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阶梯教学法的研究
2021-09-23张思扬
张思扬
摘要:阶梯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当前的发展阶段,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向下一阶段目标发展的教学方法,这也是阶梯教学的目的。为了探究阶梯教学法在当今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本文分析了阶梯教学法的依据,探讨了阶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与实际应用,以期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提升与发展,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阶梯教学法 依据 意义 应用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一人需要面对多个学生,无法顾及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长此以往,学生无法感受数学的魅力,无法积极投身到数学学习中。而阶梯教学法立足学生自身,为学生选择适合的数学内容、方法,可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基于学生的品格、理解能力、智力发展的不同,教师要采取针对性指导。而阶梯式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立足学生实际需求,为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数学学习内容。阶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推动班级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从根本上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一、阶梯教学法的应用依据
1.阶梯教学概述
阶梯教学法是因材施教理念的重要体现,它以学生的兴趣、意志为出发点,制订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应用阶梯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实现学生的独立学习,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特别是基础薄弱的小学生,在阶梯教学法的引导下,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坚定的意志,增强学习自信心。
2.利用阶梯教学法开展教学的依据
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开端,教师只有掌握好方法,才能让学生迅速掌握数学知识。基于教育部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完成教学任务的合格率、差生转化率等指标,虽然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付诸了很多努力,但真正完成目标的少之又少。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阶梯教学法的意义
阶梯教学法是指在实际数学教学中,教师对数学内容进行科学有效的安排,并制订有效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可以兼顾班级每个学生,又能促進学生发挥自身能力。
1.体现因材施教教学原则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做好知识和能力教学,还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可见,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当今教学的重要任务,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则是数学素养的关键部分。阶梯教学法是因材施教的完美体现,它通过实践活动,立足学生的发展,是提升学生数学分析能力的一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更好地指导现实生活,进而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2.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
第一,教师基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不同的训练,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提升与发展,获得成就感,这极大地优化了师生关系,提升了师生合作效率。第二,在备课环节,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好充足的准备,以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放矢。总而言之,通过阶梯教学法,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3.推动班级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教师利用阶梯教学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对学生采取针对性指导,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进而获得成就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阶梯教学法,可以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发展,解决学生的困惑,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三、阶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阶梯教学法,教师可以解决传统教学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问题,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学。为了有效应用阶梯教学法,教师需要细致、认真地观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状态,促进班级每个学生有效学习。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了阶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立足阶梯式教学,科学划分学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阶梯教学法之前,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数学能力,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划分。采取阶梯教学法划分学生,是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采取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进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在分析学生数学能力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成绩,还要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再对班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排序。为了实现对学生自身能力的综合评价,教师可以鼓舞学生自我评价,然后教师将自身评价和学生自评结合起来,判断学生的数学能力。此外,教师要立足学生的能力,对他们进行从低到高的划分,让学生清楚自己的能力,并明确努力的方向。
2.立足阶梯式教学,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完成学生能力的阶梯划分之后,教师还可以将阶梯教学法融入备课环节,对备课内容划分层次,即教师的教学内容也要从浅到深。如简单难度数学内容对应基础组的学生,这一组的学生只要夯实好数学基础即可;中难度数学内容对应能力组,这一组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拓展难度数学内容对应拓展组的学生,他们不仅要掌握基础知识,还要利用拓展题目培养逻辑思维。总而言之,教师要把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阶梯式教学中掌握相应的内容。但是,阶梯的划分并非一成不变的,若基础阶段的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教师就可以对他们进行能力训练。
如在教学“梯形”这节内容时,基础组的学生只要掌握公式推导过程,学会利用公式开展简单计算即可;能力组和拓展组的学生则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深入探究,有效提升实践能力。
3.立足阶梯式教学,开展教学指导
由于学生处在不同的阶层,遇到的数学问题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阶梯教学法。阶梯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基于学生不同层次,开展针对性指导;第二,基于不同层次,采取合适的指导方式。如在教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数学内容的时候,针对基础层次学生的指导,教师要细化操作的每个步骤,详细检查位数对齐和余数,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针对能力组和拓展组的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疑惑点,进行适当的点拨,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总而言之,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无论问题的难易程度,都要认真、耐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
4.立足阶梯式教学,开展教学评价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鼓励有着很大的关系,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的鼓励也要有阶梯性。在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考试、提问、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如对基础组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鼓舞的方法,增强他们的信心;对能力组的学生,教师要采取激励的方法,并明确指出他们作业中的问题,激励他们不断进步和提升;对拓展组的学生,教师要采用竞争方式评价,严格要求他们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5.立足阶梯式教学,设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是巩固课堂知识、内化课堂所学内容的重要方式。在设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融入阶梯教学法。对基础组的学生,课后作业要以基础题为主,不宜复杂,因为这一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如若题目过于复杂多变,无法让学生保持长久的数学兴趣,所以课后作业的设置也要基于学生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完成基础知识内容之后,也可以为学生设置一定难度的题目,但依然以基础能力培养为主。对能力组和拓展组的学生,教师要立足基础能力,设置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总之,数学题目的设置要依据学生自身的数学基础。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极大的肯定和鼓勵,无论学生成绩是否优秀,只要学生保持一颗积极学习的心,教师就要鼓舞学生。教师的鼓励是对学生最大的肯定,可以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进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阶梯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阶梯教学法,能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它立足学生自身,以生为本,能让学生对自己有更加清晰的定位。此外,教师也要将阶梯教学法融入备课、课堂指导、课后作业的设置中,以便全方位地服务教学、服务学生。
参考文献:
[1]唐传宝.小学数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法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4(35).
[2]李勇.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16(8).
[3]任玉洁.小学数学教学中阶梯式教学法应用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6).
[4]李富忠.阶梯式小单元教学法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县莆美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