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深度学习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09-23刘波

黑河教育 2021年8期
关键词:语文实践课堂质量备课

刘波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构建高效的课堂,就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要结合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特点,重视预习与复习,确定好教学内容,精心组织课堂,从课堂板书、对话、分析等环节入手,做好教学设计,尤其是针对文言文、作文批改等重要内容进行实践探索,在备课和组织课堂教学方面取得实效。

[关键词]课堂质量;语文实践;教学方法;备课

很多新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会对如何备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如何开展课堂对话等环节产生困惑。其根源在于新教师初登讲台,缺乏教学经验,加上平时疏于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和总结,难免会遇到此类情况。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和思考,基于初中生的理解能力和特点,对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期促进初中语文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和更高的质量迈进。

一、课前备好课

语文教师在备课前,要先“粗备”一个单元,了解“这一篇”在本单元里的地位和作用。备课时,既不能游离于单元之外,也不能以偏概全,把这一篇将整个单元的任务全都代替。要让自己多做换位思考,而不是始终站在教学者的角度,先入为主,老是想着应该怎么教;也不要忙着读“教参”,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针对本篇或本单元写出阅读心得、批注、笔记或教案的初案之后,再来参考别人的文章,避免犯“用他人的纸样裁自己衣裳”之忌。

二、确定教学内容

在确定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学”这篇文章,即学这篇文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这篇文章因为是精品或经典而学,就应该让学生知道其为何被称为“经典“,这就是本篇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因为已经被编进教材所以才要学,那么这篇文章已经失去了其学习的意义,实际上学不学已无所谓,即没有找到学习这篇文章的目标或价值所在。其次要问这篇文章为什么需要“教”。如果一篇文章教师不“教”学生也能“学”懂,就失去了教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众多读者。那么既然它还需要“教”,教师就要找出其需要“教”的理由,罗列出三五条,然后再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理由筛选、提炼一下,这些内容也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还要确定“什么不需要教”。通常情况下,不教的原则是:学生已经知道的,学生暂时还不需要知道的,不是本单元教学重点的,这些内容都不需要教。除去这些不需要教的,也就提炼出应教的教学内容,便于教师抓住教学重点,开展语文课堂教学,做到有的放矢。

三、培养预习习惯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预习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一节好的语文课有预习做基础,就会拔出新高度;有预习先行,就会挖掘一定的深度。预习并非乱学一气,要制订好预习计划。对于语文学习来说,熟悉若干字音、字形和词义,是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开始。教师要加以重视,做到持之以恒,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培养起来。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好示范,对学生的阅读、背诵、练习和作业等情况加强检查,做到有新课必布置,有布置必检查。在课前用5分钟时间,有目的、有重点地检查,以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提高,保证预习的效果。预习中,最让学生受用的是产生疑问而引起兴趣,由此获得探究的自信和满足感。因此,语文预习应以“问疑”为主,以“识记”为辅。

四、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必须牢记“45分钟”这一稍纵即逝的数字,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不把语文课变成废话的集散地,课堂教学要紧紧围绕一个主题有序地开展和推进,牢牢抓住每一个环节,做好预设,做好环节之间的衔接。要按照文章自身的顺序和走向,用有意义、有关联的问题将教学内容衔接起来。例如,教学鲁迅的《拿来主义》时,按照传统的方法一段一段地解读,是一个常规的、保险的方法,但如果在通读课文之后,教师提出问题:“文中有一个起着枢纽作用的关键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读这时候,你们是否会想到过既然有个‘所以,就应当对应一个‘因为。那请同学们想一想,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必须‘拿来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包含了教师组织教学的用意,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主旨。因此,设计一个或几个好的问题,帮助学生在阅读时启发思维是一节课组织教学的全部内容和效率的基本保证。这种具有启发性、有趣的问题,在一节课的导入也很重要,而且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学会掌控时间,甚至可以在教案中标明每一教学内容用时多少。对于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结语来说,不可太匆忙,要用三五分钟进行总结,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精心设计板书

板书在语文课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简洁的板书设计,可以突出强调需要识记的内容或某些重点内容,也可以使教学过程富于节奏感,减少学生的听觉疲劳。板书设计应在整篇教案完成之后进行,带有概括或总结性的板书纲目要鲜亮,语言要准确工整、简练有力、言简意赅、表述流畅,争取成为一节课的亮点。板书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尝试多应用归纳式板书,适当针对文章的重点采用即兴板书,或者用PPT做板书。

六、课堂对话精准

对话即交流问答,这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在师生的问答中,学生会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提出问题时,要避免提三忌:一忌问不明白,答非所问;二忌立问即答,思不及义;三忌答了不置可否,或一概称好,对错不明。教师对所提的问题要思考怎样问才能让学生明白问题的关键和回答的要点。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让他们思考一下回答的顺序及口头表达的逻辑。如果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出现 “冷场”,应作适当点拨引导,并在课后反思一下冷场的原因,是问题过难,还是远离学生的生活,或者是超出了教学目标。同时,教师要善于听“答话”,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随机引导,适时点拨,让学生开窍,这比给出标准答案要有意义得多。语文课堂中的对话,通常一个问题会由几个人的讨论回答或补充完整来完成,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思路得到完善。

七、课文分析深刻

课文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一篇好的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何要大段落地对其进行分析?目的就在于揭示,在于披文入情,提要钩玄,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理解文章语言的内蕴。课文分析不是简单的肢解和剥离,而是通过分析之后,从局部或细部识通篇,管窥全豹,从而做到整体感知,把握全文的主旨。分析的方法大体有三种,一是寻找“紧要语”“关键词”,即文章中精要、精彩、精妙的语句。二是发现“关节眼”,即通篇文字的联络照应、段落衔接或词语句子呼应。三是比较“新异处”。在和同类的其它文章比较中发现其内容的丰富深刻和形式的独特新颖。课文分析的途径大体有三种:一是聚焦“形象”的特写与细节。一般适合于小说、戏剧等有人物、情节的作品。二是揣摩品味新异传神的语句,波澜迭起的行文布局,但也不忽略平字见奇、朴字见色的语言表达,一般适合于叙事言情写景的散文。三是为课文编提纲或列图表,找线索,寻因果。一般适合于各种说明文和议论文。方法途径或有交叉,但辨词析句、咬文嚼字在分析过程中是一贯的。

八、课后复习及时

一节语文课至少应有半小时的复习或作业时间,预习和复习大约是3:2的比例。复习课文时,应把重点放在内容的识记和知识、方法、习惯、技能等的运用上。复习的形式以口答题和文答题为主,而且教师要经常检查复习的效果。

九、重视文言文教学

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教师可要求学生参照注解和借助工具书进行通释与串译,不能拿起文言文就开始翻译。一般要将文言文先诵读两遍左右,对于容易理解的句子一带而过,对于重点的词句进行深究和讨论。不要将文言文上成古汉语课,要对文章有准确、完整和深刻的领会。对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实词、虚词乃至特殊句式要突出强调,并做好整理归纳,方便学生识记。此外,要对文言文中所涉及的文学知识和文化常识进行拓展,降低文言文学习的难度。

十、作文批改切合实际

作文批改的程序,是先把作文整体看过后再批改,要以“语批”为主,修改次之。让学生知道为何要改、怎么改,要边批改边归类,发现和研究类型和典型,提高作文批改的质量。要选择类型重点批改,又快又省力,发掘每篇作文的闪光点,哪怕是用词精准或句子表达得精彩,都要积极表扬,以此提高学生对于习作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萨仁图雅.文学微观研究的拓展与深化——孙绍振的“错位”理论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语文实践课堂质量备课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谈小学数学如何进行有效备课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课堂质量
创新语文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巧用课堂生成 推进语文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