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抗体谱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的价值
2021-09-23王艳
王 艳
(沈阳迪安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自身免疫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其种类较多,病理机制复杂,常见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甲亢等疾病,同时包括多发性大动脉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等非常见疾病,全身各器官系统都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1]。随着临床研究深入,众多疾病相继被列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且自身抗体可存在于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正常人,如抗甲状腺球蛋白、甲状腺上皮细胞、胃壁细胞、细胞核DNA抗体等[2]。为深入探析抗核抗体谱检测对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价值,本次研究抽取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与健康者进行临床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某院接受抗核抗体谱检测的10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其中包括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25~76岁,平均年龄(48.38±5.64)岁,疾病种类:系统性红斑狼疮38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26例、干燥综合征18例、系统性硬化12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例、风湿性关节炎(RA)2例;同时选择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49.63±6.1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P>0.05,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年龄均18岁以上。②临床检验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合并症者。②存在精神异常、认知功能低下者。③过敏体质者。④存在血液疾病者。⑤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⑥存在恶性肿瘤者。⑦家属未签订知情同意书者及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通过欧蒙印迹法试剂盒检测抗核抗体谱(IgG),本次研究所选择的试剂盒均由欧蒙(杭州医学实验诊断有限公司)出品,严格执行说明书检测标准,针对患者Sm、SCL-70、CENP B等抗原不同的IgG类抗体进行检验。具体操作流程如下:①检验科免疫组工作人员需规范抗核抗体谱(IgG)检测,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型号名称:ANA谱1,靶抗原:nRNP/Sm,Sm,SS-A,Ro-52,SS-B,Scl-70,Jo-1,CENP B,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类型:IgG;基质:抗原包被的检测膜条;规格:16×01(16)。②适应证包括:夏普综合征(MCTD),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干燥综合征,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多肌炎皮肌炎、重叠综合征、局限型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CREST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③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包被抗原的检测膜条:nRNP/Sm、Sm、SS-A(天然SS-A和Ro-52)、SS-B、Scl-70、PM-Scl、Jo-1、CENP B、PCNA、dsDNA、核小体、组蛋白、核糖体P蛋白、AMA M2,规格(4×16条/16条);阳性对照为人体IgG,100倍浓缩(规格:1×0.02 mL);酶结合物为:碱性磷酸酶标记的羊抗人IgG,10倍浓缩(规格:1×3 mL);直接使用样本缓冲液,清洗缓冲液为10倍浓缩,底物液为:NBT/BCIP(四唑硝基苯胺兰/5-溴-4-氯啶-3-吲哚-磷酸盐),直接使用。④样本储存均在2~8 ℃条件下保存,无须冷冻,未开封前,除非特别说明,试剂盒自生产日起可稳定18个月,稀释后的酶结合物和清洗缓冲液需在一个工作日内用完。样本要求:样本为人血清或 EDTA、肝素或柠檬酸盐抗凝的血浆;稳定性要求待检患者样本于2~8 ℃可稳定14 d,稀释后的样本应在同一个工作日内检测。样本稀释要求患者样本用样本缓冲液1∶101稀释,如可取15 μL血清用1.5 mL样本缓冲液稀释并用漩涡混匀器充分混匀,不可用加样器混匀。⑤使用前所有试剂均必须于室温(18~25 ℃)平衡30 min。从第一次使用起,试剂盒保存在2~8 ℃,良好情况下可稳定至所标示的有效期;为防止膜条发生冷凝,只有当膜条平衡到室温后才可打开包装,取出膜条后应立即密封好原包装并将其保存于2~8 ℃。阳性对照过程中,均为100倍浓缩,使用时用干净的吸管从瓶中吸取所需阳性对照,用样本缓冲液1∶101稀释,如:15 μL阳性对照用1.5 mL样本缓冲液稀释并充分混匀,已稀释的阳性对照应在同一个工作日用完。⑥预处理需取出所需的膜条,将其放入温育槽内。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受检者的临床检测结果,分析38例SLE、26例MCTD、18例SS、12例PSS、4例ITP、2例RA患者与对照组受检者在ANA、抗Sm、抗SS-A、抗SCL-70、抗JO-1、抗PCNA、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nRNP、抗SS-B、抗PM-SCL、抗dsDNA、抗核糖体、P蛋白、抗AMA M2阳性率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成组χ2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SLE的ANA、抗Sm、抗SS-A、抗SS-B、抗核小体、抗组蛋白、抗dsDNA、抗核糖体P蛋白等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血清抗核抗体谱检测结果对比[n(%)]
3 讨 论
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患者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临床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不仅存在T细胞的细胞免疫现象,同时还有B细胞活化所造成的体液免疫现象发生,可见,其均属于多种抗体共同作用的产物,从而致使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趋向于多样化,且不易诊断,从而严重威胁其生命健康安全[3]。
临床研究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因主要包括自身抗原的出现、免疫调节异常、交叉抗原、遗传因素等,自身抗原多见于隐蔽抗原的释放,如晶状体,而自身抗原发生改变多见于类风湿因子(RF)[4];免疫调节异常多于见多克隆刺激剂的旁路活化与Th1和Th2细胞功能失衡;交叉感染的常见病菌包括柯萨奇病毒、链球菌感染,前者可导致糖尿病,后者可导致急性肾小球肾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遗传因素多因MHC单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如DR3个体易患重症肌无力;而DR4与类风湿管理密切,B27与强直性脊柱炎关联密切,且DR2与肺出血肺炎综合征高度相关[5]。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复杂,大多数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药物及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血清中常可检出高滴度自身抗体,同时出现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病理变化,病变部位主要是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为主的慢性炎症;女性多于男性,病程一般较长,多为发作与缓解反复交替出现[6]。同时,受损或抗原性发生变化的组织可激发自身抗体的产生,如心肌缺血时,坏死的心肌可导致抗心肌自身抗体形成,但此抗体并无致病作用,属于一种典型的继发性免疫反应。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多在自身抗体作用下引发多器官损伤,因此加强临床检测,在控制病情发展,提升临床治疗的针对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7-9]。
本次研究结果发现,抗核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病中均呈不同程度的阳性率,针对ANA、抗Sm、抗SS-A、抗SCL-70、抗JO-1、抗PCNA等类型,能够按其核内各个分子的性能不同可将各ANA区分开来,提升其诊断分辨率。陈向华等[10]人发现:抗核抗体检测的血样结果为阳性的患者占所有受检患者的6.32%。
综上所述,抗核抗体谱检测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积极的应用价值,诊断率高,可有效分辨不同疾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适应于临床上作进一步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