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配置中心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
2021-09-25赵祥瑞
赵祥瑞
(新沂市中医医院 药剂科,江苏 徐州 221400)
0 引言
中药注射剂是一种新型的中药剂型,该类药物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中药给药方式,不仅加快了药理作用的发挥速度,还提高各类中药的生物利用度,实现了中药疗效的最大程度发挥,近年来,已经在各类心血管病症、呼吸系统病症以及肿瘤等多疾病治疗中均得到广泛应用[1]。但是由于中药注射剂组成成分相对复杂、稳定略差、患者的个体化差异以及配伍不合理等诸多原因,加上现代中药注射剂的种类不断增加,临床上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的方案也越来越多,该类药物在实际的临床使用中也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常见如过敏反应,呼吸系统与消化系统损伤等,因此,该以何种方式确保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的使用,减少不合理用药带来的不良反应,将中药注射剂的优势与疗效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成为了近年来,各大医疗机构研究的重点方向[2-3]。基于此,本文研究了静脉配置中心(PIVAS)的医嘱审核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使用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6月(静脉配置中心工作未开展前)于新沂市中医医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267例作为对比组,选取2020年1~6月于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干预下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患者267例作为研究组。对比组中男167例,女100例;年龄48~79岁,平均(57.13±5.22)岁;其中155例患者为内科疾病,112例患者为外科疾病。研究组中男156例,女111例;年龄49~78岁,平均(57.24±5.31)岁;其中143例患者为内科疾病,124例患者为外科疾病。经过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比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依据具体病情进行常规给药。研究组患者在静脉配置中心医嘱审核有效干预下给药,医嘱审核具体干预内容如下:①针对中药注射剂药物特点制定科学的用药规范,所有规范均以国家卫生部给的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规则作为依据。②加强医嘱审核,静脉配置中心将《中国药典》与中药注射剂给出的法定说明书对各个患者的医嘱进行严格审核,一旦发现用药存在问题,马上与开具处方的医师实施沟通,并给出详细的用药意见或者建议,对反复沟通后,仍未进更改的处方,必须退回,不得通过医嘱审核。③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干预。组织临床药师与临床专家共同构建合理用药专家调查小组,对医院内需要大量使用的各类中药注射剂开展药物分析,即持续3个月,用药量均排在全院前5位的药物,找出不合理用药问题较明显的药物,将其及时上报到医务科,情况较严重者,给予院内通报批评或者给予对应的经济处罚,激发医师合理用药的积极性。④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在医务科内,定期开展与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知识相关的讲,由具备丰富用药经验的临床药师,向医师、护士等人员普及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规范与知识,同时面对患者开展用药知识讲座,纠正患者在中药注射剂疗效与安全性认知方面的片面性和错误,使其对中药的药效、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均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1.3 指标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包括溶媒选择错误、超适应证用药、超剂量、超疗效以及配伍欠妥等。
1.4 数据分析处理。本次研究当中获取所有相关数据均统一由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统一采用(±s)代表,两组之间的计量差异行t检验;计数数据统一采用[n(%)]代表,两组之间的计数差异均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即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溶媒选择错误发生率1.87%、超适应证用药率25.09%、超剂量用药2.62%、超疗效发生率4.86%以及配伍合理发生率4.49%相较于对比组的7.86%、49.81%、16.10%、17.60%以及22.84%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2组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用药情况[n(%)]
3 讨论
近年来,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药的随意性也随之增加,而在不良反应监测方面又比较少,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导致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时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一现象虽与中药注射剂药物本身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医院在用药规范与合理用药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有着直接关系,急需进行改进[4]。基于此,本文对当前临床中的中药注射剂使用不合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溶媒选择错误 中药注射剂的成分相对复杂,对pH要求较高,一旦选择了错误的溶媒,不仅会引发药物颜色变化,还可能导致其因pH变化或产生离子作用,进而引发不良反应,比如:舒血宁注射液,如果稀释液选择0.9%的氯化钠注射液,将会因为其具备的极性强电解质效果在配伍之后,受到盐析作用,出现过量不溶性微粒[5]。在本次研究也发现对比组的溶媒选择错误发生率达到了7.86%,但经过静脉配置中心干预的研究组发生率则为1.87%,表明静脉配置中心确实有效的降低了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选择错误发生率。
(2)超适应证、超剂量以及超疗效用药 无论是超适应证用药,还是超剂量、疗效用药,均是引发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的隐患,若药物用量过大或者是超过治疗窗浓度,会增加毒性反应发生风险,超适应证和超疗效用药不仅无法发挥正常药物疗效,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危害其身健康[6]。本次研究也显示,未经干预的对比组,其药物适应证用药率达到了49.81%、超剂量用药也达到了16.10%,但经静脉配置中心干预的研究组则为25.09%、2.62%明显低于对比组,表明静脉配置中心干预用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可有效减少超适应证、超剂量以及超疗效用药等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发生,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与安全性。
(3)配伍不合理 配伍不合理是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较常发生的一种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是由于处方(医嘱)医师对药物配伍禁忌不够了解导致,例如两种药物所含成分迥异,如果联合使用药物可能与临床用药原则相背,就属于典型的配伍禁忌[7]。而在本次研究,未经干预的对比组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合理发生率则达到了22.84%,而经静脉配置中心干预的研究组发生率则为4.49%较对比组明显降低,表明静脉配置中心干预可有效降低中药注射剂配伍不合理的现象,是促进该类药物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措施。
总之,中药注射剂虽然在多种疾病治疗中均发挥出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不合理用药事件的不断增多,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因此,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临床用药的安全,临床应用药医师必须严格据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其个体差异等相关为其选择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对药物使用的溶媒进行准确选择,对药物适应证、用量以及用药疗程进行严格的控制,所有药物均严格依据药品说明书当中的推荐剂量使用,以确保药物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避免混乱用药、重复用药以及中、西药不合混合而引发的不良反应。此外,还要确保药物配伍的精准,使用中药注射剂时严格遵循其药物指导原则,以单独使用为首要原则,尽量避免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避免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引发过敏反应,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静脉配置中心干预对于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中的溶媒选择、超适应证用药、剂量以及配伍不合理等问题均有良好的改进作用,可有效降低临床用不合理用药率的发生,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