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经济转型背景下河南高职教育发展路径探析

2021-09-23杨德岭楚英英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38期
关键词:校企办学区域

杨德岭 楚英英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与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是和谐共生、协调共进、互为支撑的关系。优质的高等职业教育能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又倒逼区域内高等职业教育适时优化调整、提质升级。针对河南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适切性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河南高职教育要建立行业、企业深度参与的办学新模式,推进与区域内行业、企业互联互通的产学真结合,打造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利益共同体。

[关    键   词]  区域经济;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38-0034-02

一、区域经济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共生共存

(一)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将推动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向好发展。截至2019年6月,全国共有各类型高职院校1423所,高职专科专业1046个。高等职业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壮大。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积极优化办学方向,围绕区域经济、行业产业和市场需求积极调整专业结构、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做到“三个”精准对接,在为企业开展员工技能提升培训服务、实施技能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推进脱贫攻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发展倒逼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基本保障,也为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以及创业机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结构调整方面,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和制约。一方面区域经济的发展决定着政府对教育发展的投资总量。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对人才的需求。2020年2月25日,人社部等多部委联合发文(人社厅发〔2020〕17号),确定了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等16个新职业,明显体现出产业转型升级的特征,是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崛起的应然反应,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依循。这必然倒逼职业院校紧随企业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互动困局

(一)两者互动发展的适切性不足

办学定位偏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一味追求办学规模,但是在专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忽略了市场经济岗位需求,优势特色缺乏,实力不强或不够,难以形成品牌效应和集聚优势,尤其是随着区域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更新就显得越来越滞后,不能做到切合时代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及时更新,导致高职院校最终人才培养成果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不够契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校人才输出的有效性。

(二)两者互动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随着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校企合作优势凸显,以校企合作为抓手,联动高等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助机制尚不完善,可持续的校企合作还没有完备的制度保证。校企合作往往表现出“剃头的挑子,一头热”的“校热企不热”的合作形式化、表面化现象。

(三)两者互动发展的可持续性不强

我国高职院校属于“后起之秀”,不少高职院校办学时间不长,底蕴不深,相对稳定性的发展战略尚未形成,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尚不能呈现可持续良性循环状态,人才培养在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尚显乏力,对所在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产业调整、市场需求等缺乏贴合度和适应性。

三、河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瓶颈

(一)高等职业教育认识不到位

随着知识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分配机制的尚待完善,社会大众观念中对高管人才、“白领”“金领”等高素质管理型人才追求意识凸显,但在重视技艺方面,观念日益淡化,推崇普通高等教育,轻视高等职业教育,导致广大家长和學生对高等职业教育认可度低,第一志愿报考率较低,招生困难,发展不畅,恶性循环,久而久之,极大影响了社会大众对下一代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信心。

(二)教育质量尚待提高

截至2019年3月,河南省共有高等职业院校87所,但在教育部批复的“双高校”建设名单仅有6席,这说明我省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数量、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尚需提升。部分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忽略了对师资、专业结构、课程建设等软实力的提升,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一体化”教学理念缺失,人才培养质量堪忧,从而影响办学质量和学生社会岗位适应力。

(三)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存短板

在内部治理上,存在办学理念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是顶层设计方面,一味参照本科院校谋发展,领导班子协作决策能力较弱,忽略长期规划,注重短期效应,跟风设置专业,缺乏办学特色,教学硬实力不“硬”,内涵建设乏力。二是管理体制缺乏活力,校级管理过死,二级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空间,学院发展的各要素得不到有效激发。

四、经济转型升级下的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校企办学区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