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观察: 漫谈“限游”和“双减”

2021-09-24张勤坚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1年18期
关键词:新规延时游戏

张勤坚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tczqj@163.com

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规定,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的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务,其他时间一律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9月4日(周六)晚,某热门游戏网站“崩了”的新闻便上了头条,首日阅读量便超过了7个亿。奇了怪了,怎么就把游戏服务器给限“崩溃”了呢?有网友推测,说是憋了一周的娃娃们短时间内一窝蜂涌入,然后服务器便没法为大家服务了。

貌似很有道理,但仔细想想又一脸疑惑,这8.30出台的政策,到9.03才几天时间,难道长达2个月的暑假,学生党居然还没玩够?若真是这样,那就不是限游一周“憋得慌”,而是一天不游就“憋得慌”了。我个人的看法,或者归因于恐慌性“惜时”(从经验主义出发,孩子们是不会轻易浪费哪怕一分钟游戏时间的)导致游服崩溃更合理一些。

我对游戏的感知基本处于Windows自带的“扑克接龙”水平,因此对游戏上瘾的危害性没有多少感性认知,对于新规之“禁游”,只是凭直觉认为必须“点一百个赞”。同时,也确实有那么一点点小的杞忧:游服“崩溃”的真正原因,也许就在于防沉迷新规从客观上“恩准”了孩子们一个游戏的“法定”时间。

多乎哉?不多矣!但确实算得上是意义重大。我现在做一个大胆却又合理的想象:一部分在爸妈“淫威”下24小时全天候围城于“往死里学”囚笼的孩儿们,于是有了一个“法律”的武器,可以竭力为自己争取一周三小时的“自由支配”时间……(PS:省略号的意思是,绝无教唆之意,但有无限想象空间)

如今,我们似乎已经掐住了孩子们长时间沉迷游戏的源头,可游戏的魅力却是怎么也挥之不去的。若一定要将其和当下的知识学习(我且把教育仍称之为知识学习)相比较,两者的吸引力有着云泥之别。

那么,平时已经不能玩游戏的孩子们,他们又在干吗?又能干嘛呢?

“双减”,正把他们延时在学校。

“双减”,一是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二是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这些减轻和压减的内容,似乎都需要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中加以弥补。双减之下,需要教师有更高的学科专业技能,还需要更精炼的作业设计能力,但更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综合评价体系,老师们也因此有了N多新“增”的要求。由此可以推断,新一轮基于数字化学习平台的教师跨学科自主学习与培训,已徐徐向我们走来。

那么,即便是教师们能力和能量双加持,我们还是需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延时的魅力到底从哪儿来?

我希望,我们提供的延时服务,从某种程度上,要具有“游服”一样的良好设计和服务品质。比如说,鲜明的学习主题、明确的目标意识、有趣的情境和任务、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良性的协作与竞争、丰富且有趣的学习资源、及时有效的技术支持、正向且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

这样的要求,我们又是否已经都具备了呢?

猜你喜欢

新规延时游戏
课后延时服务
压缩驾照“分虫”非法市场
课后延时中如何优化不同年级学生活动效果
论延时摄影的类型与表现手法
数独游戏
监管新规下P2P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一种“死时间”少和自动校准容易的Wave Union TDC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