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探究
2021-09-23白雪云
白雪云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逐渐发展,教育事业也不甘其后,而是紧紧地追赶时代的潮流,对教育制度进行深入的改革,同时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全面创新型人才。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中等职业院校是重要的一部分,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在高职教学中,数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也影响着他们其他科目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促进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是当前中职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是必要的。本文将探讨中职数学课堂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策略。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学习兴趣;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03
从我国目前教育事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中职院校的主要目标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希望可以为社会输送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在中职院校学习的学生通过学习可以促进自身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其未来更好地进入工作岗位。就算如此,也绝不可忽视数学,但是就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缺乏对枯燥数学的学习兴趣,不愿意学习数学。同时,部分教师也缺乏对中职院校教学水平的重视,这样不利于促进中职数学的发展。因此,提出相应的措施改善这一情况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发挥数学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使学生学会数学。
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中职学生和教师缺乏对数学教学的重视
在学生的学习阶段,数学一直都有着重要的地位。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可以使生活变得更好,甚至还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学好数学并不只是有短时间的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随着时代的快速进步,在以后的生产生活中,数学将越来越重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中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学工作者和中职学生都缺乏对数学的重视。这样就导致学生对数学敷衍了事,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内涵。而教学工作者缺乏对学生的严格的数学要求,导致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这些局面根本不利于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数学,长此以往,学生将放弃数学,不学数学。
(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
相比较普通高中的学生而言,中职学生本就缺乏获取知识的兴趣。虽然在最近几年中职数学教材进行了很大的改革,并对其中的内容加以完善,但是实际上教材模式和课本结构都没有脱离传统的数学教材,和以往的数学教材内容差别较小,这样不利于中职数学教师教学。中职学生更加需要的是实用性较高的数学知识,因此,中职学生的教材内容应该与中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符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可以真正地发挥数学学科教育的作用。
(三)传统教学方法尚未完全被摒弃
在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学模式虽然有了一定的改革,但是却不够深入。在实际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被抛弃,仍然采用的是講授法,教师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课堂缺乏活跃的氛围,课堂内容枯燥无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符合当代中职学生的思维,同时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除此之外,这也减弱了中职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甚至还可能使中职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激发中职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为了让学生主动探索数学课堂,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必要的。在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情景导入的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本,使学生思考课堂上的内容。比如,在讲解“数列”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古印度传说《棋盘上的麦粒》的故事导入情境,在棋盘的第一个小格内放一粒,在第二个小格内放两粒,在第三个小格子内放四粒,以此类推,最终发现即使国库粮食都已经空了,但是这个棋盘却还没有被放满。情境教学有利于让学生感到数学的神奇之处,同时通过这个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主动动脑进行思考,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升,同样还有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列,使学生在数列的故事中对数列产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探索欲,培养其主动学习的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中职的数学教学中,绝对不可以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因为那样只会使学生处于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应该改变这个现状,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拒绝让其被动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是必要的,这样才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中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一门课或者某几门科目比较感兴趣,或多或少都有教师的影响,只要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仅仅这样还远远不够,一个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接触得较少,并且在下班之后缺少对学生的辅导,学生对教师通常会产生敬而远之的心理状态,更有甚者会害怕教师。而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感到害怕和压力,这样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使自己有亲切之感,尤其是对于一些后进生。因为后进生基础较为薄弱,同时可能害怕这个科目的教师,对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敏感。因此,教师要对这部分学生倍加关怀,营造一个亲切和谐的氛围,尽可能消除他们的惧怕心理,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感,在讲课中要注意自己的话语,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当后进生进步之后,教师应对其进行表扬,给予其鼓励,增强其学习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不要嘲笑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这也是一种无形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