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我国农村幼儿园研究现状与趋势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1-09-23栗玲,魏玮
栗 玲,魏 玮
(天水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十八大以来,改善民生、促进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导向,学前教育领域也以促进农村幼儿园发展为工作重点。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后简称《纲要》)明确规定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提高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推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对实现教育公平、打破贫困代际关系、提升国民整体素养、促进我国学前教育整体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强调要办好新时代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的美好期望,促进农村地区幼儿园发展。基于此,本研究对近二十年(2001~2020年)中国知网收录的有关国内农村幼儿园领域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CiteSpace软件①CiteSpace软件,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的陈超美教授于2004年运用引文分析理论和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开发完成的可视化软件。对该领域已有文献的时间变化、高频关键词共现、聚类、突显等不同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展现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幼儿园领域研究成果的分布情况、热点问题,以期评估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和可视化分析法,运用最新版本的CiteSp ace5.7R2与CiteSpace5.7R5W呈现我国农村幼儿园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研究概况、热点以及发展方向。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作为研究样本的数据来源,以“农村幼儿园”或“乡村幼儿园”为检索主题,以200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为筛选区间对文献进行高级检索,学术期刊的来源数据类别设定为核心期刊(北大核心)、CSSCI,学位论文选取相关主题的硕博士论文,共得到相关文献797篇,剔除会议文献、目录、新闻等与主题不符的文献,最终获得有效文献669篇(其中学术期刊数量为188篇,学位论文为481篇)。
二、农村幼儿园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
(一)时间分布概况
发文数量的时间变化是衡量某一研究领域发展态势的重要指标。[1]本文对提取的669篇样本文献进行年度刊载量分析(见图1),从发文总量来看,2001~2020年有关农村幼儿园领域的研究文献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01~2009年为萌芽阶段,该阶段文献数量虽稀疏,但代表该领域研究零星进入研究者视野。2003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充分利用农村富余资源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等观点。[2]由于受到基础教育资源调整、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等政策影响,农村幼儿园受到的学术关注仍然不高,有些年份的发文量甚至是零。2010~2012年为起步阶段,虽然文献基数较少但是增长速度极快,从2010年22篇到2012年的47篇,发文总数呈倍数增长,表明该阶段对农村幼儿园领域研究的关注度大幅提升。2013~2020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年度文献数量基本维持60篇以上,尤其是2013年学术期刊发表数量达到峰值,2019年关于该领域的学位论文高达71篇。这一阶段年度文献总数呈上升趋势,学位论文的发文量相对较多,但期刊的文本数量有所下滑。2020年的年发文数虽有所下降,但不影响该时期总体呈波浪式上升的研究趋势,研究进入常态时期。
图1 2001~2020年农村幼儿园研究文献发表时间分布图
(二)核心作者与主要研究机构分布概况
本文对样本文献相关作者与主要研究机构的发文量进行数据分析。在188篇对农村幼儿园研究的学术期刊中,发文量大于3篇的学者仅有9位,其中杨莉君发文最多,达6篇,占比3.19%(见表1),作者中心性为0.03,其余作者均为0。说明国内长期关注农村幼儿园领域研究的优秀学者较少,已有研究者的聚合力和影响力相对较弱。发文量较大的机构主要有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等(见表2)。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为11篇;发文量排在第二位的是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分别为7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发表篇数分别为6篇。数据表明,高等院校的教育院系或专业化的研究中心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机构。
表1 2001~2020年农村幼儿园研究发文量>3的作者分布图
表2 2001~2020年农村幼儿园研究机构分布图
通过对文献的相关作者与研究机构进行共现,得到两份图谱,分别为相关作者合作网络图谱(见图2)和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见图3)。可以看出,相关学者和学术机构之间的共线关系还存在较大空间。相关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共有334个节点,连线73条,网络密度为0.0013,部分作者间存在共线关系,但程度较低,未形成紧密网络,其中以杨莉君、严仲连、张云亮等为中心,形成了具有一定联系的研究群体,这些群体在该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剩余作者之间虽然伴有合作关系,但合作次数较少,合作密度较低,远未达到显著效果。在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具有连接节点179个,连线59条,网络密度为0.0037,共线密度较低。说明该领域要进一步加强研究者与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利用团队合作的优势,形成紧密的合作研究群体。
图2 2001~2020年农村幼儿园研究相关作者合作网络图谱
图3 2001~2020年农村幼儿园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图谱
(三)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1.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本研究从中国知网获取农村幼儿园相关文献后,将相关有效的669篇文献导入CiteSpace5.7R2中。以Keywords为节点,时间切片为1年,时间跨度为2001年1月至2020年12月,Threshold设置为5,Font size为16,Node size为30,形成了Nodes=433,Links=690的数据。经过运行、调整、修剪得到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4),从图4看到2001~2020年二十年间有关农村幼儿园领域研究的关键词,除去主题词或与主题词相近的关键词,可以得到该领域的关键词多集中在农村幼儿园的现状及问题、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转岗教师和个案研究等方面。
图4 2001~2020年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
2.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是将不同关键词间相似性分类到不同簇类中,根据图块本身大小以及聚类之间相隔距离的远近,把众多模块归为一类的呈现方式。两个图块相隔越近表示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密切,图块之间的重叠部分证明二者有共现部分,节点与节点之间有共同连接部分,也意味两模块中关键词出现较高次数的共现点。本研究使用CiteSpace5.7R2对关于农村幼儿园的有效文献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农村幼儿园研究的聚类结果(见图5),共呈现11个高频关键词:#0农村幼儿园、#1农村学前教育、#2农村教师、#3幼儿园、#4幼儿园教师、#5学前教育、#6对策、#7教育政策、#8现状、#9区域活动、#10优化配置。
图5 2001~2020年高频关键词聚类图谱
3.高频关键词突显分析
高频关键词突显又称“高突变值关键词汇”,是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关键词频率、参考文献被引次数、作者发文量、机构发文量、中心性而推测出的该阶段研究文献中最高变化的关键词,包括突变词的年代分布和突变强度等,可以探测该领域研究前沿或热点的发展趋势。运用软件CiteSpace5.7R5W版本进行数据处理,并在Control Panel中将中心性调至0.6,得到在“农村幼儿园”研究中排名前12位的关键词突显图谱(如图6)。该图中“year”表示关键词出现的年份,“strength”表示关键词突变的强度,强度越高表明关键词出现的频次越多,“be⁃gin”表示关键词热度开始年份,“end”表示关键词热度结束的年份。由图可见,突显强度数值名列前茅的有“问题”“幼儿教育”“转岗教师”“教师专业发展”“教育公平”“对策”等。其中“转岗教师”“培训需求”“个案研究”分别在不同起始时间成为研究者关注点。另外,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从2018年开始进入研究热点期并持续至今。
图6 2001~2020年高频关键词突显图谱
综上分析,我国农村幼儿园领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农村幼儿园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诸多学者主要关注农村幼儿园现状和存在问题研究。石彦芳实地探寻5个乡镇幼儿园的发展现状,了解到农村幼儿园存在内部人力资源失衡、师资力量薄弱、工资待遇差、课程设置不合理且发展进度缓慢等问题,并挖掘原因给予改善建议。[3]唐梅从教学活动入手,发现农村幼儿园在活动开展方面存在教师观念落后、乡村及家庭社区资源利用不足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本土资源、加强教研管理以及建立系统评价体系的建议。[4]刘占兰指出农村幼儿园存在班均规模大、安全隐患多、基本卫生状况差、缺少户外体育活动器械与室内游戏材料、作息制度和课程小学化等问题。[5]学者们用理论结合实践,深度剖析农村幼儿园各方面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第二,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及转岗教师研究。2012年教育部颁布出台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文件,随后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研究于2014年达到第一个峰值。冯大红通过量化和质性研究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离专业标准有一定差距,存在未能公平对待幼儿,对幼儿教育主要目的认识不足,教学重视技能忽视情感表达,缺乏环境创设,以及家校沟通不畅等问题。[6]部分学者认为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是实现教育内涵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发现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不恰当,培训专家实践不足以及培训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可通过重点设计培训内容、提倡经验参与式培训、构建园本培训体系等策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7]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手机课堂、翻转课堂、MOOC、微课、网络教研,甚至微信公众号等也逐渐成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平台。[8]针对转岗教师的研究始于2013年,于2015年达到峰值。学者多角度进行研究:蔡军的研究表明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的学历水平和职称评定率较高,收入水平适当,但这些较好的外部评价主要来自转岗之前,并且较高的发展起点与现有发展困顿造成巨大落差,转岗教师内部体验降低,产生较大压力和职业倦怠感,离职意愿强烈。[9]李云淑将专业教师与转岗教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二者心理与生活状态总体良好,但在同事关系体验、农村幼儿园管理制度体验、成就感、专业情感与信念方面差异显著。[10]另外,研究也发现农村幼儿园转岗教师普遍存在职业适应问题,要帮助转岗教师树立职业发展愿景,增强职业认同感。可采用“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的一体化机制对转岗教师进行培训,建立多种形式的训后跟踪指导机制。[11]今年4月,教育部新颁布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对学前教师的职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未来可能会带来新一轮研究探讨。
第三,针对园所发展的个案研究。园所发展的个案研究中涉及的关键词有:“个案研究”“乡土资源”“乡土课程资源”“课程开发”等。已有研究指出我国农村幼儿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存在诸多约束,主要源自农村与城市文化冲突、集权式管理制度和师资力量薄弱,主张立足乡土文化来构建农村幼儿特殊园本课程,转变管理观念,激发农村幼儿园教师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在动力与能力。[12]通过建立乡土课程资源、丰富园本研训活动、制定激励办法、创设真实乡土情境,有利于解决乡土课程方式单一、内容浅显、实施效果欠佳等问题。[13]利用农村园所特有的自然环境及资源,提升农村幼儿个体和园所发展质量,因地制宜,打造适宜园所发展的特色性课程。
三、农村幼儿园研究的发展趋势
基于对文献内容的把握和运用可视化软件对有效文献的综合分析,不仅要呈现近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幼儿园研究的热点,也要分析该领域的发展态势,要为农村幼儿园深化研究和改善实践厚植根基。
首先,从整体发展态势来看,二十年来我国农村幼儿园领域研究发文量呈整体上升趋势。通过图1可以看出2013~2016年发文的上升趋势最为突出,该阶段也是农村教育相关政策出台较多的时段,说明国家政策的颁布和实施会引起研究热点的变化。
其次,不同时期关注的热点各异,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从热点萌芽期(2001~2007年)到热点涌现期(2008~2013年)。其中2001~2004年间处于热点的酝酿阶段,该时期有关农村幼儿园的研究寥寥无几,相关热点方面的研究基本为零。自2004年起,关注热点主要是农村幼儿园整体性研究,涉及关键词为“农村幼儿园”“农村学前教育”“农村幼儿园教师”“农村”等。2005年关注热点的关键词是“乡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城乡二元结构”等,同时这也是农村幼儿园发展与对策研究的起点时期。而2007年为研究热点的断层阶段,基本没有出现新热点关键词,说明仍然持续之前的研究热点。2008年,教育部为响应国务院改革发展号召,将“努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作为工作重心并大力推行。[14]随之进入热点涌现期,该时期研究热点较上一时期相比更为具体和微观,主要涉及关键词有“园本教研”“环境创设”“多维视角”“优化配置”等。这一时期除了从事该领域的专家外,还有很多社会学、公共管理学领域专家加入研究中来,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纲要》颁发后,指明我国近十年学前教育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此蓝图下,农村幼儿园的研究达到新高度。第二,从热点过渡期(2013~2016年)到热点繁荣期(2017~2020年)。自2011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研究开展和2012年《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出台后,“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转岗教师”“教育公平”等节点密集分布。该时期对农村幼儿教师的关注极高,诸多研究认为农村幼儿园教师缺口大、专业水平较低,尤其在西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提出要组建专业化的农村幼儿园教师培训团队、课程研发团队、授课团队,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并促进农村幼儿园信息化发展,以信息化作为支撑提升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水平。公平视域理论进入农村幼儿园研究领域引发了对教育公平的思考,城乡之间在入园机会、基础设施、课程资源、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农村幼儿园入园率低,教育资源严重匮乏,一度成为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难点。以前对农村幼儿园支持匮乏,导致农村子女较难获得入园机会,只能被动进入民办园,而民办园缺乏政府支持与管理,收费高且教育质量无法保障。近年来国家对西部落后地区财政投入加大,大力推动普惠性幼儿园以及民办园的发展,上述问题得以逐渐改善,未来对相关问题的追踪研究和深入探索也会成为一大趋势。
在2016年“十三五”规划、2017年党的十九大等大政方针的影响与推动下,农村幼儿园相关政策文件数量也在这两年间达到新高,该领域研究也进入了热点繁荣期。涉及的关键词有“个案研究”“专业发展”“流动意向”“小学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等。研究从整体宏观探究逐步发展到具体微观把控,该时期的关键词更具体和多维。“个案研究”是近几年研究较多涉及的高频关键词(见图6),众多学者开始从个体化的角度去实地探究不同农村园所的实际问题,了解其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并“对症下药”,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指导。另外,该时期对农村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流动意向、职业认同感等问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学者们依据相关政策及热点动态展开了新一轮探索。研究对个体成长的专注也不仅限于教师,也从儿童的视角去重新审视,特别是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也成为一个焦点。
当前农村幼儿园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从整体宏观研究发展到具体微观探寻,从单一视角逐步走向多维视角,从量的关注迈向质的飞越。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该领域依然存在许多问题,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的建议和对策是否具有可行性还有待检验。
四、未来展望
可视化分析的作用不仅在于描述发展现状,也在于展望未来,我国农村幼儿园研究领域总体态势发展较好,但仍需要持续深入探究。
第一,关注前沿动态,拓宽研究视野。每门学科都有特定专业领域和学术边界,对农村幼儿园这一领域的探索,需要深入挖掘研究内容,聚焦实际问题,拓宽研究视野。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看,不仅关注教师,关注留守儿童,还要增强对农村特殊儿童、弱势儿童的关注;还可以拓展至农村学龄前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当前个案研究是较为突出的研究范式,但在新时代背景下应当重视从多学科角度出发,结合学前教育学科特点,从心理学、社会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方面促进农村幼儿园领域研究方法多样化和研究视角多元化,完成学前教育独特研究范式的构建。[15]另外,也要关注国内外前沿动态,例如:高瞻课程、瑞吉欧游戏、华德福理念、STEAM教育、安吉游戏等,结合我国农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推陈出新,提升教育质量。
第二,注重多元合作,建立学术研究共同体。通过农村幼儿园领域研究机构和作者合作图谱(图2、图3)显示,我国该领域核心作者之间合作较少,核心作者群较少。研究者大多以所属高校为研究阵地带领团队研究,与其他高校的核心作者合作较少。未来应促进高校间的交流合作,带动核心团队间的学术交锋,建立核心作者以及核心团队间的合作桥梁,激发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范式,形成新的学术共同体。再者,农村幼儿园一线的工作者也应加入其中,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真正促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同时也能为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提升对策的可行性,为农村幼儿园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第三,凸显儿童中心,优化研究视角。回顾过去近二十年的研究,对“人”的研究基本聚焦在农村幼儿教师,儿童的主体地位被忽视,成为研究过程的参与者。1959年《儿童权利公约》颁布后,有关儿童的视角得以被广泛关注,相关研究方法也较多样,例如马赛克研究,但运用于该领域的研究还较少。未来应多倾听儿童的看法,了解儿童内心世界和实际生活体验,尊重他们特有的文化与价值观念。该领域的研究来源于儿童、服务于儿童,未来也应回归于儿童,以儿童的视角重新审视该领域的相关问题,也是教育研究的初心和回归。
五、结语
以CiteSpace软件对我国农村幼儿园领域669篇文献进行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不仅是从大数据角度出发探寻对农村幼儿教育研究的新方法,更是借助数据分析,深层透视已有研究的特征,发现已有研究的疏漏和不足,评估该领域未来的研究走向。这也是透过数据和图谱研究,反哺农村幼儿教育的实践发展,以期对农村幼儿教育发展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总而言之,已有研究借力新研究方法,以研究助推实践,后续研究也将响应国家重视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号召,丰富该领域的理论与实践,体现对教育公平长远价值的追求,促进学前教育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