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高年级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

2021-09-23胡成军

课外语文·下 2021年9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摘要】对于农村地区小学中的语文教育来说,给学生所呈现出来的语文课堂不能仅仅是对于课文知识的基础性教学,更需要从学生当前学习的教材内容中进行适当合理的延伸教育,能够让学生在阅读和写作学习环节中的思维和方法衔接在一起,成为更加深层次的语文课堂。由于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培育方式比较单一,因而在促進学生阅读、写作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需要教师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创新探究,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践行多文本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具备价值作用的。本文将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中读写结合教学现状,农村小学高年级语文实施多文本读写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小学语文教育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几个重点方面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化的教学措施建议。

【关键词】农村教育;小学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7-038-03

【本文著录格式】胡成军.农村小学高年级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J].课外语文,2021,20(27):38-40.

引言

学生在学习语文学科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课程教学中非常核心的两个教学环节,自身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研究,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做好坚实的奠基作用。学生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语文学习不能单一地掌握阅读或写作其中仅一项能力,而是应该做到两个方面都能够很好地学习和掌握。对待这两种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语文核心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合二为一的最大化价值。在此过程中,运用多文本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习单篇课文之外能够有更多样的阅读学习拓展,以此培养他们的群文阅读和文章分析能力。融合读写结合学习模式,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素养,通过写作加强文本感悟能力,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让农村学生也能接受创新性的教育。

一、农村小学高年级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基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一)语文教学选材单一局限,课堂内容不够丰富

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市教育比较匮乏,因此教师除了给学生围绕着教材内容展开讲解外,没有其他的课程文本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选材时存在单一性和局限性,学生在这样的语文学习氛围中,很难实现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语文课堂内容不够丰富,也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专注力和兴趣。

(二)阅读写作环节分化教学,缺乏读写结合认识

在语文课堂上,阅读和写作这两个环节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因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进行双向的推进,而不是进行教学分化。但是当前很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都将读写两个板块实施分割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教师要么讲解阅读相关的知识,要么在专门的写作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并且写作的内容与学生在本单元所学的课文之间并没有紧密的联系。这就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两个板块的内容时,很难将其结合和串联起来进行学习掌握。教师缺乏基本的读写结合教学的认识和能力,也会导致课堂的效率降低。

(三)教师思维创新意识不足,难以呈现高效课堂

在针对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进一些创新的教学理念,用于指导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为语文教育提供更多先进的思路。但是有一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恪守传统思维,缺乏一定的思维创新意识,没有认识到多文本阅读教学和读写结合引导对于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优势价值,因而也就难以带领学生呈现出更为高效的课堂。

二、农村小学高年级多文本读写结合策略研究的必要条件——理清多文本读写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开阔学习眼界,加强课堂整合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多文本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积累阅读量、提升写作能力的有效措施。多文本的教学方式有效地突破了传统模式下运用单篇课文进行教学的方式,根据所学内容选择更多相关的文本展开群文阅读教学。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阅读眼界,让他们能够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可以在更多优质的文章中获取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同时,在此基础上联动写作教学板块,形成系统化的读写教学,有利于实现课堂的整合化,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有利于促进思维拓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实施多文本读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给学生进行文章阅读对比分析教学的方式,能够使学生通过多篇文章掌握一种阅读方法,或是在同一主题下进行全面的掌握,有助于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的拓展,加强学生的文学素养,由此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进步,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有利于读写双向促进,打造高效教学模式

在语文学习中,读写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板块,因为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能力能够为写作提供更多优质的素材,并且通过梳理文章阅读的构架和逻辑,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写出文笔流畅的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够进一步深化对于情感的培育,这样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双向促进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打造高效的课堂,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三、实现小学语文教育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选取优质教学文本内容,贯穿课堂实现深度学习

在针对农村地区的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从他们的读写能力和日常的学习特点出发,在践行多文本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选择一些比较适合学生的文本材料,才能够发挥出积极的教学作用。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的内容,选取相匹配和有关联性的优质文章,给学生进行读写教学引导。在语文课堂完成基础课文的学习后,再进行多文本阅读的拓展学习,能够让学生在除了掌握教材内容之外,还可以接触和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文章。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因为学生在日常课下的学习过程中,阅读内容和范围是比较受限的,由教师进行拓展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开国大典》时,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对于历史都非常有感触,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选择更多关于我国不同阶段记录历史重大事件的文章展开多文本阅读,让学生对于国家的发展和在不同年代中的顽强战斗有更加清晰的认知。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多文本内容的穿插,使其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给学生形成阅读的对比和参考,培养他们在多文本学习过程的思考和总结能力,实现深度学习的课堂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在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中,对于文本的选择应该从教材入手,这是确保文本质量的一个重要前提。教材中的选文是经过很多专家商定的,有一定的代表性,价值非常明显。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是希望通过一篇带多篇,让学生从中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将同类型文本放在一起,总结规律,提升分析效率;再通過写作将学到的规律表达出来,发现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加以补充。教材中每一单元都有特定的主题,文本类型基本类似,或是围绕一个主题进行的。因此教师需要立足教材,先对于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将单元整合的意识和多文本读写结合联系起来。例如在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在导读部分就明确列出了阅读教学以及写作教学的关键点,阅读部分要求学生能从读的内容想开去,写作则要求学生在写的时候充分发挥想象,写重点部分能尽量详细。因此在分析《草原》《丁香结》等文章时就要侧重这些方面,还需要以这个主题为基础,选择多篇文章,如《啊!风》等,开展深度阅读教学,明确其语言表达风格、行文安排等关键点。之后让学生尝试写作,仿照这种形式写作。在读写练习中,可以先选择一些优美的段落让学生仿写,再逐步深入,鼓励学生自主创作一篇文章,由阅读过渡到写作。

(二)提取阅读素材核心主题,开展写作训练表达观点

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掌握了多文本的学习方法后,教师就可以进行更加深度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实现积极的双赢效果。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其内容表达的含义和细节处的设置,更要从整体文章的高度进行主旨思想的把握,能够深入到文章的情感升华之处,感知其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在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就能够掌握如何去构建作文的逻辑,从而将自身的思想感情通过适当的方式渗透到文本中,并巧妙地表达出来。教师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读写方面实现双丰收。

很多学生在拿到写作题目之后,觉得无话可说,还有的学生在面对写作题目时,立刻开始写,但是写着写着发现结构松散,各部分连接不起来。这反映出学生的写作基本功比较弱,这是需要长期锻炼的。在阅读中,理清素材的主题、行文安排,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这些写作关键点。之后,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就主题列出自己的想法、观点,一条一条写清楚,这样文章的框架就出来了,后续写作会更容易。

例如,在学习《夏天里的成长》一课时,这是一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道理的散文。学生通过结合同类文章阅读理解,能够认识到作者想要表达出人要抓住时机,积极地学习和成长。通过“夏天是万物长大的时期”这句文章的中心句,学生能够把握作者通过写作实现情感表达的特点。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写作练习,明确表达自己的中心思想和观点。讲完之后可以设置一个题目,先让学生分析出主题,再列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开始写作。

(三)践行语文课堂创新活动,促进阅读分享写作互评

为了进一步实现农村小学学生的读写能力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写作活动,促进学生提高对于读写的热爱,并且能够融入更多的文章素材到教学中,实现学生在文学阅读积累和写作素材方面的收集,切实提高学生读写的效率和质量。由于农村学生在平时比较缺乏阅读的习惯和条件,可能没有很好阅读途径和资料,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学习交流班会的机会,在班级中设置读书角,可以给学生选择一些优质的课外读物,让学生在学习课本内容之余也能够扩大自身的阅读量。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交流的方式,相互促进学生的阅读交流和心得分享,这样大家不仅能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分享出去,也同时能够收到其他学生在阅读不同文章时的体会,有效地实现了多文本阅读的目的。同时,在读写结合的氛围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各自对于其他人所写的作文进行评价和修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他人的作文,学习他人写作的优势,还可以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差距和不足,从而在教学互动中实现课堂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课文后,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给他们讲解更多的童话故事,如《绿野仙踪 》《爱丽丝漫游奇境》等故事,并且在班级中进行交流。根据阅读的文本内容,可以进行写作教学衔接,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童话故事,或是根据课文故事的内容进行改写和续写等,充分锻炼学生的读写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针对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教学理念的价值,能够在课堂上探究多文本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和有效的课堂,让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接受全面系统化的教育,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张水玲.如何让多文本阅读读写结合走进小学语文课[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5).

[2] 王含芳.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文本阅读“读写结合”策略分析[J]. 家长,2019(36).

[3] 邱欣妤.小议如何把握好小学语文多文本读写结合的“点”[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6).

[4] 王艳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多文本读写结合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探究[J]. 文学少年,2019(14).

[5] 于智芳.浅谈小学中高年级多文本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J]. 数码设计(上),2019(10).

[6] 张李杰.小学多文本阅读与写作策略探讨[J]. 读与写(教师),2019(1).

[7] 杜建飞.浅议多文本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点[J]. 人文之友,2019(9).

[8] 郭顺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法的整合实践阐释[J]. 科技资讯,2020(31).

作者简介:胡成军,1978年生,甘肃灵台人,大专,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生阅读教学。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