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二十年
——基于CiteSpace 知识图谱的分析
2021-09-26李恬田宋秋前
李恬田 宋秋前
(浙江海洋大学 师范学院,浙江 舟山316022)
1996 年1 月,随着我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 全国骨干网的建成并正式开通,我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互联网较大规模的运用,也开启了我国在线教育的缓慢起步。[1]1999 年,以教育部批准68 所高等学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为标志,我国在线教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此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我国在线教育迅猛发展。2020 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万千学子被迫居家隔离,在线教育从辅助教学形式转变为“停课不停学”的主要教学模式。大规模在线教育引发了教育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更好地了解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的主要特征和未来走向,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对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二十年的1 351 篇论文进行分析,归纳出在线教育研究的现状、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CNKI 数据库为文献数据来源,采用高级检索方式进行检索。考虑到若以主题“在线教育”并含关键词“在线教育”进行检索,会将研究内容为“远程教育”“慕课(MOOC)”等与在线教育研究主题相关的论文剔除,因此,为保证研究对象的完整性,本研究将主题设为“在线教育”,期刊来源类别设为“核心期刊”和“CSSCI 期刊”,文献发表时间设为“2001—2020 年”。这样,共获得1 374 篇论文 (检索时间:2020 年12月31日)。通过分析论文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剔除内容为会议报告、演讲稿等文章,得到有效论文1 351篇。
本研究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采用CiteSpace 对1 351 篇论文的作者、研究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生成在线教育研究的作者分布图谱、研究机构分布图谱、关键词时区图谱、关键词聚类图谱和突现关键词统计表,以揭示该研究领域的研究现状、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二、近二十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文献的时间与空间分布情况是衡量该领域研究热度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利用CiteSpace 和CNKI 数据库对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发文趋势、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进行可视化分析,梳理归纳出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二十年的研究现状。
(一)年度发文量分析
利用CNKI 数据库对1 351 篇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二十年论文年度发文量趋势图,见图1。
图1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论文发文量趋势
成果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反映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由图1 可知,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年发文量呈增长态势。具体而言,2001—2012 年,年均发文量为26.5 篇,发文量增长缓慢;2013—2019 年,年均发文量为114.6 篇,较第一阶段有明显增长;2020 年,发文量为275 篇,达到峰值,年均发文量较前一阶段增长了140%。
(二)核心作者分析
运用CiteSpace 对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作者进行分析,生成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作者分布的可视化图谱,见图2。
图2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作者分布
核心作者是指在某一研究领域发文数量较多且影响力较大的作者。据统计,本次检索到的2001-2020年发表的1 351 篇论文共有225 位作者。依据普莱斯定律的计算方法,可确定该领域的核心作者。[2]经计算,Nmin =3.9。因此,发文量4 篇及以上的作者可视为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见表1。
表1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发文数量≥4 的核心作者
由表1 可知,2001—2020 年,汕头广播电视大学的肖俊洪、北京师范大学的陈丽和郑勤华、清华大学的韩锡斌和程建钢、江南大学的王志军等学者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另外,由图2 可知,发文量高于4 篇的作者中,仅肖俊洪与王志军,陈丽与王志军、赵宏,程建钢与韩锡斌之间有明显的学术交流,说明核心作者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但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合作群体。
(三)研究机构分析
运用CiteSpace 对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机构进行分析,得到研究机构分布图,见图3;高发文量研究机构统计表,见表2。
图3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研究机构分布
表2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高发文量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的发文量反映出该机构在此研究领域影响力的大小。由图3 和表2 可知,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研究机构是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中坚力量。另外,从研究机构的类型上看,有影响力的机构大多为师范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广播电视大学也占有一定的份额。因为师范类大学和综合类大学的教育学科研究实力较为雄厚,为在线教育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平台。
此外,由图3 可知,从研究机构的合作关系看,图谱中的连线较少,表明机构间合作关系不够密切,其中,仅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和汕头广播电视大学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关系;从研究机构的空间分布看,大多分布在高校远程教育研究中心、教育学院和各省市广播电视大学的继续教育学院等。
三、在线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采用CiteSpace 对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的1 351 篇论文的关键词进行分析,梳理出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二十年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
(一)发展脉络
关键词反映出论文的主题,多篇文章中共同出现的高频关键词则反映出该研究领域某一时期的研究热点与核心内容。本研究使用CiteSpace,时间跨度选为2001—2020 年,时间切片选为1 年,节点类型选为“关键词”,在 “Control Panel”中选择“TimezoneView”按钮,生成关键词时区图谱,见图4。
图4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关键词时区图谱
由图4 可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经历了从“现代远程教育”到“慕课教学”再到“混合式教学”的演进变迁。基于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发文量趋势图和关键词时区图谱,可将我国二十年在线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划分为三个阶段:(1)初始阶段(2001—2012 年)。该阶段在线教育的理论研究侧重于对国外远程教育研究成果的述评和引进应用,实践活动则表现为我国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2)发展阶段(2013—2019 年)。2013 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入edX 平台,开启了我国慕课进程的序幕。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指导和高校教育实践的推动下,该阶段在线教育研究逐渐指向应用型和实践型,“慕课在我国高教领域的应用研究”“基于慕课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成为在线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3)繁荣阶段(2020 年——)。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大中小学实施了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育实践,混合式教学成为在线教育实践新的发展方向,而在线教育理论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成为本阶段的主要研究主题。
(二)研究热点
本研究使用CiteSpace,时间跨度选为2001—2020 年,时间切片选为1 年,将节点类型选为“关键词”,对可视化结果进行聚类,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见图5;同时本研究对出现频次位列前十的关键词按照频次高低进行排序,得到高频次、高中心性关键词统计表,见表3。统计显示,本研究共涉及节点数679 个,连线数1 550 条,模块值(Q 值)和平均轮廓值(S 值)均大于0.6,表明本例关键词聚类图谱分析合宜。
图5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关键词聚类图谱
表3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高频次、高中心性关键词
由图5 可知,近20 年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共有5 个聚类,分别是在线教育(聚类1),远程教育、开放教育、在线教学、教育信息化和直播课程(聚类2),在线学习(聚类3),网络教育(聚类4)和教育出版(聚类5)。同时,由表3 可知,“在线教育”“慕课(MOOC)”“在线学习”“在线教学”“远程教育”依次构成了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引用频次最高的5 个关键词。结合图5 和表3,并综合分析相关高频关键词文献的具体研究内容,我们发现,20 年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的热点主要有“在线教育模式研究”“混合式教学研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线教育如何获得发展新突破的研究”等。
1.在线教育模式研究
在中国知网中将主题设为“在线教育模式”,共检索到相关论文338 篇。综合相关文献内容,在线教育模式研究经历了引介述评和应用创新两个阶段。在引介述评阶段,研究者们主要介绍了国外在线教育模式的理论基础、特征和应用情况。如有学者介绍了美国高校MOOCs 的模式与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梳理了美国高校MOOCs 建设的特点。[3]在应用创新阶段,我国学者针对在线教育的实施现状构建了多样化的在线教育模式,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浙江大学的“CH-SPOC”教学模式[4]和清华大学的“同步直播教学,异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5]。
2.混合式教学研究
“混合式教学”作为现阶段在线教育的主流模式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综合相关文献,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优势分析、案例研究和教学设计三个方面。在优势分析方面,国内研究者提出混合式教学具有提升高校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等方面的优势[6];在案例研究方面,我国学者结合案例着重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各类课程中的实践情况和效果,并对混合式教学的建设与发展提出建议[7];此外,我国学者还结合课程内容、学生特点以及技术环境等要素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的设计研究。例如,吕静静借鉴SPOC 的优势,结合开放大学的教学实际,按照 “线下自主预习—线上面授辅导—线下探究学习—终结性考试”四个阶段设计了混合式教学的具体流程。[8]
3.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线教育如何获得发展新突破的研究
近年来,我国众多学者就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线教育如何获得发展新突破展开了大量研究,其主要内容是如何促进互联网技术与在线教育的深度融合,包括直播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融合以及大数据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融合等。[9]关于直播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融合,有研究者着重就如何通过两者的合理融合,在情感交流、教学资源利用和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进行了探讨[10];关于人工智能与在线教育的融合,学者们主要探讨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在线教育的教学效果,实现学生的高效个性化学习[11];关于大数据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融合,研究者们着重探讨了大数据支撑下的在线教育如何为学生、教师与决策者提供更加智能化服务的实施途径和策略。[12]
(三)研究前沿
突现词是该研究领域相应时间段的前沿主题,不同时间节点的突现词反映了研究热点内容的发展变化。[13]本研究运用CiteSpace 对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关键词进行爆发点探测,提取增长率较高的突现词,生成突现关键词统计表,见表4。
表4 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突现关键词统计
由表4 可知,“互联网+”“在线开放课程”“教学改革”“混合式教学”是持续到2020 年的突现词,它们构成了我国现阶段在线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
四、我国在线教育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体而言,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经历了从“现代远程教育”到“慕课教学”再到“混合式教学”的演进变迁,呈现出由国外理论和实践经验的简单移译到自主探索创新的生动图景。通过总结梳理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和发展脉络,本研究对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作出如下简要述评和展望。
(一)研究述评
利用CiteSpace 对CNKI 数据库收录的2001-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的1 351 篇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已进入繁荣时期,研究热点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但是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体间、研究机构间的学术交流需要进一步加强。
1.当前在线教育研究已进入繁荣时期
2020 年以来,随着新冠疫情爆发,我国大中小学实施了大规模的“停课不停学”的在线教育。与此同时,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20 年,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年度发文量达到275 篇,较2019 年增加了174 篇。这一时期,在线教育研究的热点往外拓展幅度变小,但对内容的探究逐步深化。如“慕课教学”,人们从开始时的简单应用,到进一步建构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教学。而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化,从以往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一般应用到如今研究后疫情时代如何在大中小学全面推行混合式教学改革。这些研究和改革实践显示了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已经进入发展的繁荣时期。
2.学术研究合作有待加强
20 年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形成了影响力较大、专业性较强的核心作者和研究机构群体。核心作者群体包括肖俊洪、陈丽、韩锡斌、程建钢等人,影响力较大的研究机构有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但是,核心作者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少,尚未形成大规模的合作群体。
3.研究热点的实践性、应用性增强
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热点的实践性、应用性逐渐增强,研究内容从以往的理论为主转向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两者兼顾。具体表现为研究热点从以慕课为主的在线教育模式的理论研究转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对在线教育平台建设和教育资源整合的研究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展望
基于在线教育研究的现状,未来我国在线教育应着力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研究:
1.拓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加强中小学在线教育研究
当前,我国在线教育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对基础教育领域的在线教育研究较为忽视。在全球新冠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中小学校是“停课不停学”的主要实施对象,更应重视对其在线教育的研究。因此,今后要加强对基础教育在线教育的研究,积极开展中小学在线教育实施状况调查和教学改进研究。
2.增强在线教育研究力量,促进研究的本土化
20 年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实践中也存在着本土化研究创新不足的突出问题,有的研究甚至只是照搬国外在线教育的理论和模式,提出的建议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因此,研究者需要突破研究范式,创新研究思维,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现状,提出解决策略,促进在线教育研究的本土化。
3.加强研究者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推动研究的多元化
我国在线教育研究领域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合作网络,同时核心作者之间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缺乏学术交流与合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因此,在线教育研究需要加强核心作者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构建一定规模的跨学科、跨地域的研究团队,从而推动我国在线教育研究的多元化和体系化发展。
4.创新研究方法,加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长期以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等定性研究方法,定量研究较少。未来,我国在线教育研究应突破以定性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加强研究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进一步加强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在线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技术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