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浸染,经典浸润
——幼儿园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行与思
2021-09-26江苏省海安市七星湖幼儿园仲玉萍
江苏省海安市七星湖幼儿园 仲玉萍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为我们的幼儿从小打好底色,是新时代、新教育对我们幼儿教育的呼吁与需求,也是我们幼教人保教保育的责任与担当。江苏省海安市七星湖园以“七星拱月”的创意造型,以8 轨24 个班级的创建规划,以五管四坊一剧场的创新主题,摸索着、践行着传统文化进校园。我们都知道要做好启蒙教育需要教师关注幼儿的智力发展,关注广大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感悟能力,让孩子们从“认”到“识”,从“染”到“润”,循序渐进。我园以环境浸染、经典浸润的方式,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从环境氛围的营造、经典活动的开展、材料投放、指导策略等角度切入,积极探索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创新之路,渐行渐近,为您绽放。
一、认底色,寻根溯源,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知晓率
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社会领域的目标“具有初步的归属感”,传统文化的归属传承需要也应该从幼儿开始,让幼儿从小接触、感受、体验并珍惜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促进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传承绝不是为了复古,学习传统文化的目的是幼儿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涵养及升华,增强幼儿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为了解我园幼儿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现状,我们利用节假日时间,在家长指导下,一起关注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调查问卷(节选)共计发放233 份,收回233 份。
底色般的传统文化是易于接受的,也最具有凝聚力。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幼儿和家长对节日、民俗、地域等传统文化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晰。由此,我园在日常教育中,大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以期最终让孩子充分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二、识底色,园本建构,生成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化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在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幼儿游戏中浸润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我园逐步形成七色系列课程,园本课程容纳有红色教育、温情教育、劳动教育、自然教育、开放教育等,它们分别有自己的领域与底色,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我园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环节,践行着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我园的全覆盖、体系化。我园结合每月一个主题,坚持每周一次升旗,由学校、教师、幼儿、家长四个层面,有序开展升旗仪式和主题宣讲的有效融合。
表一
表二
我园的七彩系列校园文化建设恰逢与央视公益广告“国是家、善做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的思想相互呼应。知传统而后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就特别重视人文精神和人文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幼儿园的展开,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将其内化在幼儿的灵魂深处。
三、染底色,氛围营造,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场效应
《指南》十分重视环境对儿童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把环境创设看作教育教学和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传统文化的环境熏染下,幼儿通过与环境互动,能够直观感受传统文化的不同表现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幼儿园最宝贵的教育资源,熏陶浸染,润物无声,是幼儿成才、教师成长、园所发展的肥沃土壤。我园创设有“五馆四坊一剧场”,以主题鲜明的功能室为媒介,给孩子足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探究感知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观察、发现、交流和分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场”是一种客观存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在一种较为开放的教育环境下,相互之间通过较为自由的交流、碰撞,而激发出巨大的教育能量,会产生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染效果。幼儿园场馆各类主题的文化氛围,会逐步形成我园营造的与场同步的积极共振波,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效应就会充分发挥出来。
四、润底色,品味书香,凝练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经典性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结合书香校园的建设,幼儿园将经典诵读的活动开展了起来,通过朗朗上口的唐诗儿歌、神话故事以及民间歌谣、民族乐曲,创设听觉环境,追寻经典阅读;我园从聆听窗外声音、专注读书一角、培养卓越口才、随笔共生共享四方面营造书香校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之韵味、之经典; 我园各班还开展了相应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
通过日、周、月主题活动创设,使幼儿耳濡目染,浸润熏陶,我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将童蒙养正的种子根植于幼儿的内心,目的为将七星湖园的孩子培养成为具有正能量的有“底色”的人。
五、融底色,家园共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好声音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园积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通过读经典、学做事、识礼仪、习六艺、过节庆等多种形式家园配合、系统施教,为家庭教育传授礼法,提高家长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并将传统文化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社区教育。
(一)请进来。我园在活动区投放了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经典美食、传统服装、地域玩具、乡村用品等,方便邀请孩子和家长一起来绘画、制作、装饰、裁剪等,让孩子们共同品评,以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辨别力。
(二)走出去。我们要求家长利用假日机会带孩子参观、游览,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拓宽家园共育实践渠道,充分发挥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国家公园等公共资源的重要育人作用,引导幼儿接触更多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传统节日文化,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灿烂。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价值观,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亮出了鲜明的底色。这也正是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幼儿的一日生活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要时刻融入幼儿的生活、体现在幼儿心中。行在路上,思在案头。我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提高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感受力、表现力、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