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资源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2021-09-23贾乖平

学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生活资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贾乖平

摘 要:在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全新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思想,紧紧围绕“生活理念”这一中心,借助生活资源优化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将生活与实验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为研究切入点,对生活资源在其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生活资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8-004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8.023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实验,可拉近物理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在此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应该从学生生活周边挖掘、捕捉与物理实验相关的课程资源,并与初中物理实验内容有机结合,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资源中探究,激发实验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操作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新课标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初中物理这一学科具有极强的探索性,物理实验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知识学习的有效载体,将生活资源应用于物理实验中对于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但是在当前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致使初中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导致初中物理实验与学生生活相脱节,枯燥的实验常常使得学生没有任何兴趣,根本无法满足核心素养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理念滞后。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制约,并未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甚至片面地认为实验教学只会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因此,在这一理念下,教师常常忽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甚至敷衍了事,严重制约了实验教学效果。其次,教师模式单一。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实验教学方法比较陈旧,基本上都是采用讲授的方式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物理实验学习兴趣低下,制约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参与性,无法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能力。再次,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整个物理实验教学活动常常流于形式,缺乏一定的教学深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仅仅是按部就班进行实验,很难发挥自己的探索精神,制约学生探究素养的培养。最后,实验教学资源贫乏。初中物理实验和教学必须要依托一定的实验资源。但是就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来说,教师很少将实验延伸到生活中,导致实验的素材和资源不足[1]。

二、生活资源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生活教育理论”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核心,强调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初中物理学科本身就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资源,通过实验可以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进行探索,更好地认识物理世界,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因此,在“生活教育理论”下,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充分利用和运用生活中的各种资源,将物理实验与生活进行有效结合,促使学生能够运用生活资源开展各项实验探究活动,在具体的操作和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本质背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活资源运用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因此,生活资源对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这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解决目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内容单一的困境。在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多数学校都面临着实验教学内容单一、照搬教材等现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的效果。而通过生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有效弥补传统实验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保障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2]。

第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实验学习兴趣。讲解式的初中实验教学模式,常常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厌烦的情绪,无法提升学生的实验课堂参与度。而通过生活化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将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废旧用品等作为物理实验资源。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加强实际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

第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物理实验教学是提升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关键途径。而生活资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生活化实验中,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同时,在借助生活资源开展初中物理实验的过程中,也促使学生对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进行了深刻的感知,实现了物理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有效落实了初中物理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3]。

三、生活資源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具体应用

(一)挖掘生活资源,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按照《物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初中物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生活中的材料自主开展物理实验,让学生以教学内容为中心深入挖掘生活周边的资源和素材,搭建生活与实验的桥梁,发挥生活资源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生活资源的挖掘:1.从食品中开发实验资源。生活中的食品是物理实验最为重要的资源,并且这一实验资源还具有容易获得的特点,将其应用到物理实验教学中,可促使物理实验更加生动、明了,进而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兴趣。2.从生活用品中开发实验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做物理实验的物品非常多。如手机、暖水瓶等,可以对声音传播规律实验进行演示;借助瓷碗或者酒瓶装上水,用筷子敲击就会发生不同音调,就可以指导学生借助其对物体振动的频率进行实验;还可以塑料吸盘挂衣钩等,对大气压强实验进行演示;利用注射器、热水袋等,可以对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行实验等。3.从废旧物品中开发实验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还存在大量的废旧物品,可以用来进行物理探究实验,如此一来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体现了环保的特点,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创新能力等[4]。

猜你喜欢

生活资源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的探讨
利用生活资源,激活生物课堂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生活资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