔曝气盘的支架直径0.8米,软管均匀盘绕6~7圈,支架高度20厘米。安装方法:罗茨鼓风机架设在池塘的一端,管道连接处使用胶水黏合或铁丝拧紧密封,主管沿培育池四周铺设,支管每间隔6~8米安装1个接头和阀门,再延伸到池底部,连接上微孔曝气盘,安装后的微孔曝气盘高于池底10厘米以上即可,如若局部底泥较深,可使用砖块垫高。整个池塘中共安装了24个微孔曝气盘,呈均匀分布状态。

3.培育前期操作安排

3月中下旬干塘,清理池塘中过多的淤泥,晒塘20天以上,有效杀灭有害生物、病原菌等,释放底泥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4月下旬培育池进水30~4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水后全池均匀泼洒,进行清塘消毒,以清除水体野杂鱼及有害物质,改良池底土壤通透状况。清塘后第2天亩施经充分发酵后的牛粪200千克,第4天水位深度加至60厘米后使用1次有机酸解毒剂调节酸碱度,净化水质,分解清塘药物残留,提高泥鳅幼苗下塘后的成活率。

清塘后注入新水时使用60目尼龙筛绢网袋过滤,以防野杂鱼、鱼卵等进入培育池,注水期间经常检查过滤情况,杜绝敌害生物入池。

4.苗种投放

5月2日每亩投放泥鳅幼苗20万尾,共投苗200万尾。放养的泥鳅幼苗规格整齐、无病无伤、活力较强,起捕、运输、投放等操作全程带水,轻拿轻放,下塘成活率较高。

本次投放的泥鳅幼苗是经过集中培育的优质苗,即水花经过50小时的微流水孵化和开口喂食后、取出放养在静水池中进一步强化培育的泥鳅苗。4月19日人工催产、环道微流水孵化,23日出环道进入小型水泥培育池进行集中培育,其间投喂少量蛋黄和鳗鱼开口料,每天换水1次,每次1/3左右,10天后幼苗体长达到0.8~1.0厘米即可转入土池培育。

5.微孔增氧措施与水质调控

培育期间注意保持水体溶氧不低于3.5毫克/升,阴雨天气适当增加微孔增氧时间,特别是注重夜间增氧。晴天中午或13:00-16:00开机增氧两小时以上,黎明时刻开机增氧2~3个小时。每天具体开机增氧时间以及开机时长需根据当时的天气、水质变化和泥鳅苗摄食、活动情况综合安排,泥鳅苗种投喂期间不开机增氧。

根据水质和泥鳅生长情况适时泼洒EM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抑制有害菌的繁衍。适时加水或换水,培育前期保持池水深0.6米左右,每10~15天注水1次,每次10厘米,6月水位保持在1米左右,每周加入新水1次,每次加水10~15厘米。培育期间勤于巡塘,观察鳅苗的活动、摄食情况,注意水质变化,勤于换水,及时打捞掉剩余的残饵以及悬浮污物,保持池水清洁。

6.饲养管理

饵料为膨化配合饲料,颗粒粒径1.0毫米、粗蛋白质水平35%。泥鳅苗下塘后第2天开始投喂,每天投喂3次,投喂时间分别为9:00、14:00、18:30,3次投喂按照1∶1∶2的比例进行;培育前期每天全池投饲料20千克,中期60千克,后期90千克。投喂方法是使用小船全池均匀投喂,饲料具体投喂量还需根据天气和水质、泥鳅摄食等情况灵活掌握,一般以投喂后2~3小时吃完为宜。定期拌饲料投喂多维多矿和乳酸菌,以提高泥鳅的消化吸收力和抗病力。

做到早、中、晚巡塘观察,观察池水水质变化和泥鳅苗种的摄食、生长发育情况,适时施用底质改良剂、EM复合菌和芽孢杆菌等调节养殖水体环境,定期施用二氧化氯、聚维酮碘等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及时清理水体漂浮物,保障泥鳅苗种正常活动。借助水质测试盒,定期检测氨氮、pH、亚硝酸盐等水体理化指标,并结合自检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调节水质、控制病害发生。

二、培育结果

7月初培育结束,采用地笼集中捕捞。7月2日停食、3日开始起捕、7日起捕结束,5天共捕获泥鳅苗种3 172千克、122万尾,平均体长6.4厘米,平均规格2.6克/尾,存活率61.0%。

投放水花200万尾,单价20元/万尾,计款4 000元;饲料3 800千克,单价5.6元/千克,计21 280元;池塘租金6 000元、人员工资6 000元、微孔管道设施折旧分摊2 500元、水电和药品费等2 600元,合计生产成本42 380元。共生产泥鳅苗122万尾,按单价0.06元/尾计,收入73 200元,获利30 820元。投入与产出比为1∶1.7。

三、小结与讨论

泥鳅苗种培育池塘水体较浅,不宜使用叶轮式增氧机、射流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等增氧设备。微孔增氧设备从池塘底部增氧,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增氧设备。使用微孔增氧增加了养殖水体溶氧,提高了饲料养殖利用率,降低了饵料系数,对提升泥鳅苗种规格和品质效果显著。

使用微孔增氧设施大幅提升了苗种培育成活率。泥鳅苗种培育成活率一般很低,本次培育成活率达到了61%,效果比较理想。微孔曝气盘在培育池中均匀分布,满足泥鳅苗种高密度培育的需求,提高了泥鳅幼苗的成活率。

本次泥鳅培育中没发生较大规模的病害,在培育中期通过镜检发现泥鳅苗体表有少量车轮虫寄生,及时使用1次杀灭原虫的药控制了病害发生,说明通过微孔增氧改善了水体环境,提高了苗种抗病力。

猜你喜欢

增氧微孔泥鳅
泥鳅笼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微孔膜在不同温度下辐射交联及其性能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微孔板图片微孔中心的精确定位方法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微孔加工对比实验研究
CJ/T 263—2018水处理用刚玉微孔曝气器
捉泥鳅
捉泥鳅
基于物联网的渔塘环境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