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凡人冰心的爱与纯良

2021-09-24金璞

大学·课外阅读 2021年5期
关键词:冰心母亲

金璞

01

1919年8月的《晨报》上,一篇名为《二十一日听审的感想》的文章赫然刊出,署名“女学生谢婉莹”。此时正逢当局逮捕“五四”运动中的进步学生,而这篇小稿既态度鲜明地针砭时弊,又极为罕见地出自女性之手,一时间激起千层浪。没过多久,另一篇署名“冰心女士”的小说《两个家庭》亦在《晨报》上连载问世,个中描绘的故事同样被人们津津乐道。

没错。“谢婉莹”与“冰心”,这两个名字同属于一位19岁的女学生。那时的她就读于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理预科(后合并到燕京大学),原本渴望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由于文笔卓越而受命担纲北京女学界联合会的文字宣传工作。在那以后,谢婉莹给自己起了“冰心”的笔名。如此既不失“莹”的本意,也方便胆子没那么大的她去写以社会问题为题材的“问题小说”,譬如《斯人独憔悴》《去国》,无不生动反映了如她一般挤在新、旧文化的夹缝里的年轻人的苦闷。

1921年,冰心转入燕京大学女校的文本科(当时的文学院)。在如鱼得水的氛围里,年轻的她更加出类拔萃,不仅成功跳级、斩获奖学金,还考入了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研究院攻读文学学位。

02

冰心的父亲曾任山东烟台海军训练营营长,到过好几个国家。他曾以中国代表的身份前往英国接收军舰,彼时落后的中国没有国歌,交接仪式上竟奏了一首名为《妈妈好糊涂》的民间小调。父亲把这事儿讲给冰心,年幼的她跟着黯然神伤。

父亲出海远航时,母亲注目窗外,冰心则在她身边跑来跑去,“妈妈,你到底为什么爱我?”母亲用她的面颊抵住冰心的前额温柔地说:“不为啥,只因你是我的女儿呀。”每天清晨,母亲帮冰心梳起细长的小辫子。只要父亲在家,他一准拿出照相匣子嚷:“站好了,要照相咯!”就这样,在父母的宠爱下,冰心不用缠足,还有机会学知识、骑马,连三个弟弟都俏皮地唤她“莹哥”。1921年,冰心在《小说月报》发表短篇小说《超人》,讲述了素来冷漠的何彬因救助跑街的穷孩子而得到一封真诚的感谢信,冰冷的心因此融化的故事。冰心借何彬感慨道:“世界上的母亲和母亲都是好朋友,世界上的儿子和儿子也都是好朋友……”

是呀,世间万物因爱而温暖,冰心就对大海持有绵长的情感。她儿时曾在临海的烟台生活了8年,海因此成为她记忆里抹不掉的“背景蓝”。她对着汹涌的波涛与巍然的白塔暗自向往:长大了我要成为一个“灯台守”(指守卫灯塔的人)!于那时的冰心而言,“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父母对女儿的这种执念露出担忧,冰心的回答却异常坚定:“这在我并不是牺牲呢!”哪怕同情革命的父亲被迫辞职,冰心还是把自己攒下的10元压岁钱偷偷捐给了参加辛亥革命的志士。直到80岁高龄,冰心还坚持翻译了马耳他共和国诗人安东·布蒂吉格的诗集《燃灯者》,“登梯燃灯”的理想从未泯灭。

03

冰心打小是个爱读书的孩子。她4岁开始认字,7岁读《三国演义》《水浒传》,9岁读《论语》《左传》和《唐诗》……那时候她识字不多,但在一知半解中开启了丰富的精神世界。比如堂姐送的一本《凄风苦雨录》,冰心每读一遍其中关于穷苦人的内容都会大哭一场。间或,她给休假的水兵讲“三国”……在母亲怕她累伤脑子而有意将书藏起时,冰心已然出落出如兰的气质。

不过,真正让冰心的读书质量突飞猛进的是一个叫吴文藻的男生。他们在二十几岁时相遇,男生不懂得“你侬我侬”,不擅长表情达意,连最基本的“情书”都写得像极了论文……礼物倒是常送,无非一摞摞书籍:所有书都经过精挑细选,吴文藻先讀、做好笔记,再寄给冰心阅读。

简单的西式婚礼在当时燕京大学的临湖轩举行。好友不多,酒水不贵,婚后的趣事儿数之不尽:吴文藻是个一头扎进学问、不谙世事的书呆子,吩咐他去买萨其马和一块双丝葛的布料,结果他在糕点店只记得要买“马”,在绸布店只记得要扯“羽毛纱”……哭笑不得的冰心将丈夫的“劣迹”写成一首宝塔诗,并戏谑是“傻姑爷到家”了。“文革”时期,夫妻二人均遭受磨难。被迫分居异地,他们在劳作的间隙里相互惦念;但凡有机会见面,冰心仍是笑容明朗的模样。进入新时代,“各忙各的”是俩人的日常状态:吴文藻做研究,冰心打理家务和坚持写作。

04

早年在美国留学时,冰心曾因病被迫休学半年。她难过到“几乎神经错乱”,写作便成了她最好的调节方式。将异国见闻与感触记录下来,发表在国内的《晨报副镌》上,其中与儿童读者的通讯后来由北新书局结集成了《寄小读者》出版。而这“一寄”就一发不可收,还有“再寄”以及“三寄”。冰心将儿童读者看作和自己一样的“大人”,聊信聊得火热,回信盼得热切。时至晚年,冰心得了脑血栓,躺在病床上也不忘提笔练字。等字练好了,她继续在信里跟小读者们汇报“生命从80岁开始”的细节。

做了母亲后,冰心特别喜欢陪伴自家的孩子。她笑意吟吟,从不压抑他们的天性:窗外雨水叮咚时讲故事,从《大卫·科波菲尔》到《三只小熊》,现实与童话交错,相得益彰;应允他们在山野里穿梭,赞许“淘气的小子是好的,淘气的姑娘是巧的”;告诉他们万物皆平等,小狗、松鼠、蚂蚁等全部值得呵护……也有生气和施以惩戒的时候,比如,在困顿的年月里,女儿吴青多吃了饼干不肯承认,冰心罚她用肥皂刷牙洗嘴;吴青骂了一位聋哑的小孩,冰心倒了一杯奎宁水(味苦的汽水)直接让她喝下去。

从前,有人批评冰心的作品题材贫乏,所谓“爱的哲学”太过虚空,根本无法解决真正的社会问题。冰心直言:“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喷溢的情感,然而我有坚定的信仰和深厚的同情……”晚年的冰心认真生活,手边有一枚“是为贼”的闲章,时常自嘲“老而不死”;书桌上趴着一只取名“咪咪”的猫,冰心夸它“十分好客”……

爱星星、爱大海,爱儿童、爱祖国,爱世间的平凡与真实——这就是冰心,如她一贯的温婉之语: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猜你喜欢

冰心母亲
忆读书
母亲的债
母亲
吹泡泡
迎“春”冰心
母亲
《寄小读者》
给母亲的信
多了或少了的岁月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