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后机直播杂交稻成苗密度和苗期茎蘖数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2021-09-24顾春文陶诗顺张荣萍

农技服务 2021年7期
关键词:叶期负相关性状

顾春文, 陶诗顺, 张荣萍

(1.四川省原良种试验站, 四川 成都 610000; 2.西南科技大学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水稻油后(油菜收获后)机直播是指在两熟制稻区于油菜收获后用机器直播水稻。在川东北丘陵稻区,实行杂交水稻油后机直播具有省力、省工、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和节省育秧用地、减少水稻生产前期用水等优点,倍受农民欢迎[1-2]。但水稻直播与育秧移栽相比,其田间密度和群体动态可控性较差,生产上如何做好田间成苗密度和前期茎蘖数量的把控是获得油后直播水稻高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笔者于2018年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大堰镇进行了油后直播杂交稻成苗密度、苗期茎蘖数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杂交稻为旌优127、F优498和宜香优2115,油菜收获后进行机直播栽培,行距30 cm,5月20—22日播种,栽培管理措施一致。

1.2 试验方法

水稻2叶心期时,在示范片区内选取旌优127的田块12个,F优498的田块15个和宜香优2115的田块42个作为定点观察田,在每块田的代表性区域定点3~5个,每点面积为1 m2(包括3行,行长1.11 m)。观察各点水稻成苗数、8叶期茎蘖数、最高茎蘖数和有效穗。成熟时将各观察点有效穗全部收获,晾干,测定其穗粒数、穗实粒数、千粒重、单穗重和稻谷产量。

1.3 统计分析

数据利用Excel分析工具库进行成苗密度、8叶期茎蘖数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田间苗情与产量性状

从表1看出,不同品种和同一品种单位面积的成苗数都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同一品种其最低值和最高值变幅在2~3倍,表明机直播条件下,田间成苗数可控性较差。同一品种8叶期茎蘖数和最高茎蘖数的差异也十分明显,但其变幅较成苗数有所减小。同一品种各产量性状除千粒重外均存在明显差异。产量以F优498最高,平均673.2 kg/667m2;旌优127其次,平均633.4 kg/667m2;宜香优2115最低,为597.9 kg/667m2。

2.2 成苗密度与田间苗情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从表2可知,成苗密度与8叶期茎蘖数F优498表现为负相关,宜香优2115和旌优127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与有效穗旌优127、宜香优2115分别表现为正相关和极显著正相关,F优498表现为负相关;与成穗率3个品种均表现为负相关,其中,旌优127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宜香优2115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成苗密度增高会不同程度降低成穗率;与穗粒数、结实率旌优127和F优498均表现为正相关,宜香优2115表现为负相关;与穗实粒数旌优127和F优498均表现为正相关,宜香优2115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与千粒重F优498表现为正相关,旌优127表现为负相关,宜香优2115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与单穗重旌优127和F优498均表现为正相关,宜香优2115表现为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旌优127和宜香优2115均表现为正相关,F优498表现为负相关。

表2 成苗密度与田间苗情和产量性状的相关系数

2.3 8叶期茎蘖数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从表3可知,稻苗8叶期茎蘖数与有效穗旌优127表现为显著正相关,F优498和宜香优2115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与成穗率F优498表现为负相关,旌优127和宜香优2115均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粒数和穗实粒数旌优127均表现为正相关,F优498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宜香优2115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结实率旌优127表现为正相关,F优498和宜香优2115均表现为负相关;与千粒重3个品种均表现为负相关;与单穗重旌优127表现为正相关,F优498表现为显著负相关,宜香优2115表现为极显著负相关;与产量旌优127表现为显著正相关,F优498和宜香优2115均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

表3 8叶期茎蘖数与产量性状的相关系数

2.4 成苗密度与产量性状的回归分析

从表4可知,成苗密度对各产量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3个品种的成苗密度对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产量的影响程度较小,决定系数均在0.22

表4 成苗密度与产量性状的回归分析结果

以下;旌优127、宜香优2115的成苗密度对成穗率的影响显著,决定系数分别为0.424和0.514,F优498的成苗密度对成穗率的影响较小,决定系数为0.019。

2.5 8叶期茎蘖数与产量性状的回归分析

从表5可知,旌优1273、F优498、宜香优2115的8叶期茎蘖数对有效穗的影响较为显著,决定系数分别为0.430、0.786和0.735。旌优127、F优498的8叶期茎蘖数对产量的影响显著,决定系数分别为0.329和0.584。3个品种8叶期茎蘖数对成穗率(除旌优127的影响较为显著外)、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的影响程度均较小,决定系数均在0.3以下。

表5 8叶期茎蘖数与产量性状的回归分析结果

3 小结

研究结果表明,油后机直播杂交稻的成苗密度与成穗率呈负相关,与有效穗、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穗重、产量的相关性品种间存在差异。8叶期茎蘖数与有效穗、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成穗率、千粒重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与穗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单穗重的相关性品种间存在差异,但随着8叶期茎蘖数的增加,成穗率、千粒重降低,但有效穗增加从而使产量增加。总体看,成苗密度是获得较高产量的基础。

直播水稻分蘖发生较早且生长快,比移栽稻更易成穗,形成穗多且穗形小,产量形成主要以单位面积内穗多取胜[3]。从研究结果看,在适当成苗密度的基础上,促进苗期分蘖,增加8叶期前的茎蘖数可有效增加有效穗,从而提高产量。

猜你喜欢

叶期负相关性状
“7532B”母种不同系统性状比较
织锦巴非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高温期喷施外源钙对甜瓜幼苗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直播莴笋喷施赤霉素时期和浓度的探讨
鉴定对照种“菁松×皓月”的茧丝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惠州地区脑卒中发生与天气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及主观幸福感状况研究
不同时期施用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黄瓜穴盘苗生育动态观测及培育壮苗关键期的研究
翻译心理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