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2021-09-25郭冬升杨轶冰
郭冬升 杨轶冰
(淮北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根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的整体性评估。幸福是人类的终极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幸福的追求也日益增强。但与此同时,物质主义价值观也悄然盛行。物质主义价值观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以往研究结果表明,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消极影响[1-2],物质主义会对大学生的心理适应性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它会导致孤独感和偏见、降低情绪预测的准确性、损害感恩能力,并且能够阻碍亲社会行为的发展[3]。因此,树立正确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此外,大学生正处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探究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物质主义价值观,而且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还能够为减少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消极影响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和甘肃省的两所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为373份,有效回收率为93.25%。其中,男生118人,女生255人;大一学生129人,大二学生87人,大三学生108人,大四学生49人。
1.2 研究工具
1.2.1 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
使用李静与顾永玉修订编制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该量表共13个题目,分为财物成功、获取中心、获取快乐等三个维度,总分越高表明物质主义感越强。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9。
1.2.2 总体幸福感量表
使用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该量表共18个项目,总分越高表明幸福感越强。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78。
1.2.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使用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该量表共10个题目,分为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等三个维度,总分越高表明个体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65。
1.3 数据的统计处理
运用SPSS19.0和AMOS2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采用的统计方法主要包括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结构方程模型(SEM)技术。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考察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见表1):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36,p<0.01);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r=-0.14,p<0.01)。
表1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N=373)
2.2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考察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能否预测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结果发现(见表2):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均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
表2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对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
2.3 社会支持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检验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所起到的中介效应。首先,检验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结果显示: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作用路径系数显著(β=-0.28,p<0.001),并且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较好。然后,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加入社会支持这一中介变量(见图1)。结果显示:模型的各项指标拟合较好(见表3)。由图1可知,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路径系数均显著(β=-0.15,p<0.05;β=0.54,p<0.001),在加入中介变量社会支持后,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路径系数由原来的-0.28变为-0.19(p<0.01)。根据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4],得出社会支持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两者之间能够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物质主义价值观通过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的间接效应为0.08,占总效应的28.9%。
图1 社会支持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图
表3 结构方程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N=373)
3 讨论
3.1 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物质主义价值观能够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这与以往研究一致。物质主义是个体外部动机的一种表现形式。物质主义者用金钱衡量自己工作的价值,因而会忽视工作本身的乐趣以及工作对其心理需要的满足,进而促使他们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的状态产生过低的评价[5]。当大学生把追求物质财富作为自己生活的中心时,他们容易忽视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自我的发展变化[6],从而导致其产生较少的愉悦体验。物质主义价值感较强的大学生,可能会以物质财富的多少来定义成功,他们可能会盲目追求物质上的成功,而忽视自己其他方面的发展。另外,当他们以追求物质财富来获取快乐时,其获得的愉悦体验也是单一的和不稳定的。总之,大学生的物质主义感越强,其主观幸福感可能越弱。
3.2 大学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这与以往的研究是一致的。大学生参与校园活动的程度、亲人和朋友的支持程度都会显著正向影响他们的幸福感体验[7]。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得到他人的关爱、理解和支持,并且需要一定的归属感。个体能够利用社会支持获得人际交往中的归属感、安全感、自我价值感等,这些都是个体积极情绪的一些直接来源,可以提高自身的情感指数[8]。获得足够多的社会支持,也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解决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减少负性事件给自身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拥有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从而获得更加丰富、愉悦的体验。总之,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可能越强。
3.3 大学生社会支持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能够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不仅能够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且还会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高物质主义者只注重追求物质财富,容易沉迷于物质享受,并且不重视人际关系的发展。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其自私性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们拥有质量较低的人际关系,因而自身的人际冲突更为明显,从他人那里获得的帮助与支持也相对较少,进而增加了焦虑、抑郁、不安全感等强烈的负面情绪,最终影响到自己的主观幸福感[8]。此外,低质量的人际关系会削弱连接他人的人际纽带,使大学生所需要的亲密感和归属感难以满足。他们会体验到疏离感和孤独感,进而削弱自身的主观幸福感体验[9]。总之,大学生物质主义价值观能够通过社会支持影响主观幸福感。
4 现实意义与局限
本研究验证了物质主义价值观和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产生的影响作用,正确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支持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因此,应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同时帮助大学生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增加对他们的关心与支持,及时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关心、安慰,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提升他们的主观幸福感。
本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一是样本来源于大学生群体,研究结果的推广度有待进一步检验,并且样本量较少,样本的代表性也不够强;二是虽然本研究证实了社会支持在物质主义价值观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社会支持并不是唯一的中介变量,而以往研究也发现了其他变量的存在,这需要进一步探讨与论证,以便更准确地解释物质主义价值观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