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原发灶对远隔骨转移性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
2021-09-25林孝欣王璎
林孝欣,王璎
(武汉市第九医院 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81)
0 引言
随着饮食种类和结构的变化,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生人数显著增加。因为该疾病的早期临床症状和前列腺增生类似,起病隐匿,所以常会被误诊,当病情进展到局部浸润或发生远处骨转移时才能被确诊,此时患者已经出现了疼痛等不适症状,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疼痛的发生原因主要是癌肿病灶对骨质造成了破坏,既有病理生理性疼痛,也有神经感受性疼痛。目前临床上对于疼痛的治疗以原发灶针对性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为主。而局部手术和放射治疗难以改善患者的全身转移性病变,所以常通过全身内分泌治疗为主。放射治疗除了具备显著的局部杀伤效果外,还会引发全身反应和远隔效应[1]。本文的研究内容即为放射治疗前列腺癌原发灶对远隔骨转移性疼痛缓解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在这项研究中,武汉市第九医院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入院的180名前列腺癌原发灶对远隔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并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在90例对照组中,男36例、女54例,平均年龄为(66.9±6.4)岁。研究组中90例患者的男45例、女45例,平均年龄为(67.4±8.1)岁。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入组患者无截瘫和病理性骨折,预期寿命超过半年,无严重肝肾等重要脏器的疾病,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血钙、磷、镁均处于正常水平。就诊的原因均为难以忍受的疼痛,经全身骨扫描显像后确诊为骨转移。就诊全未接受过放化疗,停服止痛药物超过1周。排除的患者存在截瘫和病理性骨折,预期寿命不足半年,存在前列腺放疗区域的皮肤破损或感染。合并其他放化疗禁忌证。本次研究在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许可后方正式展开[2]。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内分泌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具体方法如下:
1.2.1 内分泌治疗:皮下注射曲普瑞林,3.75 mg/次,每月1次,口服比卡鲁胺,50 mg/次,qd。
1.2.2 放射治疗:治疗仅针对前列腺原发灶,治疗所用仪器为医科达或西门子直线加速器,选用6MV-X线,qd,每种照射5 d,总剂量控制在55~72 Gy/5.5~7周。
1.3 观察项目和指标。①评价两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疼痛评分情况。②检测PSA(前列腺特异抗原)和ICTP(血清I型原羧基末端肽),所用方法分别为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③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针对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数据信息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1个月 3个月 6个月研究组 90 5.48±0.14 4.38±0.56 2.52±0.13对照组 90 7.45±0.16 6.86±0.62 4.57±0.11 t - 8.174 5.358 8.527 P - <0.05 <0.05 <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PSA和ICPT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PSA和ICPT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后不同时间PSA和ICPT比较(±s)
组别 例数 PSA ICPT研究组 90治疗后3个月 30.28±6.81 13.08±0.65治疗后6个月 18.82±4.14 8.63±0.62对照组 90治疗后3个月 60.82±5.71 18.39±0.62治疗后6个月 39.75±4.53 14.45±0.52
2.3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比较。经过观察发现,患者在接受照射治疗时,常见的不良反应以直肠和泌尿系统为主,如腹泻、腹部痉挛性疼痛、大便带血、里急后重等。通过对症处理后均有显著缓解。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无尿路狭窄和肠瘘的发生。接受内分泌治疗的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为男性乳房发育、肝毒性和胃肠道反应等,均较轻微,患者可以耐受。
3 讨论
放射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治疗肿瘤的方法之一,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联合使用。对于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放射治疗是注意的治疗方法之一,有原发灶治疗和转移灶两种方式。肿瘤属于全身心疾病,所以治疗时需要保证标本兼治[3]。同时治疗原发灶和转移灶。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进行治疗时,治疗目标在于止痛并预防出现骨相关事件[4]。对前列腺癌患者行内分泌治疗时,治疗的机制可能是,通过早期应用抗雄性激素使雌激素受体阳性癌细胞因为没有雌激素的刺激而凋亡,肿瘤体积随之减少,但长期用药会刺激阳性细胞分化转变为雄激素受体阴性细胞,再进行用药治疗时,对于原发病灶和骨转移病灶就无法进行有效控制[5]。
PSA属于前列腺细胞上皮表面糖蛋白变异体,主要用来监测前列腺癌,对于前列腺癌转移的监测,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该指标对于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极高,患者的病灶转移的越多,范围越广,这一指标的水平越高[6]。所以通过监测这一指标的变化可以确认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复发情况。在恶性肿瘤骨转移中,大部分都出现了破骨型改变,最大化骨吸收生化指标的应用价值[7]。机体中最丰富的胶原蛋白就是I型胶原,这也是唯一的骨组织胶原,而I型胶原降解后的特异性成分就是ICTP,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来自构成胶原纤维分子中释放出的胶原,唯一的来源为破坏的成熟骨基质,新骨形成中不存在,以完整的免疫源性肽形式进入血液中后,不再分解,可以对溶骨范围进行直接反应,且该指标不会被进食的因素影响。在生理性骨代谢中,ICTP的反应迟缓,是对骨质病理性破坏的反映。对骨转移行ICTP诊断时,有较高水平的准确性、灵敏度和特异性。该指标升高时说明出现了早期亚临床骨转移,该诊断结果与骨显像相比,至少可以提早半年[8]。但该检测无法定位骨转移的具体位置,临床的骨转移定位方法包括X线、CT等缺乏敏感性,而MRI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有效定位转移灶,但该检查无法有效检出四肢长骨的骨皮质病变。临床未来需要就这一问题继续进行深入研究[9]。
I型胶原降解为尿羟脯氨酸、N-氮端肽,但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在许多组织的胶原成分中存在吡啶酚和脱氧吡啶酚等成熟交联氨基酸,对其进行监测有助于早期预测前列腺癌的骨转移,但这两项指标在进行检测时,操作难度较高,临床上难以进行大面积推广,所以本次研究中没有采用。经治疗后患者可能出现轻微血象降低,发生原因主要是因为骨转移灶影响到机体的造血功能或放射治疗所致,但这一变化并不会对总体的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治疗期间患者对放射治疗的耐受性较高,在治疗结束后,经过对症支持治疗,血象可以有显著恢复[10]。
综上所述,对前列腺癌原发灶对远隔骨转移性疼痛患者实施放射治疗可以有效患者患者的疼痛,治疗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