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循环”格局下武术用品制造业服务化挑战与对策

2021-09-26杨少雄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服务化武术产品

孙 蛟 杨少雄

(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内循环”格局从属于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强调加快产业升级,构建国内消费市场新局势,吸引大批资金涌入,最终实现“内循环”的国内主导,并畅通“外循环”。[1]“内循环”是将国内市场的各个潜在经济发展点联通,谋求经济稳定强劲的发展态势。“内循环”为国际多边贸易、新冠疫情提供机制保障,是深化改革与扩大开放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贡献点。[2]从新发展格局到高质量,再到“内循环”为主的经济“双循环”,国内经济正由“量”到“质”可持续发展,以此满足国内发展需求与应对国际贸易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数。

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大势所趋,在“互联网+”的渗透下,制造业正逐步向高质量方向靠拢并成为推动现代化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国内经济日益迈向平稳增长,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服务业在GDP中占比不断升高。在此宏观背景下,本文力图于摒弃武术用品制造业传统发展角度,以服务化视角审视行业组织结构升级,为“内循环”格局演绎武术用品制造业服务化提出对策方针,为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生产方式转型增添动力,以“内循环”发展促就武术用品产业整体繁荣壮大。

1 武术用品制造业实施服务化存在的挑战

1.1 行业与地域之间不平衡

首先是武术项目发展不平衡,服饰项目(主要为太极服、拳套、武术鞋)的市场需求较多,而器械(除太极剑外)的大众需求较少,群众基础与市场化程度决定了武术项目间产业发展优劣。且产业组织结构发展不平衡,武术用品业仍以制造业为主,占体育用品业GDP比重较低,相比较服务业,两者比例约为7∶3。行业运营受模式的影响,默认政府主导的经济管理模式更适合国内市场,致使对于市场经济决策的监管不适应,即行业对于政府导向过度偏倚,置身市场时无法展开多元路径。虽然政府层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引导,但行业与监管体系、机制建设方面仍有待突破,赛事与健身娱乐活动向用品销售的转换率不高,服务运行体制有待提升。

用品消费是行业发展的助力与前提,消费差距导致城乡武术用品业间的不对等。武术用品业地理的分布:东南、中部、北部及西部间企业数量、规模、服务化差距明显。2020年武术行业市场结构中(见图1),位居华东的长三角经济区市场份额较多,但行业竞争更为激烈,华北、华南通过京津唐、广深等企业集群辐射至周边武术市场,位居二、二位;武汉、长沙等二线城市的规模市场,使得华中占据11.8%的市场份额并位居第四;西北、东北由于经济发展较慢,武术用品市场需求较为保守;同样西南经济有待提升,故行业需求不高。从属国内经济地理格局,武术用品业发展自西向东呈阶梯状布局,其中以河北定州(训练竞赛器械)、浙江永嘉(武术散打搏击用具)、江苏南京(武术服装)、北京和河南(武术书刊音像)为几个点散性代表。[3]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武术用品业建设较好、产业集群较高;从数字技术对行业配置来说,新兴创意武术用品业东部城市占优势,而用品服务业的质量效能则西部更具水平,但西部地区不具备有效的市场环境。

图1 2020年武术行业市场结构

1.2 对服务化理念理解不深

武术用品产业仍处在市场服务化过渡期中,购买方对于武术运动实际价值、企业对市场环境的把控都需要时间去提升认知。行业存在周期较短、规模与效益有待提升,导致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只注重企业短期利益,未规划出长期运营模式,产业的运行机制也无法畅通。从服务化角度出发,企业对于服务化发展模式尚未领略透彻,偏向传统地认为制造企业应以商品制造为重心,辅之加工运输,如若将企业资源放在服务型制造上,就会削弱企业生产制造的优势。

实践和理论摸索尚未成熟,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新模式、新业态逐渐彰显,武术用品业服务化的具体路径与战略选择模糊不清。例如武术用品制造业服务化是向价值链上游(产品研发、运输物流服务、原材料配置服务),还是向价值链下游(营销及售后服务、品牌维持服务)攀升,抑或两端同时延伸?而服务化较好的体育用品制造业为获取更可观的市场优势,将企业资源转移至服务环节,将制造与服务元素并重创设“制造+服务包”模式,使价值链两端向上延伸,中端向下伸展。武术制造业对服务转型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尚待琢磨,即使在迈入服务化时尝到些许甜头,也会因为“服务悖论”或“服务化困境”,即资金受限与服务模式、技术创新不明确而产生消极绩效影响,此时企业对服务化更加怀疑。服务化“拐点”出现时,企业若不能及时应对也会陷入转型危机。

1.3 无法突破传统发展模式

从产业结构角度,新兴企业的服务业抑或服务元素明显占比较低,产能不平衡致使无法满足“内循环”的基本要求,[4]高端技术的武术产品供给端吃紧,而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内循环”下传统企业商品质量薄弱、服务保障不健全普遍存在。2020年疫情冲击下,销路受阻、存货满仓、资金断裂、减产裁员下,服务元素不济、服务质量不高等情况与消费者的服务需求背道而驰。国家发改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发布的《数字化转型伙伴行动倡议》指出,在疫情危机下,数字化的企业运作支撑了武术产业生态系统,但只有少量企业通过“互联网+”等方式抵冲疫情的冲击。

发达国家体育服务业的消费指标可达到我国的2倍,国内武术用品市场庞大,但行业仍以高投入、高消耗作为普遍运行模式。诸如部分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构建的分工互助网络,缺少信息互通平台反映产业收益效率,缺乏企业低端制造外包、资源互通及服务精细分工,武术资源只在合理运作范围才能营造可观的经济绩效与社会信誉。现如今,资源开放基础上,企业仍未构建内外互促创新模式与双创合作平台。大量企业在改革创新中尚不能找准自身定位,在不同商品与服务间仍是踌躇探索,武术用品业若要实现服务升级仍需将重心从传统发展模式中抽出,融合“内循环”格局创新性发展。

1.4 数量向质量转变较缓慢

武术用品市场利润由最初服饰器械至场馆设备、书籍报刊、纪念品等众多衍生品,然而成规模的行业却未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武术产品未赋予较高文艺值并在质量上严格把关,有限的品牌辐射力下市场流通率与营业额有限。产业链的不完善导致企业无法生产出丰富多元的武术衍生产品,有限的部分因品类较少、品质较低而导致生命周期较短,甚至会影响其他产品的销售周期。从产品到企业而言,中大型企业在国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仍然占据高端研发与服务环节,而小型企业则处于价值链底端的原料加工、生产组装等部分而缓慢扩展资本。虽然多数龙头企业已实现传统武术用品的生产、加工及销售逐步转向服务化,但即便如此,仍由简单的服务配置向成熟服务化摸索阶段,对于服务化的核心业务,诸如产品创新、生产链监管、产品生命周期调控、集群承包、融资贴牌服务领域仍需探索。

武术用品业自萌生之初就迅猛发展,但行业组织框架仍需完善,对新理念、新科技的探索仍需进一步深入。受传统发展模式的羁绊,缺乏具备市场优势的品牌与产品,故而在体育用品业中,价值链配比仍显得比较低劣。虽然部分企业将数量优势转为质量优势,但整体以劳动密集主导,辅以代工代产,身处价值链中游。[5]除九日山WESING、TaiShan泰山、龙泉宝剑等知名度与产品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牌外,其余品牌仍适用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这一策略在行业中低端是适用的,但随消费需求层次攀升、劳动力成本飙升,武术用品行业进入质量上升期,消费者更需要的是个性化与专业化的武术用品,传统发展模式只会造成“路径依赖”。武术用品业与其他产业网络布局不佳制约了行业产业链的交错,竞技比赛与娱乐休闲为服务导向的武术用品行业,其服务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程度难以接近饱和,行业规划和标准体系有待形成。业务人才方面,虽然每年有大量人才投入,但着实缺少商业化复合型人才。

1.5 资源整合与分配不合理

上世纪90年代,武术制造业试图走向产业化道路,但由于没有较好的实践经验可寻觅,导致行业运营的理论体系不完善,市场竞争中的产业结构要素配置缺乏科学性。[6]遵循市场规则、实行行业结构化调整是优化武术用品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科技含量与产业发展空间、整体运行效率相关,科学技术在行业中运用较低直接导致企业科创水平低下,很少有企业懂得使用全新技术、材料、工艺甚至管理模式提升产品及服务而侵占市场份额。

价值链理论下的产品制造与商品赋值呈现一体化,涵盖武术用品设计研发、生产销售、配送服务等多个流程,由材料供应商、制造生产商再到消费者的多环流程构成。故而武术制造业应包括技术研发、产品集成、生产把控、内容监管、产权贸易等诸多层面,但现如今武术产业只集中于生产制造层面,在制造服务元素的创意设计、宣传营销、服务增值等高利润高技术方面有待加强。众多企业缺乏规范的市场监管与行业指导制度,监管体制的不健全与重复建设给行业合理竞争带来阻碍。将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市场里每个企业建立行业运营机制,但从资金流动、运营机制以及利益协调来看尚未取得显著成效。由于行业起步较晚,大量企业在成立之初往往只基于简单的商业目的,并未付诸长期规划而有能力、信心做到行业拔尖,致使武术资源分配上出现闲置抑或严重浪费。服务化进程中不愿投入适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使得市场以及产品开发程度较低。从自身转换至行业间的资源配置而言,武术制造业是行业关联程度较高的行业,关联产业具有很好开发前景。一直以来,大量企业对于产品设计制造局限于武术自身,相关武术附属品的市场化进程较慢,从而限制了整个行业的壮大。

1.6 产品武术文化彰显不足

“武术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使得消费者与制造商之间形成商品交易往来,赛事、演出的成功开展,消费者往往会向文化衫、工艺品、纪念品蜂拥而至,但却仅限于活动举办前后。部分武术制造企业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对于产品本身的文化价值进行“误解”。[7]同时,武术用品制造业与其他行业(诸如时装设计、时尚用品、工艺品设计、广告设计等)结合度普遍较低,[8]无法将武术文化资源转变为武术创意用品资源。很多企业对于产品的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其意识淡薄使得即使具备较高收益价值,也无法让产品创意得到知识产权的有力保护,这一点也是市面上武术用品质量和数量得不到保障的原因之一。作为传统文化高度彰显的制造部门,武术用品制造业对于武术文化的彰显可见一斑。而国内很少有企业将传统武术文化做成规模性的创意产品来展现。归根到底,企业缺乏的是众多深谙武术文化精髓又明了运营走向的专向人才,面对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武术创意人才相形见绌。

2 “内循环”格局下武术用品制造业服务化对策

2.1 服务需求维度

2.1.1 武术消费分层与结构化升级

我国拥有庞大武术用品消费人口基数,为建立完备的内需供应系统,增强企业市场韧性与抗风险性、构建高效能“内循环”体量奠定了结实基础,用户需求不仅停留在商品数量的多元上,而是消费结构朝向高质量攀升。虽然武术用品制造业服务元素有逐渐加重的趋势,但供给侧质量与数量的缺失,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显现的个性化与多样化需求。[9]任意层级的武术用品消费者对于服务业的需求往往高于制造业,优化企业服务部分的经营范畴不仅使产业结构更完整,且更能直击潜在消费需求。后疫情时代全球武术用品产业链、消费链受到严重影响,企业可以争取防疫时差与区域差适时创造国际“外循环”。同时国内线下实体经济受羁绊,需要企业研判消费趋势,创新产品与适时转变营销对策,以“内循环”下“互联网+”运作,利用大数据端口搜寻、判断与实时反馈用户需求,通过反馈了解客户消费特征,在不同层级消费者的精细划分上,以“产品+服务包”形式使顾客消费层级攀升。对不同层级的客户提供对应产品服务,满足其个性化、定制化与多样化需求。当前有许多武术用品消费潜力尚未挖掘,企业更应针对重点消费人群,建设层次差异性经营路径,以功能多元、外观新颖的产品特色满足消费者。

2.1.2 赛事盘活、文化与品牌塑造

企业服务内容依靠服务平台以非实体形式转交到顾客手中,武术本身就具有竞赛表演属性,企业更应该与竞赛表演业合作,在赛事赞助、场馆建设等方面宣传与营销。于全国“武术之乡”、武术特色小镇周边售卖武术器械服饰、纪念品,于赛事、武术节举办期间,以消费劵形式吸引消费者而提升企业产品转换率。与大型赛事、文化艺术节、名人地域品牌合作,打造企业从属地区赛事品牌,助力竞赛表演市场产品转换率,推出联名抑或文化赋值的武术产品提升品牌价值,使武术产品文化彰显力高涨。

体育健身性、武术产业性与国家战略性政策指引下,企业将线上线下结合并进,引导消费者持续购物的观念。通过阿里指数,笔者发现室内健身类产品受消费者偏爱,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产业更适用于群众体育中开展,所以居家健身将是消费者参与运动的主要方式,武术用品企业理应扩大对武术居家类用品的研发制造,以多元产品迎合家庭各种成员的武术运动需求,效仿篮球运动的拼搏、英雄主义文化,将健康养生文化根植产品经营理念中,将武术用品打造成规模性创意产品展现。

通过品牌使客户转为企业忠诚粉丝,以合资或收购形式将中高端品牌为企业塑造良好形象,在满足客户品牌认同时侵占市场份额,以市场行情建立企业品牌及附属品牌。“内循环”下企业更应坚定品牌管理与风险把控,后疫情时代武术用品消费者对于商品需求将显著提升,市场行情将会爆发补偿性消费,企业应把握机遇将品牌建设成贴合消费心理的形象,通过商业引流打造行业爆款商品,以媒体宣传引发市场消费跟风趋势。依法保障企业产品名称、商标、版权等企业形象的维护与开发,加强文化资产渗透至武术用品。

2.2 服务模块化维度

2.2.1 产品模块化

产品模块化是依据特定组合规则将产品制造系统打造成相互联系又各具功能的模块的过程,[10]可以从架构与生命周期视角予以解释。[11]产品架构意为不同产品是以模块形式架构而发挥功能,显现紧密或疏松关系来实现模块重组。产品生命周期则表明产品发展在企业运作中动态变化,产品生命周期高于行业平均时,则称为模块化产品。

2.2.1.1 产品数量优势向高质量发展

顾客更加着眼于品牌价值、审美需求等方面,即“能用”、“耐用”至“好用”的转变,产品的附加价值更受顾客偏爱。为切合用户高质量追求,企业更应务实“内循环”下产品高质量发展路径。产品品质与生产要素投入比密切相关,产品质量显示企业服务化水平,达到顾客的期待阈值极其重要。因而,在武术用品生产层面,势必加大对产品监管力度,保障产品合格率,切实满足商品供给。强化生产销售、合作代理、宣传营销,运用多样化补给补足产品“短板”,以优于行业平均生命周期水准而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将产品的定位场域由低端迈向中高端,实现行业态势升级。

当前,中小微企业仍处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处于价值链底端。“内循环”下更需要由制造转向“智造”,依附信息技术平台对整个产业链实行实时监控、密集调控,减少产品研发、生产、售卖到服务的制售生命周期。武术用品业需要积极搭载数字化革命,革新出一体化生产服务流程与个性化服务平台,吸引消费者投入至产品设计、生产的“并联”式过程,[12]实现“内循环”下真正意义的武术用品企业数字化智能制造。

2.2.1.2 彰显产品武术传统文化内涵

武术集中华文化之内涵,武术用品企业不应仅是体育用品企业,也应当是文化企业。从整体发展水平来看,中小型企业依然奉行商品抑或服务输出,而非将文化渲染至产品。故而生产商更应该将中国龙、凤等武术图腾标志映射在服饰鞋帽上,让顾客使用商品时切实感受传统文化。这样的服务理念下,消费者对于产品需求不只局限于使用抑或服务区域,而是向着高质量文化认同转型。此等消费需求依赖企业对于自身产品内容革新,将武术鞋帽服饰、器械护具等根据不同性别、年龄、身段设立产品规范标准并实行分类立项,款式标准、面料标准、型号与规格、检测规则等纳入企业研发中,将商品打造成具备教育、审美、娱乐、逃避现实等特性的文化产品。

2.2.2 组织模块化

2.2.2.1 “互联网+”智能化服务跟进

“互联网+”趋势下区块链、人工智能融合至武术制造业[13],基于数字技术的需求定制、产品直营、线上线下联动综合一身,以大数据实时监测,将武术用品消费者在需求端反馈剖析,推送定制化整体服务方案。核心企业也可增设服务外包、信息增值、智能孵化等高赋值服务以提高产品升值幅度。[14]以线下门店开拓互联网业务,以网店满足线下服务需求,增设实体门店“网上下单、线下自提”的体验模式。将电商与实体门店的品牌生源、商品服务、顾客群体等互补,根据顾客需求数据建立武术用品大数据平台,通过“万物物联”、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产能合理地配给到整条产业链中,使产品投入市场更加迎合需求侧。

将智慧科技、数字技术与商品驱动,实现产品进军高新科技领域,将新材料新技术融入到武术用品中发展智能可穿戴设备(如在散打护具中加入竞技监测系统)。企业也可实行“互联网+”运营管理,产品的生态加工流程中简化销售流程、运行商务服务。电商运营为“内循环”下武术用品发展提供了良好便利,而共享经济不妨成为行业服务化新策略,例如适用于比赛、大型活动的服饰、器械,购买者往往只于比赛时期使用,但又想得到和上次不同样的体验,这就促使企业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利用大数据手段达到“低成本、高质量、活资源”的运营模式,提升产品生命周期且赢得消费者良好信誉,通过“互联网+”技术建设产业链沿线各仓库、运输物流、服务站点、决策系统、服务支持等,以促“内循环”下武术用品制造业从运营到营销的资源合理分配。

2.2.2.2 以评价指标整合资源与分配

加强武术用品销售业绩需要力促消费舆论宣传,推动社会形成健体养生、竞技观赏的风气,以“互联网+”武术产品设立新型宣传媒介开启行业新业态。企业可适时以武术用品交流会、博览会等提高品牌影响力,与武术用品供需端衔接。由消费需求多样化划分的武术用品定制化生产模式,是通过数字化平台畅联生产与设计部门,动态预计与调控后台库存。[15]基此,“内循环”下企业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产品制造、服务与顾客连线,即由传统生产模式到个性化服务型制造。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消费统计监测,建设科学的武术用品消费指标体系,构建武术用品市场行业发展评价指标,对企业、市场、对手针对性分析,将线上线下各领域经济指数推导出各部分需求状况并进行生产资料分配。在新兴产品投入市场前实行特定城市试点,以此积累武术用品消费案例经验、健全消费评估机制,通过已有评估系统完善群众性和商业性消费服务管理应对措施。

2.2.3 流程模块化

随着20世纪末服务化理论的丰富,以企业运营和产品营销视角审视企业组织架构与互动关系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层面。可以从流程分解与外包角度去解释,流程分解模块化即耦联的流程系统划分为其附属的流程模块,形成场域广阔的同源系统。流程外包模块化则落实到战略布局与商业运作。[16]

2.2.3.1 场域性辐射下企业互动共促

政策方针、消费需求及产业结构升级共同作用下,武术用品企业呈现出服务化升级态势,通过价值链两端攀升,抑或优化供应链实现产业转型。但仍有相当小微企业处于服务化初级阶段,对于服务化策略理解模糊,所以小微企业更应对服务化典范企业进行全面学习借鉴,对龙头企业进行系统考察、交流互动,分析行业不同企业、企业不同阶段的升级方案与经验之举。在充分认识服务转型路径上,结合手头资源与价值链所处位置,依托龙头企业、地方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服务化顶层规划并努力迈向价值链上游与下游,以促达成服务化转型的过渡计划。龙头企业应加强服务片区信息数据库建设,依附“互联网+”平台,打造集合产品研发、质量监管、营销服务等综合服务系统。中小型企业则需要加强“内循环”下集群片区的场域辐射效应,进行集群范围内产品、流程模块建设,建立区域内产业链协同互助、服务资源共享的竞争优势。

“内循环”格局不失为武术用品行业良好契机,由于疫情及世界经济疲软等造就的“外循环”与“内循环”此消彼长情境下,十分必要扩大武术制造业营销空间,发挥企业品牌功效,联合产品与社区、互联网、学校共同驱动。[17]价值链中游企业依附于核心企业,于经营监管、品牌营销、创新制造等方面开拓市场消费,通过区域集群折射分区建立物流站点、科研中心。通过实地调查,笔者发现已有部分企业开始与科研机构、高校材料工程或运动训练实验室开展密切合作。然而,“内循环”下更应联合体育产业学、经济学等领域专家学者制定研学联盟,使创新性成果转化成产品制造。

2.2.3.2 由产业集群促进各业态平衡

“内循环”致力于市场要素化,重视区域产业圈与企业群作用。由此,企业运作应由传统注重产品数量转向注重服务质量需求,推进多样化产品供给,利用区域集群营造弹性有度、广大宽阔的市场,以季节、流行趋势为参照扩大产品供给赢得销售先机。一定顾客基数时建立“互联网+”平台提高消费者商品依赖度。基于“内循环”将已有集群优势继续扩大,发挥平台数据互通、资源互动将消费需求转换为企业生产动力。竞赛表演、休闲养生、“互联网+”武术等武术服务业,促进了用品制造、科技研发为主的武术制造行业欣欣向荣。产业组织依据市场绩效提升产品差异化优势、满足市场集群需要,[18]于企业价格敲定、产品研发、品牌营销等方面深挖市场利润。企业应在认清行业与地域分布不平衡的情况下,优化武术用品行业布局,致力于业态均衡化,利用不同地域资源差异性特征,统筹协调行业增长与布局,形成区域性特色产业集群。

2.3 服务价值度量维度

从消费者层面来看,其购买产品与服务是从服务、经济效益去衡量。因此武术用品企业让消费者取得利益价值,是与市场产生商品、服务交易连结并延续的过程,[19]对争取顾客数量、保证其忠诚质量有重要意义。因而,武术用品服务商的服务价值度量就可以从财务绩效、战略绩效来衡量。“内循环”下武术用品企业扩充了附加值最低中游(生产制造、组装加工)足够资源与水平后,势必遭遇瓶颈并谋求转型向价值链两端攀升,即上游的产品设计研发和下游的服务营销,[20]才能占据市场份额并取得企业发展前景。

2.3.1 财务绩效助战略绩效突破

武术用品业为消费者提供产品与服务即获取财务效益,而对制造业服务商而言,收益来源于制造业经营中体现的价值,需要与制造商合作创造价值。所以企业应以价格机制配比产品与服务市场份额,当供大于需时降低商品价格,确保产品环境绩效,激发顾客消费潜力;当供小于需时调高价格,激发企业生产积极性推动供需平衡。[21]利用国家战略性、产业性政策方针,加强企业金融服务业建设,增加核心业务的金融服务支持,通过债券、股票等形式吸引社会资金,支持企业战略性服务项目发展。由于武术用品行业地域发展不平衡,因此企业更需要根据所处集群区域的不同、政策方针的差异,利用企业服务化金融库、社会政府渠道的金融信贷,于产品需求定制、生命周期延长、服务平台建设、产业链监管方面下足功夫,向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售后维修、服务专享等业务。

2.3.2 人才培养致力创新引领

欲强化“内循环”,更需要创新引领与人才培育。2019年,我国体育产业人才已达500万人,制造服务型人才、高层统筹管理人才、创新型技术人才配给是武术用品企业亟需考虑的人才短缺问题。企业应依据消费需求制定政策合理引进高级科创人才,妥善配置市场营销与企业运营人才,通过入职后再培训鼓励人才素质提升。企业不仅要对人才层次、数量、应用领域进行全面预估,更需要对于武术用品新型材料、技术领域人才进行培养,而致力于服务化也需要考究售后服务、技术指导、组织活动等服务领域的专项人才,为企业筑建知识人才堡垒。合理配置人才梯队,布局研发设计、生产运输、营销宣传、监管服务的多层次、宽领域人才结构,并通过决策部门管理企业人才、劳动力合理流动。设立企业科研专项基金与部门,使资源整合更符合服务化策略,在发展企业高科技赋值的武术用品上强化自主产品的运营维护,提高“内循环”下对手效仿门槛。

2.3.3 “匠心精神”理解服务化

武术包含持之以恒、细致入微的传统文化,折射至企业则体现的是敬业严谨的“匠心精神”。企业更应面对复杂消费市场时追求卓越创新,在供应链、产业链为核心的企业运转中时刻保持创新优先,倡导“内循环”自主发展下逐渐摆脱外国资本、科技的束缚与政府方针的过分偏倚,使产品供给端与消费需求侧保持动态平衡。将不同层级的产品规范制定高于地方、行业甚至是国家现行标准,以更苛刻的企业组织流程,将高端武术用品抑或高质量服务投入市场,并申请自主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企业要在消费者面前树立诚信形象,坚决抵制售假售劣行为,以竞争优势融入市场公平竞争。

3 结语

基于“内循环”格局下致力武术用品制造业服务化策略,可以破除行业同质化竞争、品牌影响薄弱、产能过剩、销售渠道变窄等一系列问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已势不可挡,通过价值链两端攀升,致使企业向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售后服务方向主导,将产品生产、加工、维修等业务外包,致使企业服务要素显著攀升,有效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在此情境下,武术用品企业以产品及产品附加服务作为经营手段,以期助力服务转型战略应然而生。制造业服务化影响深远,“内循环”格局下武术用品企业更应顺应趋势,力图改革创新、转型升级,以更强劲的竞争优势应对复杂的发展未来。

猜你喜欢

服务化武术产品
江苏省制造企业服务化对绩效的影响
中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的现状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