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认证背景下茶学专业导论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09-23陈娟

园艺与种苗 2021年8期
关键词:导论学院专业

陈娟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专业认证已逐渐成为国际通行的专业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专业教育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专业认证是由专门性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施的外部评价过程,旨在证明专业现在和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重点突出三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Outcomebased Educationg,OBE),持续质量改进”,以学生为中心是专业认证的核心和根本,是教育的价值取向,更是体现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和主体是学生,该理念推动着人才培养质量观的转变,真正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落实到实处。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包含闭环反馈和改进环节的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化体系,注重内容和机制的有机统一[1]。以产出为导向将教育聚焦转变到培养目标的达成上,强调一切工作围绕人才培养质量,注重学生的能力导向。专业认证考查的重点在于所有学生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教育,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应有的教育资源,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当前,OBE 理念落实的最大薄弱之处在课程。OBE 教学目标的确定,最终都会落实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上,课程和课堂教学始终是OBE 教育理念的核心和基石[1]。大学生涯如何规划、如何提升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关系到能否准确定位职业发展目标,获得实现人生目标的持久动力[2-4]。而《专业导论》的教学目标正是为了引导新生尽快熟悉专业,定位学习目标,为后续的学习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5-6]。 该课程“导”得是否成功,关系到大学生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兴趣,以及大学生涯规划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这对到培养目标是否达成形成直接影响。

1 严家显班(茶学)专业导论课程建设背景和定位

1.1 严家显班(茶学)的创建历程及培养目标

茶学学科为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园艺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在1993 年获得茶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 年成为福建省政府重点建设学科。茶叶加工及加工装备创新、茶叶经济文化研究为园艺学优势领域,其综合实力居于国内本学科的前列。依托茶学学科优势,2005 年茶学专业被列为校重点建设专业。2013 年,为支持地方建设并大力利用地方优势,福建农林大学采取“政府-高校-民资”三位一体、优势互补、协作办学的模式,与安溪县“校地”合作创办安溪茶学院,茶学即成为安溪茶学院内设置的专业之一。这样,就形成了园艺学院和安溪茶学院同时培养茶学专业人才的格局。2016 年,为主动适应该校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更大限度地利用地理优势和发挥地方特色,学校从优化共享办学资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将园艺学院和安溪茶学院两个学院的茶学本科专业进行整合,茶学本科专业普通班由安溪茶学院培养,同时,园艺学院在福建农林大学严家显班的辐射下,立足福建茶产业优势,构建从事茶产业链科技创新与应用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创办严家显班(茶学)。严家显班(茶学)采取自愿报名和学院选拔相结合的方式,突出“优选生源”。每年9 月,从当年录取到福建农林大学的茶学专业本科生中选拔30~45 名(2018 年开始,30 名)优秀学生组建严家显班(茶学)。

严家显班(茶学)致力于培养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拔尖创新型人才,探索优质学生本硕贯通培养的“4+2”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和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在茶学科学领域中开展学术创新研究的拔尖创新型人才。围绕培养目标,立足中国茶叶,发挥福建乌龙茶、红茶、白茶、茉莉花茶的原产地优势,以福建农林大学“双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福建农林大学茶学学科教学、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联合中国茶产业集群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多元化的宽、专、交的知识结构体系,突显科研实践创新,强化教育国际化,继承发扬“以茶养德、以茶养廉”的茶人茶德为主的学院特色文化,发挥文化育人功能。

1.2 严家显班(茶学)专业导论课的定位

根据专业认证以产出为导向理念,严家显班(茶学)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良好的道德品质、较强的敬业精神、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②较高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严谨的学术作风,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写作和较强的科研和科技创新能力;③扎实掌握茶树栽培与育种、茶叶加工、茶叶审评与检验的方法和基本技能;④扎实掌握茶叶高产高效优质生产、茶文化、茶叶经营管理和经济贸易等基本理论知识;⑤了解本学科国内外发展动态及国际学术研究前沿,利用外语进行专业学习、研究、学术交流和传播茶文化。

在双一流建设和专业认证的背景下,要想提高培养质量,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就显得尤为重要。严家显班(茶学)专业导论作为引导性的选修课程,在教育教学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严家显班(茶学)的培养目标和定位,对专业高度认可。虽然严家显班的学生通过考核入选,但他们毕竟是刚入校的学生,对于专业的认识还处于懵懂状态。专业导论课重点介绍严家显班(茶学)的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优势、知识体系、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发展前景等,让学生认识到本专业在生态文明建设、市场经济发展以及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消除学生对专业认知的困惑,培养对专业的热爱和崇敬,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对茶学专业的信心和认同感,不断将内化的认同感转化为学习和创新能力。为此,学院对茶学专业导论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进行系列改革,并对学生的专业认知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

2 教学模式探索

2.1 革新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方法

专业导论课总学时16,基本由专业老师每次两学时进行专题讲座、讨论沙龙等形式进行讲授。授课内容分为三大模块:①介绍该专业的发展现状、就业前景等;②明确培养目标,解读培养方案,并重点介绍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及本校该专业的优势和特色;③展示本院近几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推免和考研情况,指导学生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受学时的限制,专业导论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教学内容偏少、不够全面,不能持续吸引学生关注;理论与实际脱节,抽象;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得不到加强。为此,为了加强和巩固学生专业认知,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课程体系改革,为严家显班(茶学)设置专业导论课的同时,增设了茶学认知实践这门课程。该课程利用校内茶园的优势,将专业介绍融入参观茶学教学基地茶园茶厂、走进茶企等进行参观、实训、调研和交流活动,通过这种模式,使学生尽早了解专业相关知识和特色,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对专业导论课起到升华作用。

2.2 组建多样化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该课程教学团队由国家农业部和福建省茶产业体系岗位专家领衔,涵盖教研并重、教学实践能力突出的专任教师(有校级教学名师、在全国茶学专业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的年轻教师等)、著名茶企的管理精英或者技术专家,以及学院近些年毕业的优秀校友等。这些教师或嘉宾均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和生产实践的经验。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从几个方面进行融合:丰富教学内容,系统涵盖本专业的主要领域,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3 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与企业建立联合机制,挖掘校企合作深度和方式,让企业参与到专业教育中来。首先,企业作为青年教师实践锻炼的摇篮,通过项目引领的方式,提供经费和资源,将我们的老师培养成具有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其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直接参与制定培养方案、设计教学内容。再者,企业提供学生专业学习的实践基地,让新生走进企业,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发现专业学习的价值。

3 调查问卷

3.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1.1 调查对象。园艺学院2016—2019 级严家显班(茶学)的本科生,这些学生在进校第1 学期就接受了专业导论系列课程的学习。这些学生对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模式及效果最有发言权。

3.1.2 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学生对专业的认识,对该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形式的要求,以及教学满意度等问题展开调查,主要包含以下内容:①入校时对该专业的了解情况,期望了解哪些方面;②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了解;③教学效果。课程结束即采取匿名问卷调查的形式,以检查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效果。问卷通过问卷星形式发出,学生进行匿名回答。共97 人参与调查。

3.2 调查结果

由表1 可以看出,新生刚入校门,最希望了解的专业内容就是专业的就业方向(90.72%),最感兴趣的内容是就业形势及本专业的就业情况(87.63%),个人期望通过专业导论及相关课程的教学能帮助他们了解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91.75%)。由此可以看出,新生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就业方面,其次才是继续攻读研究生。

表1 学生对专业导论课学习的认知

就现有的教学形式而言,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学形式为邀请本专业领域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82.47%),其次是多名教师分专题讲授(79.38%)和邀请本专业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与新生座谈(67.01%)。学生对单个教师讲授(23.71%)和小型研讨会(29.9%)并没有欣然接受。

调查发现,98.97%的学生希望在开设专业导论课的同时开设相关实践课程,实践证明,90.72%的学生认为相关实践课与专业导论课程有效结合的方式更有助于他们了解专业。但通过专业导论课的学习,学生对专业的不了解的比例为5.15%,对课程满意度达到了99.97%。

4 结论

基于以学生为中心和OBE 的理念,授课之前可对学生专业认知程度进行摸底,根据教学对象不同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授课形式等进行适当调整,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尽可能最大化实现课程目标。除此之外,我们要加强基地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资源,与企业深度合作,加强建设双师型队伍,创造和开发更多对学生课程学习和实习更有利的平台,推动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实践证明,学生对配套的专业实践课程非常认同,认为通过到基地、生产一线进行实地参观、实践,加之企业领域专家的现身说法让学生更清楚了解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和趋势,以及产业科技创新对高素质茶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使得他们对专业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专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猜你喜欢

导论学院专业
艺术史研究的锚点与视角
——《艺术史导论》评介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A Case Study of Cohesive Devices in an English News Report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