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长兵技术复兴的当代探索

2021-09-26王春昊曾天雪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典籍技法武术

王春昊 曾天雪

(1.武汉体育学院 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湖北 十堰 442714;2.华中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当今世界,量子计算机的出现,人工编辑细胞的完成等科技正在以人类无法预测的趋势打破我们过往的传统。那么,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还在使用冷兵器的武术其教育及文化传承的作用和意义何在?在不可阻挡,也无法回避的全球化趋势下,面对开放、交流的要求,武术如何能够坚持“和而不同”,在开放中坚守武术的特色,在交流中完善武术的体系?

回眸武术悠久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自明清武术大繁荣以来,拳种、流派迅速发展,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身体运动形式。近代以来,受西方体育的影响,武术在与西方体育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前行。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历史的原因,武术的近代化发展出现了令世人不解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体育总局武术中心关于公开征求<“十四五”武术项目发展规划>意见和建议的公告》中所说的:竞技武术发展瓶颈尚未突破,套路舞蹈化、体操化现象严重,散打技法民族特色不明显。在当今中国已经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中央之际,中国迫切需要用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来向世界展示中国。同时,历史也告诉我们任何发展都不能没有根基。新时代的武术要想担负起讲述中国故事、构建中国话语的重任就必须返本溯源,向武术先哲学习。由此,明清之际的武术典籍及其所记载的技术就成为了我们重新认识武术、理解武术最好的资源,也是我们可以借以守正创新构建武术的中国话语体系最好的基石。也就是说,无论是武术的复兴还是民族传统体育的复兴都不是一个宽泛、笼统的话题,它一定要从一个具体的形式入手。长兵作为明清之际有代表性的技术体系,不仅有其在冷兵器时代基础且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承载了冷兵器时代武术先哲们关于格斗的思考与技法的运用。

一种对现代人来说已经相对陌生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粹只有通过具体、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才有可能避免枯燥的说教和单调的形式,从而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功能予以实现。才有可能更加充分、鲜明地将中国武术文化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展现出来。长兵技术复兴的目的正在于此。

1 古典长兵技术复兴的现实基础

1.1 长兵的概念

谈及长兵的技术复兴,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长兵”,也即需要对“长兵”做一个概念的界定。通过细致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在马明达先生的“应积极恢复长兵比赛”[1]一文中出现了“长兵”这个词。马明达先生在文中这样写到:“以张之江先生为首的国术倡导者们,在‘国术考试’中设立过‘长兵’比赛项目。1928年以后,全国各省的‘国术考试’中,多有长兵比赛项目。……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民族形式体育表演与比赛大会上,长兵仍然是项目之一。”那么,马明达先生在文章中提到的“长兵”是指的什么呢?通过阅读全文,可以了解到文中的“长兵”是指的枪。因为马明达先生在写到1953年天津的民族形式体育表演与比赛大会上,长兵仍是项目之一后,继续写到:“遗憾的是这竟然是长兵的最后一次露面,自此以后,枪的比试销声匿迹。”[1]

除了马明达先生明确提及“长兵”一词外,胡鹤觉也在他的硕士论文中明确使用了“长兵”这个词。他从两个不同的层面谈及“长兵”。一个是从运动项目上讲,认为“长兵”是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武术竞技对抗项目;一个是就武术器械而言,认为“长兵”即所有长兵器的统称。具体而言,他说“这个器械的外形就是棍”。[2]无论是枪,还是棍,在武术中都归属于长器械。因为它们在冷兵器时代能够实现“长击远打”的功能。古代,将枪、棍、大刀、戟、戈等长兵器统称为长兵。现代,则是将在武术枪、棍等技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抗性武术竞赛项目被称之为长兵。

1.2 古典长兵技术复兴的现实基础

明确了长兵的概念之后,再来对有关长兵的相关研究资料进行检视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它们基本集中在对枪和棍的论述上。这些对于枪和棍的研究成果都为我们开展古典长兵技术复兴提供了现实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

在已有的研究中,可以明显地看到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分为技术与非技术两个方面。

在有关长兵技术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是段克发的系列文章。他从1996年至2005年十年时间里写了七篇有关《剑经》的研究文章。在这七篇文章中,“《剑经》棍法四绝”[3]对棍的核心技术研究得最为详细,文章指出:《剑经》创立了36种棍法,其中以当、滚、剃、戳为最绝。并分别从技术动作要领、技法要点、棍的劲路特点、棍势特点、技法诀要、战术宗旨、实战应用等方面对这四种棍法进行了细致的解读。看其文字,觉得通俗易懂。

而在“《剑经》中棍术的战术与技法述要”一文中,段克发对棍的技法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指出“《剑经》共创立了两种棍术套路,即‘习步法’和‘总步目’。”[4]并且,“《剑经》以‘当棍’为核心技法,形成全方位,高效能的棍法体系和完整的棍法群,”这个棍法群是由12种棍法组成,按照主要功能分为三种类型:进攻型棍法、截击型棍法、合成型棍法。这样的棍法群是对以前单一进击、截击形成的戳、革独领枪棍之林的突破,提高了武术技击水平。同时,此文也对《剑经》中战术进行了研究。不过,有一点不同的观点出现,那就是段克发在“《剑经》中棍术的战术与技法述要”一文中说《剑经》创立了两种棍术套路,即“习步法”和“总步目”。而在《剑经注解》一书中却说“总步目,即指《剑经》全文所述棍法动作之名目也。”[5]对于“总步目”到底是棍术套路,还是棍法动作的名目,可能是需要我们通过再一次研读《剑经》来进行判断的。可以说,段克发在《剑经》的研究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为我们承接既有的研究成果,并进一步向前推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有关长兵的技术类文章里,除了段克发的文章外,由向恺然先生注释的“图说俞大猷子母三十六棍”也是技术性非常强的文章。向先生把个人单独练习和两人对抗练习的方法与要求都配合图示给予了说明。不仅讲到了棍的技法,而且涉及到了棍术对抗时的战术。正如刊物前言所说“读者阅习,自是顺风顺力”。[6]

如果说以段克发、向恺然为代表的长兵研究侧重于理论方面的话,胡鹤觉则是在技术实践上进行了研究。他以“北京体育大学长兵动作创编实验小组”为依托,将长兵技术分为进攻、防守、防守反击和其他四类技术,通过100场实战(每场3局,每局2min)来统计各种技术的使用频率,获得了相关的数据,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这为我们长兵技术复兴提供了实践的宝贵经验。

在有关长兵的非技术类文章中,对于枪、棍多以介绍为主,其中又以地域文化类为最多。文章大多是介绍枪、棍流派等由谁创立,从何而来,如何在当地发展、演变,现在的习练情况等。对于技术的研究大多是将枪、棍的习练套路名称大致讲解一下,未做深入解读,而对于源自于实战的战技术研究则几乎没有。

通览以往有关长兵的众多文献,可以看到:所有的研究者都以《剑经》《少林棍法禅宗》《纪效新书》《手臂录》与《长枪法选》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剑经》更是研究者研究长兵必不可少的经典典籍。但大多数研究者的做法是引用这些名著中的某一句话或某几句话来佐证自己一些观点。有的是将原文搬入进行简答的解读,有的甚至并未解读,只是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这些都说明我们对典籍的研究还缺乏基于对抗实战的系统性和针对性。众所周知,有关长兵的经典典籍是我们了解长兵技术、战术的重要载体,更是我们恢复长兵技术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从对抗实战的层面去全面、系统、准确、深入地解读这些经典,则长兵技术的复兴、武术民族话语体系的建构将是一件异常艰辛的工作。

综上所述,对于长兵技术的复兴,先行者们已经在理论研究与技术实践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虽然还不尽完善,但至少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并为我们即将进行的研究提供了方向和思路。我们的研究将在这些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以经典典籍为蓝本,在仔细研读典籍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复现来尽可能地还原长兵技术,验证其技战术的运用实效。并通过教学与竞赛的手段,用具体的、生动可感的形式将这一蕴含中国武术先哲智慧的结晶呈现出来,避免枯燥的说教带来的反感与排斥,从而探索一条武术发展的创新途径。

2 长兵技术复兴的文化诉求

近代以来,西方文化在强大的军事优势推动下得以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迫使非西方文化与之交流、对话。然而,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不平等,造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对话上的不平等,形成了所谓的“中心-边缘”格局。这种格局对于非西方国家来说非常不利。西方国家文化的中心地位一方面会挤压非西方国家的文化,造成这些国家文化的被殖民化;另一方面,非西方国家文化的边缘化会造成这些国家文化自主性的丧失。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就呈现出这样的趋势。作为武术人必然不甘于将武术这一瑰宝沦为西方文化的附庸。长兵技术复兴就是力图摆脱中国文化边缘化的态势,向武术界的先辈先哲学习,用中国思维和中国话语走一条武术本土化的道路。

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的西方文化中的理论、范式等本是西方国家为了适应各自国家需要而产生的,是特殊性的文化产物。在坚船利炮的强势下,才由特殊上升到一般,成为普遍适用的准则。这种局面是历史造成的。如果不认清这一历史发展的本质,以为西方的东西才是合理的,才代表着人类进步的方向,而对以武术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久远的教育传统和人类智慧漠然视之,就会使武术发展陷入歧途,使以武术为载体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本身的整体精神被遮蔽。

中国武术要谋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就必须要寻根,在孕育了它的历史文化中寻根。这个根不是画地为牢的、分散的学科知识,而是承载着中国人文精神的武术理论体系与技术体系。这个根不只满足于习武者知识的获取,更注重对习武者心灵素质的提高,人生境界的提升,从而使人达到真善美的完美境界。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程中,融合古今中外的智慧而形成一种新的、有独特性、有生命力的、符合时代精神的教育体系,一直是中国教育界的思路与做法。然而,近代以来的“崇西贬中”使武术在其他学科的帮助下获得了大量的知识,构建了一定的学科体系的同时,却忽视了对于教育本性的坚守和对文化生命的思考。现在到了必须正视武术教育对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价值的时候了。因为“教育也是按照一定社会价值而设计创造的一种文化形式。教育不仅规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水平,而且也在推动与发展着一种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7]

面对全球化的时代背景,长兵技术复兴不能脱离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当今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同时,带来的是本土文化的日益突显。长兵技术复兴要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站在发展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在全球文化与地方知识的互动过程中,对武术及西方体育中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理性探索,参照现实文化变迁的需要,寻找出一条既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又适合长兵发展的道路。

3 长兵技术复兴的具体实践

近代,中国在复兴国家文化时有过失误,走过弯路,当然也得到了教训,那就是对西方文化缺乏足够的研究,同时对本国历史文化也缺乏应有的认识,致使中国文化的近代化之路并不平坦。

有鉴于此,我们所进行的长兵技术复兴是将经典典籍研读与技术实践相结合,在学习-验证-再学习-再验证的过程中,探索一条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创新途径。

3.1 研读长兵相关典籍,了解武术先哲的技术智慧

历史上有关长兵的经典典籍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下撰写而成的。虽然其创制的时间距离我们现在已经相当久远了,但其记载的内容和内含的精义仍能穿越时空的阻隔,成为我们反思传统、探寻文化的当代意义的重要源泉。经典典籍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典籍本身。作为中国武术先哲智慧的载体,典籍的价值还需要通过读者尤其是我们这些后世的阅读者的理解和重塑才能得以实现。

《剑经》是明代抗倭将领俞大猷的著作。虽然以“剑”命名,但实际上写的是“棍”。作为明代及后世长兵典籍中成书最早且影响深远的一部著作,《剑经》以其法理明晰而著称于世。因此,我们的典籍研读也以《剑经》为主体。在《剑经》原序里有:“天下之理原于约者,未尝不散于繁。散于繁者,未尝不原于约。”开宗明义地讲明了世间的道理尽在简约与繁复之间。[5]它提示我们武术的习练也是如此。

由于人们习武希望能够“求乎实用”、“贵于有成”,所以俞大猷“将所得要法,著为《剑经》,以告后人,”[5]也就是说,这部典籍是有关长兵的重要方法和法则的,它值得我们后世学人反复阅读,并仔细揣摩其深意。在“总歌诀”里第一句话就是“中直八刚十二柔”。以往人们更多关注的是这句话里提及的刚柔问题。而其实“中直”也非常重要。在李良根的《剑经注解》里讲到:“中直:指持棍时,棍要中平身要正直。”[5]一个“中直”就把棍和枪的技法联系了起来。因为我们知道枪贵“四平”,其中“中平枪”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一句话,我们也可以知道《剑经》的技法适用于棍、枪一类的长兵,其适用范围广泛,学、用时不要被名称所局限。

《剑经》里有:“打时须记得进杀,千万千万!”对于“打”和“杀”,李良根说:“打是攻击其棍。而杀是攻击其身使无还手之力。”[5]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作为技术还是作为战术,目的性是决胜的根本。必须在基础性、决定性的环节狠下功夫,才能取得技击的胜利。《剑经》里还有关于响声的论述,如“响而后进,进而后响,分别明白,可以语技矣。”[5]李良根说:“响,乃两棍交碰之声,于棍技之意,表示彼已出棍力,即旧力已过,新力未生。”[5]既然是“交碰之声”,那么应该是对两棍而言,为什么说是彼棍旧力已过,新力未生,而不是我棍呢?这时,就要再看看其它的论述了。关于响声,《剑经》还说:“何尝叫人勿打?要哄他棍来就我打,若打他棍着,响一声,便可进杀。”[5]又有“将棍头低穿入他棍下,或左边一起一剃,或右边一起一剃,起要有响为度,总是一理。”[5]这里的关键是“哄他棍来”。意思是,我方做好万全准备,诱敌来攻,故我方之力不会完全暴露,也并不会用老。而彼方未识破我方诱敌之计,将力用尽,则大势已失。所以,响声就成为攻防节奏的提示,也就会有“一声响处值千金,彼失提防我便赢”[5]的说法了。

作为一部法理明晰、影响深远的武学名著来说,《剑经》内容的丰富和含义的深邃远不是一篇论文所能够论述完的。在此,我们仅是择其一二进行了学习。通过阅读,使我们近距离地接触到了四百多年前武术先哲的思想和智慧,感受到了《剑经》对长兵技术理论和实践超越时空的指导作用和价值。这为我们具体的长兵技术复兴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3.2 开展长兵对抗练习,体认武术先哲的技术智慧

拳谚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长兵因其是人手执器械而能击打距离最远的器械,为历代习武者所推崇。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长兵在1953年以后出现过一个较长时间的中断。改革开放以后,徒手、短器械类武术相继恢复了散打、推手、短兵这样的对抗内容,使其形成了既具有套路演练又具有攻防实战的完整体系。相比之下,以枪、棍为代表的长器械,目前还仅有套路演练,缺乏对抗内容,没有形成套路演练与攻防实战兼备的完整体系。但回溯历史可以发现,长兵技术内容丰富、史料详实,技术表述中蕴含的中国哲理与中国式思维特点突出,如能认真加以研究,复原其技术和理论体系并进行教学,将能很好地发挥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此外,在世界级的格斗对抗比赛中尚没有长兵对抗项目。如果中国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也将为世界体育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长兵有丰富的典籍且记录详实,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导致的技术断层使得将典籍上的文字、图像复原成立体的真实技术还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进行。为此,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开始了长兵的教学与训练。

在长兵-棍的练习过程中,需要知道学、练的技法是什么。这其实是整个长兵技术复兴中最困难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因为长兵技术更多的对抗技术,需要真打实做。而历史原因造成的传承中断使我们并不知道哪些技术和战术可以使用,或者说更实用。为此,在边打边练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研读以《剑经》为代表的古代武术典籍,甄选其中的经典技术,我们将滴水式防守技术,一打一揭和单手扎枪势等技法拿到实战中不断检验,以实践的结果作为判断标准,决定长兵技法与战术的去留。

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无论是对技法和战术的研读还是对它们的掌握而言都是如此。目前所进行的验证因为时间的原因也只是对典籍中的部分技法和战术进行了实践,并未完全验证。同时,囿于对历史文化的了解和技术实验经验不足等原因,我们对长兵技术的解读可能也存在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后续进一步的实践来加以改进和完善。

对于一项几乎等于未知的技术来说,长兵技术复兴过程中的技术学习与练习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身心同步成长的过程。因为不了解而需要一次次的单人练习、一次次的双人配合。可能是因为技术不准确,可能是因为时机拿捏不到位,一次次的失败迎面而来。抱怨、推诿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惟有直面困难,向典籍、向老师请教。反复的技术研讨,让我们学会了主动与宽容,也学会了平和与淡定。在技术学习、练习与运用的过程中,我们明确了技术方法的来源和运用的技巧,知道了什么才叫“锲而不舍”,什么才叫“刚健有为”。在与武术先哲跨越时空的技术对话中,我们汲取着传统技术中的智慧,也体会到了中国文化强调的“内外兼修”、“知行合一”的深刻含义。可以说,参与长兵技术复兴开启了与武术先贤的别样对话与交流,使我们真正体认到了武术先哲们的技术智慧。

3.3 参与长兵对抗比赛,实现技战术和身心的同步成长

《纪效新书》云:“既得艺,必试敌。”[8]2019年8月,在经过了短期的长兵学习和练习之后,我们参加了在贵州遵义举办的“2019年中国大学生太极推手、长短兵锦标赛”,要通过比赛来检验长兵技术复兴的情况。

这次长兵比赛是在全国长兵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结束仅三个多月后举办的首次全国性的大学生比赛。共有来自5个省和2个直辖市的14支代表队及5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众多高校积极参与长兵比赛,说明具有一定认知判断和价值判定的大学生群体认可长兵,接受通过长兵习练来体认中国传统文化,锻炼身心、塑造性格。

这次比赛所使用的长兵形制为棍,长度分别为:男子长兵长2.2m,女子长兵长1.8m。比赛不禁止使用枪的技术。比赛中,各队基本上使用的是规则中规定的技法。据不完全统计,这次比赛技法的使用大概有十种。具体情况如下表。

表1 2019年中国大学生太极推手、长短兵锦标赛长兵棍法运用情况统计表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劈打是运用的主要技法。虽然也有其它技法的使用,但总体来说技法变化还是较少。这一方面是因为准备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过分看重比赛的输赢结果,而对查阅典籍寻找技术并指导技术实践的耐心不够所致。

在赛前虽然也面临着时间紧、技术储备不充足的情况,但由于坚信传统文化中一定有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所以,我们采用边研读经典边训练的方式,挑选出了如滴水势防守技术,单手扎枪势,一打一揭等势法。其中,滴水势的选择与运用是我们在研读中理解前人技术的基础上有效运用前人技术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赛前训练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双方对峙过程中,以进攻姿态进行对峙,很容易出现无法及时防守或是进攻意图以被对方识破的情况,而滴水势可以做到兼顾攻守。在比赛中使用滴水势,做到了在对峙阶段对方无法看清我方的进攻意图,在进行试探性进攻时,我方能够快速回到防守姿态,并且做出更多的变化,能够随时进行有效的防守。虽然滴水势在场上运用场次只有4场,但那就是我们队上场队员的使用场次。其他队由于没有练过滴水势,当面对我们的滴水势时往往不知该如何进攻。滴水势在比赛中的有效运用可以说是先哲长兵技术智慧在当代的复现。

由于训练与比赛的技术应用环境存在差异,致使训练势法中的部分技术并没有运用到竞赛中。即使如此,因为我们明确了技术方法的来源和运用技巧,通过比赛对抗完成了将从武术先哲们那是吸取的传统技术和智慧的融合,实现了我们的技术成长。

4 策略建议

当今世界变得日益复杂与不确定,教育不再只是仅仅教给人们一些知识和技能就足够了。教育应该让受教育者在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为了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特色,激发武术习练者的责任担当,做有品格和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以长兵教学为例)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使用传统技术术语,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在武术教学理论阐述部分,使用经典的传统技术术语,如,技术动作名称术语有中平势、钓鱼势和滴水势等;技术方法术语有打、杀、剃、滚等;战技术术语或口诀有“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5]

2)规定特定动作,增强仪式感。教学与训练中,当两人进行对抗练习时,用特定动作作为起势与收势,例如使用中平势或滴水势,表达警戒、尊重技术、尊重陪练、尊重对手的意境,增强教学、训练的仪式感。在仪式感中培养学生对练习对手、练习技术的尊重与敬畏。

3)制定长兵竞赛规则应尊重传统技术智慧。规则的制定应体现攻防动作的技术性或文化性,如“打杀高低左右接,手动足进参互就”[5]中的足手配合,全身整体发力的要求。

4)教材编写要做到知识、技能、情感相融合。凸显武术厚重的人文底蕴、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将武术技能情境化,提升习练者对武术的热爱与自信。

5 结语

古典长兵技术复兴不能脱离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通过长兵技术复兴而展开的武术教育能够使习练者体认技术中包含的中国理念、体悟技术中蕴含的中国智慧,并在教育过程中逐渐获得习武所必备的意志品质,从而能够真实、全面地认识武术、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成为一个身心全面发展、具有强烈民族归属感的中国人。

以长兵为代表的武术技术是我们的前辈在千百次试错的基础上,通过实战总结、归纳出来的技术结晶,它蕴含中国智慧,体现中国精神,具有中国特色。面对开放的世界,坚守中国武术自身的技术体系、技术特色、思想信念,才能更好地与世界其它武技进行交流。与此同时,体育尤其是西方体育有一套成熟、完整的体系。武术在与西方体育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习西方体育中成功的经验和可借鉴的机制,完善武术自身的体系,使其能与西方体育平等交流。

面对全球化浪潮,各个国家都在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构筑鲜明的本土文化特色。以长兵技术复兴为内容的武术改革正是在这一历史趋势下,遵循“寻根溯源、探究本质;深入挖掘、兼收并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理念,为建构一种既突显民族文化特色和价值取向又能够获得其他文化认可和尊重的知识体系所做的尝试,希望能为武术教育与文化传承探索出一条新路,也希望能为武术的中国式话语体系建构贡献一份力量。

猜你喜欢

典籍技法武术
晚清来华德国人的中医典籍译介及其学术影响
辨章学术 考镜源流——评《中国古代音乐典籍精诠》
《典籍里的中国》为什么火?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手绘技法表现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瓟斝”与“点犀”新解*——兼论中国典籍中名物词的英译
作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