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2021-09-24杨杨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4期
关键词:孟子庄子万物

杨杨

古文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出处《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段落(孟子)曰:“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xǐ),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巨屦(jù)小屦同贾,人岂为之哉?……”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纷纷招贤纳士,因此各学派学者周游列国,热烈争辩、著书立说,极力宣传自己的思想和政治主张,史称“百家争鸣”。在滕国,农家学派的陈相、陈辛两兄弟遇到了孟子,向他宣传农学家许子的主张“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yōng sūn,指做饭)而治”,即君主应与百姓一起投身于农业生产。

孟子對此不以为然。他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各有差异,这是客观规律。物品的价值,有的相差一倍、五倍(即“蓰”),有的相差十倍(即“什”)、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倘若将它们等同看待,就是扰乱天下。如果做工粗糙的鞋(巨屦)与做工精细的鞋(小屦)能卖同样的价钱,那么,谁还肯做小屦呢?同样,如果君主与百姓一起耕种,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

孟子的这段话强调了事物的差异性,很有说服力,但我们很容易就会联想到庄子“齐物论”的观点——“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这似乎与孟子“物之不齐”的观点相抵牾。那么,物到底是“齐”还是“不齐”的呢?

其实,两人的观点并不矛盾。庄子的“万物一齐”,是以“物之不齐”为前提的。万物各有特性,这是它们区别于他物之处,也是它们的价值所在。因此,事物虽有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都具有平等的存在意义。庄子的“齐”,与《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万物竞相生长,但是彼此之间并不妨害;日月运行、四时更替各有各的规律,相互运行不冲突)的道理近似,是对孟子“物之不齐”的进一步阐说。同样面对的是战国时期的纷争与混乱,同样是针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但孟子和庄子却有不同的认识,这本身不正是“物之不齐”的体现吗?两人的认识虽然不同,但道家黄老、儒家仁礼都成为后世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思想,不也正是“万物一齐”吗?

事物之间虽然存在千差万别,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贵贱之分。事实上,正是这些“不齐”造就了事物,并赋予它们独特的价值。“老庄”和“孔孟”是不同的,但他们的思想同样是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有着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因此,我们绝不能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事物的价值,而应该以多元的、开放的、尊重的心态去接纳,通过兼收并蓄来弥合多元事物之间的不同。钱钟书说的“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费孝通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都是这个道理。

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我们更要“求同”,但这种“同”并不是遵循某种整齐划一的标准,而是在认识到差异的基础上,树立自信,发掘自身的独特优势,实现每一个体的充分发展。例如,每个人的秉性和天赋是不同的,臧克家的数学“一塌糊涂”,但这不妨碍他成为著名的诗人;刘翔在跳高上不算出色,可跨栏却快得像一道“闪电”。同理,各国有各国的国情,各国有各国的体制,各国有各国的历史,而我国正是在充分尊重本国实际情况、发挥本国优势的基础上,秉持自信,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当今世界,文化是多元的,文明是多彩的。只有认识到各种各样的差异,才能真正尊重别人、坚持自己,这才是应对全球一体化应有的态度。

猜你喜欢

孟子庄子万物
磨刀不误砍柴工
万物构成
我来添画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道不远人楼难弃
《庄子说》(十五)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