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问题意识落实育人目标
2021-09-23陈凡
陈凡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的有益窗口,更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立足问题表象,探索本质现象,聚焦网络搜索,创设质疑环境,采取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意识、问题探索精神以及问题创新思维,落实育人目标。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实践;问题意识;策略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两个重要层面。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以学生为核心对象展开探究的,旨在通过积极的教育教学策略,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小学问题意识培养,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为载体,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落实育人目标。
一、立足问题表象,培养学生问题生成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意识,离不开对学生问题兴趣点的有效激发。换言之,当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时,如果所提出的问题未能契合学生的兴趣关注点,那么势必无法促使学生就该问题形成有效的主动思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提问意识构成了一定制约。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展开探究,切实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积累,以有效提问为连接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反思,为主动提问的实现提供支持。在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教师发问往往是随性而来的,且大多數情况下是以自身对学生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来向学生发问的,不仅未能充分考虑到客观情况,而且所提出的问题并未与学生所关注的兴趣点结合起来。如此一来,很多学生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会觉得较为突然,即便是主动反思了,但往往会感觉到无从下手,以至于出现杂乱无序的现象。针对这种状况,教师要充分考虑教情学情,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问题表象为切入点,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意识。以水果保鲜为例,教师发问的着力点要尽可能生活化,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来提出问题。比如,以“香蕉的日常保存”为问题视角切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香蕉变质前后的对比图片,希望通过形象的视觉展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生成形成较好的引导。关于香蕉的保存问题,尽管生活中很多学生都喜欢这种水果,却并未思考到如何保鲜,当教师发问之后,经过短暂的停歇,相邻的同桌很容易进入积极的讨论交流状态。显然,图片中的香蕉变质现象十分直观,教师选择在这一时机适时介入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在什么样的环境下不利于香蕉保鲜,围绕如何保鲜来发问,而后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生成意识无疑具有较强的连贯性。在实践中,经过讨论之后得到反馈,针对学生的回答,在有效问题引导的基础上,教师配合多媒体展示,适时明确正确答案,将保鲜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立足生活表象,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二、探索本质现象,培养学生问题思考动力
培养学生问题思考的原动力,需要对问题现象及其本质展开进一步观察、反思和探究。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课关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必须要建构在对问题本身的探索之上。还是水果保鲜的问题,教师在课前搜集了大量视频资料,将其制作成课件,想让学生了解水果变质腐坏的根本原因。比如,湿度和温度等问题,一些学生认为致使香蕉变质腐坏的问题根源多与两者发生关联。为探寻最佳的保鲜湿度和温度,教师出示了视频课件供学生参考。这样充分的准备保障了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并为下一步教学延伸提供必要的支持。关于水果保鲜的问题,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普遍认知与理解,对于此类问题的思考也更倾向于联系生活实际,因而借助综合实践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学生产生主动思考,进而内化为自身知识经验。当然,尽管所涉及的范围较小,但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善于探索问题真相、自觉主动反思的良好习惯,并对类似问题的提出和解答提供了较好的样板和可遵循的路径。为进一步帮助学生丰富感知,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水果道具用塑料袋包裹起来,并置于阳光下,引导学生观察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之下香蕉的保鲜情况,并引导学生做好记录。如此一来,关于如何解决类似问题,学生均有了较为清晰的思考,虽然整个过程相对简单,但却聚焦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小组合作探究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通过相互间的沟通交流,取长补短,丰富了知识经验积累。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还学会了如何观察问题和梳理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了香蕉变质过程中会出现腐坏斑点,这对于积累生活实践素材,培养学生的问题思考动力,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聚焦网络搜索,培养学生问题探索精神
步入科技信息时代,互联网不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应用手段之一。其中,关于问题探索精神的培养,就可以借助互联网加以展开。伴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借助网络搜索相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大多数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一项必要选择。但值得反思的是,尽管互联网技术为人们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也成为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参考点,但互联网仅仅只是一种手段和应用策略,关于这一点必须要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应聚焦网络搜索,引导学生懂得善于运用身边的资源,选择如何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比如,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对于某一项疑难问题,如果单纯依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求知求解,在不具备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小学生知识经验积累不足,很难得出准确的答案。因此,关于学生问题探索精神的培养,重点应落在“如何做”上,即要引导学生在寻找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寻找实践的方法,如何展开探索,如何对探索得到的资料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整理,进而为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探索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学生也会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逐渐认识到,虽然借助互联网搜索引擎可以快速得到他们想要的答案,但却因此而失去了继续探索的兴趣和动力,尽管轻松快速解决了问题,却并未真正意义上对问题产生的根源具备系统全面的理解。因此,小学综合实践课同样需要规避这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这一点同样值得我们重视和反思。同时,教学活动中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事先准备好所需的教学道具,当发生问题探索情境时,第一时间向学生展示,让他们通过实践操作,完成对问题的释疑和反思,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索精神。
四、创设质疑环境,培养学生问题创新思维
要想引导学生产生持续探究的动力,最重要的一点离不开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自觉主动的质疑精神,才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思考,一些学生的问题往往在得到答案时就此终结,但也有一些学生会抱着质疑的态度,去寻找更为扎实有力的证据。“这样的解答真的对吗?”抱着这样的态度去质疑的学生值得肯定。只有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产生浓厚的质疑欲望和主动探究精神,才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思维。这是因为,一旦具备了质疑探究精神,学生才会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有更为明晰的方向指引和动力促进。还是以香蕉保鲜问题为例,尽管在成人看来这样的问题很肤浅,但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依然可以成为培养学生质疑精神和创新思维的落脚点。因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必然是建立在对问题本身以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基础之上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批判思维,恰恰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创新思维。当学生抱着“是对的吗”这样的问题思考时,从客观上讲,充分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其中,教师的引导起著积极的作用,比如某一问题的探究即将告一段落时,教师可以适时提出反问,引导学生思考教师讲得是否正确,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建立敢于质疑、勇于质疑的主动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创新思维。
五、采取多元评价,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单靠短期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并不能起到好的效果。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他们对问题思考和提问的热情。只有学生自始至终抱着饱满的问题质疑热情,才有利于他们问题意识的培养以及提问能力的提升。学生问题意识及提问能力的培养,要密切家校联系,并融入多元评价策略,以此不断优化和提升。一方面,密切家校联系可以很好地实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将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科学运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教师评价,教师不仅要多鼓励,引导学生大胆发问、主动思考,而且要通过积极的正向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和质疑,以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总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仅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生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的有益窗口,而且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不应局限于文本知识,而要大胆地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中取材,通过巧妙设计和安排,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场所。
参考文献:
[1]王琳.引导有效提问,培养问题意识——以综合实践活动《我的面团电精灵》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2020,(05).
[2]罗彩云.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综合实践活动和谐课堂实施策略[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08).
(责任编辑 冯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