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2021-09-23王兆豫
王兆豫
[摘 要] 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整体较弱,完善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尚未形成,相关人员能力不足,制约着城市商业银行的高质量发展。文章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实问题出发,剖析银行自身和外部问题,进而提出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建议:银行自身应健全内部风险管理,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提升内部审计质效,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构建完整高效的风控体系;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力度,优化督查方法,从而指导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稳健发展。
[关键词] 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17-0017-03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状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增强风险意识,维护金融安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当前,在我国经济结构深刻调整背景下,金融风险日益显现,不确定性、高杠杆性等致险因素逐步增大,如何健全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营造风险管理文化,已成为城市商业银行有效抵御风险、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举措。
城市商业银行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20世纪90年代,中央金融主管部门为整顿城市信用社并化解地方金融风险,以原来的城市信用社为基础,中央组建了城市商业银行。经过20余年的不懈努力,城市商业银行一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截至2020年年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为41万亿元,约占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的15.86%。然而,与此对比,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却不容乐观,根据银保监会数据显示,自2018年第四季度末至2021年第四季度末,城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从2660亿元升至3660亿元,增幅达37.59%,不良贷款率达1.81%,较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分别高出0.29和0.31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城市商业银行应对风险的能力较弱,经营过程中风险点较多,风险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现代商业银行有效运行的根本是强有力的风险管理,同时,良好的风险管理亦是银行提升品牌价值、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可以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目标主要是构建集中、垂直的风险管理体制以及涵盖各类风险的全面风险管理系统,从而不断提升完善有效均衡风险与回报管理能力的商业银行的内控和运行机制[1]。风险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商业银行稳健发展的必要前提,对银行经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2]。
二、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商业银行的本质是经营风险。自商业银行诞生以来,风险如影随形,银行正是在经营风险和管控风险的过程中实现盈利并稳步发展的。从当前内外部环境来看,风险防控的形势和难度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严峻。城市商业银行既不像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样有国家强有力的后盾做支撑,又缺乏股份制银行成熟的内控制度。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是摆在城市商业银行面前的一大难题,从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来看,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内部因素方面
1.内控制度体系不够健全,风险追溯难度增大
内部控制是银行在管理过程中为防范风险,对内部不同职位、职务的工作人员开展业务进行风险制约与管理的总称[3]。拥有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对银行防范风险和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机制亟待完善,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普遍存在风险控制措施欠佳、执行力度较弱、内部控制意识薄弱、员工岗位设置不尽合理等问题,导致其总体抗风险能力不足。同时,随着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支付等新兴交易方式的出现,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未能跟上时代步伐,有针对性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导致其内控建设严重滞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
2.风险管理理念缺失,合规意识有待加强
风险是银行经营之本,但目前来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尚未普及到城市商业银行的各个业务、环节和层级之中[4],部分银行从业人员对风险控制工作认识不到位,风险控制意识缺乏、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致使风险控制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比如个别员工为完成业绩指标,会帮助客户提供虚假资料、伪造交易背景、简化必要流程、进行不规范操作,甚至采取非法授信的方式违规办理业务,这些不合规行为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隐患。2020年,监管部门在对某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机构重点业务的合规检查中,发现2020年第一季度办理的业务有544笔存在问题,第二季度743笔,第三季度853笔。在强监管的形势下,问题数量仍呈上升趋势,且屡查屡犯现象严重,表明一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合规意识相当薄弱,亟须加强。
3.信息化管理水平较低,内部审计力量薄弱
当前,城市商业银行的审计方式以现场审计为主,缺乏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辅助开展非现场审计来评价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水平等。尽管城市商业银行多年来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但与先进商业银行相比,城市商业银行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仍然不足,城市商业银行风险信息系统建设仍稍显落后,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建设程度仍然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效果。此外,缺少成熟有效的软件与之匹配,不能满足现階段风险管理信息化的需求,也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一大软肋,严重制约了审计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现有的一些审计软件只能进行数据查询访问,无法完成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更高层次的风险预警功能更是望尘莫及,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信息共享和交流,降低了审计效率,影响了审计效果。
(二)外部因素方面
1.互联网金融冲击,市场压力与竞争风险凸显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都紧跟时代步伐,加大了移动端如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的研发和投入,短时间内缓解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冲击。然而,高度同质化的金融产品普遍存在于各银行同业之间,使商业银行的竞争风险和市场压力进一步加大。当前,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比较依赖他行的前沿产品,自身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力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能够为不同需求和不同层次客户提供的差异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也相对较少,这些都严重限制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使其难以建立领先的市场地位。同时,受金融监管政策的限制,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金融市场等牌照或资质暂不具备,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开展[5]。
2.外部监管效力不足,新业务存在监管漏洞
外部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由于监管措施有限,部分商业银行在开展新业务过程中依然存在监管漏洞,导致风险管理未发挥应有的作用[6]。现阶段,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商业银行监管体制,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当金融科技这一全新产物融入商业银行的业务中时,受到的有效监管不足,面临着监管缺失的巨大风险,而较大的监管政策缺失或不明确可能引发一系列的违规操作甚至是违法行为发生。
三、改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为有效防范化解潜在的金融风险,保持城市商业银行健康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可以从健全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效、打造核心特色竞争优势、配合监管部门督导审慎经营等多方面着手。
(一)以风险管理为本,优化内部控制体系
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直接决定着风险控制是否有效。城市商业银行在内部控制方面应进一步明确各责任主体的风险管理职责和相互关系,把风险防范和管理的职能穿透到各个操作环节、渗透到各项业务流程中,要覆盖到所有的部门、岗位和人员,确保各项职责能够全面落实。同时,应保证部门之间的权责界限划分清晰,通过设置各业务环节中不相容岗位、优化业务流程,以实现各部门、各环节的风险制衡。此外,可以将整个业务流程进一步细分成多个小环节,明确各个小环节相对应的岗位人员及其职责,确保在某环节出现问题或发生风险时能及时定位原因,再小的节点都有人员可以追责,从根源上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强了员工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合规文化建设
目前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薪酬激励体系主要是绩效薪酬与业绩进行关联,把绩效导向作为考核的最重要依据,却没有将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实施效果纳入到绩效考核标准当中[4]。商业银行应逐步转变传统的以经营利润指标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模式,在考核体系中适当提高风险管理相关指标的分值和占比,将风险管理工作列为总行、分行、支行各层级以及层级内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日常管理,以切实推动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应加强合规文化建设,通过风险文化建设措施,明确从业规范和违规处罚细则,以详实的规章制度规范城市商业银行的内部管理体系和约束机制,强化员工行为管理,提升员工主动合规意识与能力,使合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与形,营造“人人都是合规员”“人人都合规经营”的良好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屏障。
(三)促进内审信息化建设,提升内部审计质效
审计是一项以数据为支撑的综合性经济监督工作,也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内部审计应被赋予更高的要求。在当今的“互联网+”大数据云时代,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运用“大数据”审计方法,以适应审计对象等各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运用基于数据挖掘与分析的非现场审计技术和模型以改进审计方法,并构建内部审计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将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单位数据及行业数据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利用云计算的优势,实现对各项业务的全覆盖,通过收集、筛选、对比、分析、汇总,得出全面客观的审计结论,提高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内部审计工作质效[7]。
(四)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推进特色业务创新
城市商业银行要依托自身优势,寻找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业务的薄弱领域,进行金融创新业务先试先行,著力打造特色化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差异化经营,充分利用自身服务地域性和员工本地化程度高的特点,发挥人缘、地缘和亲缘优势[8],结合区位优势和行业特点,对接区域特色需求。一专多能,全面开花,积极发展公司和个人的传统存贷款业务,努力拓展证券投资、代理、租赁等基础业务产品;适当发展远期、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来增加收益、对冲风险;大胆探索、不断创新新的产品和服务模式,在确保传统利息收入的基础上,增加非利息收入,缓解流动性压力,分散风险。此外,可通过合作入股的方式融入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重大项目,参与银团贷款,提升自身在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降低竞争风险、缓释业务风险。
(五)强化外部监督管理,制定审慎经营规则
外部监管是保持银行合规经营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及时弥补监管短板,做好制度监管漏洞排查工作。受制于监管技术手段等问题的局限,以往的监督检查大多是监管部门安排大量人员进驻银行现场查看业务档案或查阅数据报告,是对已办理业务的事后检查,致使监管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很难及时发现并处理金融风险事件。为改变这种情况,在监管方面要加大科技运用,通过技术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强化审慎监管和行为监管,构建符合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针对城市商业银行特点的金融监管框架,突出事前监督、加强事中管理、严格事后检查,将风险管理前置,防范于未然;此外,要参照先进标准,及时弥补监管短板,做好监管制度漏洞排查工作,以审慎经营为核心,弥补监管制度短板,注重风险防范,构建起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确保城市商业银行的稳健发展。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当务之急是“强内功”,要多方位、多手段增强自身抵御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建立有效可持续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监管部门应做好“场外指导”,优化监管制度和督查方式,推动城市商业银行形成良好的风险控制机制,双向合璧、内外合一,实现城市商业银行的健康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 袁子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以浦发银行为例[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20.
[2] 陶文喆.新常态下Q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20.
[3] 马春蕾.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以G商业银行为例[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1(1):153-154.
[4] 徐晶.J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体系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20.
[5] 涂开均,杨帆.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研究[J].观察思考,2018(10):71-73.
[6] 谢健.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金融,2019(2):110-111.
[7] 胡艳.地方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8] 上官乐奇.城市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10):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