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分享

2021-09-24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养女后辈荷西

这个月你读了吗?读到一篇好文,读到一本好书,心中大呼过瘾之际,不免想要分享,毕竟天下读友是一家。

阅读素养的提升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每日堅持不了,那就每月。从今天开始,加入我们的阅读大家庭吧。每月阅读一打卡,选择你喜欢的好文、好书,写下读后感或推荐理由,以手写、打字或拍照等方式发给《课外阅读》(高中)吧!一经采用,将获得稿费和样刊哟!

投稿请注明“一期一会”,别忘了留下你的笔名、真名和联系方式!

《一句顶一万句》推荐:

这部长篇小说分为上下两部。上半部分《出延津记》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初的河南农村,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吴摩西,为了寻找唯一能够“说得上话”的养女,不得不走出延津的故事;下半部分《回延津记》记述了吴摩西的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同样为了寻人,走向延津的故事。这部作品从表面上看,主要讲的是两个主人公的个人历史,但只要细细咀嚼与回味,便会明白其实是在讲“孤独”的历史。

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底层人民,分为“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两种。这样的情节设置简单却发人深省——身处茫茫人海,众声喧哗,每个人身边都不乏能说上几句话的人,可真正能推心置腹的又有几个呢?小说中 ,“孤独”世代相传,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祖辈的“孤独”也在后辈的身上延续。可是在小说外、现实中,何尝不是如此?哪怕我们不愿意承认,但“孤独”似乎始终伴随着我们,它一直是现代人的精神状态领域的重要课题。

此外,全书语言幽默风趣,道理浅显易懂而又不失深刻。“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世上的事情,原来件件藏着委屈”“两人本来无话,专门找来的话,就显得勉强;两人说不来,就无所谓坏话或是好话”……这些“金句”令人拍案叫绝,说出了多少人憋在心里想说却说不出来的话!

分享者:春风明月

《温柔的夜》读后感:

在一个难得的放假的晚上,我随意打开了这本书。正如身边那些喜欢三毛的小伙伴一样,我也很快就看入了迷。

《温柔的夜》收录了十六篇散文,主要记述了三毛与她的丈夫荷西在西班牙加纳利群岛的生活。比如,和瑞士来的小学教师一道拾荒,与流浪的日本青年成为至交好友,祭奠安眠于公墓而素未谋面的故乡人,在酷热的西非为荷西艰难地讨薪水,对付“难缠”的左邻右舍……在三毛的笔下,一件平凡的小事,也能讲得既充满温情又饱含深意。比如,在《赤足天使——鞋子的故事》一文中,三毛写自己少女时代十分自卑,很少出门参加聚会,她黯然地写道:“没有路的人,大概鞋子也没有什么用处了。”可是后来,当她愿意穿上新鞋,开始出门接触外界时,她这样写道:“那是我第一双粗跟皮鞋,也是我从自己藏着的世界里甘心情愿地迈出来的第一步,直到现在回想起来,好似还在幽暗而寂寞的光线里神秘地发着温柔的霞光。”这些话既真情实意,又朴实自然,令人深有同感。

最后,分享一句书中我很喜欢的话:“夜来了,黄昏已尽,小巷内一家家华丽高贵的衣饰店看花了人的眼,看痛了人的心,繁华依然引人,红尘十丈,茫茫的人世,竟还是自己的来处。”

分享者:李淼

猜你喜欢

养女后辈荷西
月光下的粉黛乱子
前后辈文化,韩国人的处世之道
观电视剧《毛岸英》感作
鲍某某涉嫌性侵“养女”事件调查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三毛辞稿约
12年后,归来的“养女”
养女已嫁人,还有继承权吗
九旬老太与养女的“孝心官司”
四个六年的爱与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