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几点思考

2021-09-23秦开颜

课外语文·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互联网+

【摘要】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浓厚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是人们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基础。高中语文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渗透一些传统文化,使其和语文的教学内容产生紧密的融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以及弘扬,帮助学生感觉到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自信,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水平。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十分快速,教学工作中也产生了更新颖的模式,如何能够基于互联网形势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促进学生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思想,是值得重视的重要内容。本文对此进行分析,了解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并基于互联网+环境下来开展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7-101-03

【本文著录格式】秦开颜.“互联网+”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几点思考[J].课外语文,2021,20(27):101-103.

古往今来,我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强大的民族思想,重视民族文化的教育,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效融合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弘扬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内容,需要学生对其重视,并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客观的认知,了解传统文化中所存在的魅力。基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才能够进一步实现民族的复兴,使我国在国际环境中具有更高的文化自信,体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价值,促进社会的有效发展。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知识的有效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寻找传统文化的结晶,思考传统文化的来源,培养学生更加高尚的思想情操以及人文素养,使学生更加欣赏传统文化。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

(一)能够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文化底蕴十分浓厚,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元素能够使课文的内容更加多样,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需要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的培养,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全面性的思维,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提高文化修养水平,使学生树立正确、完整的三观。通过弘扬优良的传统文化,能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使学生的人生态度更加积极向上,实现远大的理想。比如说,通过高中语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弘扬爱国精神,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具备更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有利于培养更加具有责任感以及担当的人才,使其在未来的发展中承担起相对应的任务和重担,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体现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价值。

(二)能够帮助抵御不良的外来文化

国际之间多元文化的繁荣发展,也是对我国薪火相传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产生的一种强烈冲击。现代教学过程中,高中语文课程方面会安排对外国文化进行相应的学习,产生相对应的热情,最终的目的是丰富学生的眼界,让学生对具体的文化產生更加全面的了解,更好地培养专业的人才。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对外来的文化产生盲目的追求和崇拜,这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和发展。通过高中语文教学,在其中渗透一些传统文化元素和知识,能够让学生形成精神世界的强烈认知,具有归属感,帮助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外来文化态度,使学生正确应对优良的外来文化,吸收其中的精华部分,实现各种文化的有效融合,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努力奋斗,体现出多元化的社会文化。

(三)能够弘扬优良的民族文化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在这个过程中蕴含着历史的哲理以及文化的结晶。如果没有民族的文明传承和发展,就没有传统文化的有效弘扬以及繁荣,更加难以实现中国梦。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有效培养以及弘扬,帮助学生了解语文教材中的各种知识,体会到传统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学习历史中先进领导者的高尚道德情操。在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所具备的优良魅力之后,自主地对其进行学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感受历史中一些文人雅士的高贵情怀。

(四)能够培养学生的艰苦精神

在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越来越富足,随之产生了更多的精神方面的愿景。具体来说,人们可能会需要更多的艺术以及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来对其进行熏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高中学生却由于生活的丰富养成了好吃懒做的习惯,他们在生活过程中只知道享受不知道付出,缺乏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极其丰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学生,让学生养成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良好精神,投身于人类的各种活动中。高中语文课程需要积极弘扬并培养民族精神,体现出高中语文教学的优势,将学生塑造成为热爱祖国以及文明事业的群体,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感受优良文化的价值,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更好地为人类的发展做出突出的贡献。

二、互联网+下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契合的有效措施

(一)基于经典名著,寻求有效的阅读效果

在我国,很多传统文化蕴含于经典名著体系中,高中阶段语文教材中虽然已经涉及一部分优秀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是在对其学习的过程中仍然难以满足传统文化的弘扬要求。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中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对课程的内容产生充分、全面的理解,仅仅会为了完成作业而进行阅读,学生缺乏时间以及精力。现代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内容比较丰富,网络的更新速度比较快,同时情感表现会和时代更加匹配,因此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开展的经典作品阅读指导体现出重要的价值,能够帮助学生对其产生更加客观的认知。

具体来说,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学生课内外阅读方面的各种内容,提倡师生共同参与到阅读以及评价的过程中。在开学时,需要为学生提供很多优良的文学名著,包括四大名著、钱钟书的《围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等阅读作品,都是十分有效的内容。通过教师的指导,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人数分成不同的小组,在一段时间以后要求小组内的成员用一定的时间去分享具体的阅读成果,这样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领会到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一些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对其产生更加客观的认知。

在学生相互分享的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对学生的读书情况产生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让学生通过丰富的阅读来提高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以及丰富。这种情况要比传统的机械化背诵模式效果更加良好,能够帮助教师开展更有效的教学,实现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融合。

(二)基于传统文化节目,深化学生的认知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娱乐文化的形式已经越来越多样化,文化类节目在各种综艺节目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是众多娱乐性质节目中的独特形式。比如说,《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都是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电视节目,这种节目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如果通过观看节目,能够对观众产生相对应影响,帮助观众了解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一種价值的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诗词大会》这种节目本身就具有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拓展,将其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启迪学生,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中可以基于现代互联网的发展帮助学生了解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学生对于这种民族类节目的情感共鸣,基于新的方式来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客观认知。实际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对祖国产生更加深刻的热爱之情,有效地了解到我国的各种文化,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得到相应的培养和丰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基于互联网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使传统文化教育得以实现有效的发展。

目前,学生普遍重视一种仪式感,能够使学生枯燥的日子里带有浓重的色彩,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别开生面地展开教学。比如说,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将这些文化节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观看,也可以为学生创造相对应的活动平台,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感受文化价值背后的深刻含义。可以在教学中利用一定的时间组织一场朗读平台比赛,学生可以自由地选择作品,通过不断地训练来进行朗读。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弘扬,体现出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模式对于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启发性价值。

(三)基于现代化媒体,展示学生的文化热情

在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兴趣都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如果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具有兴趣,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应用和发展就不再具有限制。对此,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过程当中,使学生更加具有学习的热情,从原本的被动学习状态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转变传统的作业教学模式,实现传统文化创作的性质。在教学方面,教师可以积极地寻找并搜集一些内容丰富、内涵独特的公众号平台,包括《诗词中国》等,将这些优良的公众号平台推荐给学生,让学生从这些公众号平台中去寻找一些古典文化和传统的文学,寻找其中的魅力,并且学生也可以将自身创作的一些文化内容上传到这些公众号平台中,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使自身的才能和潜力得到相对应的展示,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

(四)结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的模式

基于互联网基础上所开展的高中语文教学工作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转变传统单一、枯燥无味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使教学过程当中具有更加深厚的现代化价值。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对其实现有效的理解和接受,提高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在教学模式的创新过程中,需要基于互联网以及多媒体等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产品,使学习的氛围更加浓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的提高和调动。具体来说,在教学部编版高中《劝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备课的环节准备一些古人求学时的视频文件,在课程的主要内容开始之前将这些视频文件播放给学生,让学生对其产生了解,帮助学生对文中存在的各种思想情感发展进行准确的把握,使学生更加快速地融入课文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获得视觉以及听觉等多个方面的直观刺激,对文章中的情感基调产生掌握,从而能够对《劝学》中荀子的教学态度产生更深入的认知,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的思想意志以及决心,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努力。

三、结语

总体来说,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层出不穷,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充分应用现代化技术,使高中语文教学的具体内容和传统文化实现有效的融合,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熏陶和影响,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烈的兴趣,促进传统文化的有效繁荣,保障高中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小梅.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4).

[2]梁焕娟.“互联网+”时代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传统文化的策略[J].教育观察,2019(5).

[3]瞿秋云.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与突破[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6).

[4]张彬丽.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传承[J].科教导刊(下旬),2020(2).

[5]李兴富.让高中语文教学充满活力的思路架构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

[6]杜生国.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1).

[7]黄莉萍.诵读、品析、想象感受诗歌“三美”——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路径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1).

[8]娄冬梅.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以高中课本文学类文本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2).

[9]董玉德.探究全媒体时代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0(2).

[10]吴梦圆,姜瑆.高中语文教材中英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汉字文化,2020(2).

作者简介:秦开颜,女,1989年生,江苏常州人,硕士,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互联网+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