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2021-09-23李勇平邴萍萍许涛

学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素质能力管理效率高校

李勇平 邴萍萍 许涛

摘 要:随着国家对科研投入的持续加大,对高校科研管理人员也有了更高要求。科研管理人员承担着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其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校整体科研的水平。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有的素质能力,以及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新时期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新时期科研管理者素质和管理效率的建议,为继续提高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能力;管理效率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0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01

高校承担着国家科技创新的大量科研任务,承担着研究科学、传承文化、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负责制订与施行大学科研发展规划和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的整体发展。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日益发展,科研水平已成为评价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与科研工作的质量息息相关。信息时代,科研管理工作所涉及和需解决的各项工作的数据信息急剧攀升,大大增强了科研管理人员的任务量,对科研管理工作人员也有了更高要求。

一、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这是高校科研管理人员最必要的基本品质,是更好地开展科研管理,发挥科研管理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前提。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需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良好的态度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同时,要严格做好保密工作。

(二)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高校科研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往往会面临多学科交叉的复杂局面。重大课题的培养和公关,重要科研团队的组建,重要科研成果的产出,都需要高素质科研服务团队的配合和支持,这也促使了高素质科研团队的诞生。高校科研管理团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掌握一门外语,能帮助教师参与国际项目合作,能熟练检索和使用国际期刊论文。他们应具备教育学、行为科学、现代心理学、管理学等知识,具备良好的市场控制和知识产权背景知识,并能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具有熟练的协调和管理能力

面对复杂多变的科研管理,科研管理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认知和反应能力。其中,沟通与协调能力必不可少。他们需要协调学校内部的相关职能部门,协调科研工作者、学校内外的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这个意义上说,科研管理人员是联络员和信使。他们必须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谦逊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沟通能力[1]。科研管理人员是以“管理”为基础开展服务工作的,这是更好完成工作的动力。只有掌握一定的管理艺术,将科学管理的方法和理论运用到工作中,科学管理人员才能理清思路,抓住关键,全面开展管理工作。

(四)具有信息时代的管理创新能力

高校科研管理的对象是高知识水平的人才,科研人员的最终目标是创新。科研管理者只有具有管理创新意识,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在工作中融入创新精神。当今社会是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简单的报表统计、数据保存、信息发布等基础工作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求。我们必须敢于和善于利用信息网络收集知识,跟踪前沿,为教师提供基础科研支持。此外,要充分利用大数据进行科研管理创新,为科研项目、科研团队建设、科研方向等配置资源,协调国际国内、学校内外的科研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二、新时期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众所周知,当今社会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迅速。交叉学科和技术集成的快速发展以及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极大地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这也需要一大批懂科学技术、懂信息技术、懂管理的高素质科研服务团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宝贵而有力的支持。我国高校科研管理队伍还没有做好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技能储备的准备,处于被动适应状态。部分科研管理人员市场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观念差,制度不健全。他们缺乏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的能力,游离于市场之外,不了解市场行情,不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实际需求,不了解法律法规,尤其是知识产权法,不能为教师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市场准入点和法律依据。

(二)科研管理方法单一,过程管理滞后

目前,高校科研的管理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科研工作量大幅增加,而科研管理仍停留在旧的节奏上,跟不上量变,服务滞后。第二,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发展迅速,但科研管理仍然采用固有模式,不仅无益于新事物的发展,而且阻碍了新事物的进步。第三,高校科研项目增加很多,但过程管理滞后。为了产生高质量的科研成果,需严格管控科研项目的过程。这些都与科研管理方式单一、固有模式和信息化程度低有关。在项目管理中,有大量的实践注重项目审批而轻视项目总结,注重数量而轻视质量,注重理论而轻视应用,这与过程管理的缺乏或滞后密切相关[2]。

(三)科研管理信息化程度偏低

信息化成效低、缺乏规划。缺乏统一的系统以及实施部门。我国高校科研工作大多通过网站、微信群与QQ群等手段,发布与传达信息数据,上传信息资料。这种工作模式虽便利简单,却忽略了对科研工作的平臺建设。随着科研工作的发展进步,亟须处理的科研信息数据与日俱增,单一化的储存模式系统满足不了信息数据的存储需要,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此外,信息缺乏有效的共享。当前各高校部门内部的信息化平台多数根据部门内部需求“自建自用”,系统之间缺乏关联。

猜你喜欢

素质能力管理效率高校
基于BIM技术提升建设项目管理效率的探讨
提升纳税评估人员素质能力培训策略研究
浅谈报纸版面主编的职责及应具备的能力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下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
巧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班级管理效率
高等院校固定资产管理效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