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阴纹”的解读

2021-09-23李新伟

文物季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圆点彩陶图像

李新伟

1926年,李济先生对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进行发掘,这是第一次由中国考古学家主持的科学考古发掘,在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1]。发掘中获得大量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彩陶,对于彩陶图像,李济先生并未深入解读,只进行了客观描述,提出构成图像的元素主要为“横向、直线、圆点和各样三角”,也有“宽条、削条、初月形、链子、格子,以及拱形”。有一种当时在其他遗址未见的图像受到特别关注,李济先生称之为“西阴纹”,即一种弯角状纹饰,左边一个宽头,右边弧收翘起尖角,中间有时点缀斜线与圆点(图一)。

图一 西阴村第一次发掘“西阴纹”彩陶

梁思永先生在讨论西阴村出土彩陶的纹饰时,将“西阴纹”作为第一类,但并未称之为“西阴纹”,也没有重新命名,对其进行了客观描述[2]。严文明先生在对庙底沟类型彩陶的研究中,提出“垂弧纹”的分类,其中V式,即“西阴纹”,其描述如下:在上部一列垂弧,与每一垂弧相应,又有一侧弧和一双斜线,侧弧与双斜线之上端与垂弧相连接。Va式为原式,如果上方加圆点则为Vb式[3]。此后,对这类纹饰并无统一命名,多做客观描述。1994年西阴村第二次发掘中,更是简单称之为“勾叶”形成的图案[4]。

王仁湘对“西阴纹”做了最初的系统研究[5],将其定义为:“一般是周围以黑彩衬地,空出中间的弯角”,即以弯角状空白为其标志性特征。他较全面收集了各地区的同类纹饰,并将其分为六式。A式,没有附加图形的弯角状纹,角之间也没有间隔图形。B式,角中无附加纹饰,但角与角之间绘有间隔图形。C式,角中附加圆点纹,角与角之间没有间隔图形。D式,角中既附加有圆点纹,角与角之间也绘有间隔图形。E式,角中绘条分割线,或附加圆点纹。F式,角中附加特别纹饰,角与角之间或有间隔图形(图二)。

图二 王仁湘对“西阴纹”的分类

此类以垂弧、弧边三角和勾弧等元素形成“弯角状”空白,内填圆点、弧线等元素的图案,以二方连续的形式展开,形成图案带,确为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的典型图像之一。本文拟在已有的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内涵做初步解读。

仰韶文化彩陶在半坡类型时期开始繁荣。半坡类型彩陶的主题为鱼纹,1963年出版的西安半坡遗址发掘报告,即对半坡风格鱼纹进行了开创性的详细研究,不但列举了写实鱼纹的主要形式,还识别出由直线三角、弧边三角等元素组成的抽象鱼纹[6]。张朋川此后又有系统的归纳分析,深化了对此主题的理解(图三)[7]。

图三 半坡类型写实和抽象鱼纹

半坡鱼纹的一个重要特色是,鱼体内和头部均有空白部分,形成黑彩和红色胎体“阴阳”相应、“计白当黑”的效果。写实之鱼中,鱼体常有空白的三角形(图四,1、2),颈部有月牙状的弧形(图四,1、2),嘴部有空白三角形(图四,2)和椭圆形(图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张开的鱼嘴经常形成弧形(图四,1)、三角形(图四,2)和弯角形(图四,3、4)空白。尤其是到了半坡类型晚期,即史家类型时期[8],彩陶图像曲线化,鱼嘴部分常见亚腰形和弯角状空白。大地湾第二期遗存即相当于此时期[9],F1:2盆鱼纹嘴部为一端狭长的亚腰形(图五,1)。F310:1盆有一大一小两个鱼纹,口内结构颇为复杂,均有弯角状空白(图五,2),F360:14盆彩陶图案与之相似(图五,3)。张朋川曾对半坡类型彩陶鱼头演变做出归纳,可以看出从写实到抽象和图案化的构图设计思路(图六)。

图四 半坡类型写实鱼纹体内空白形状

图五 大地湾遗址第二期写实鱼纹体内空白形状

图六 半坡类型彩陶鱼嘴形态演变图

王仁湘则敏锐发现鱼纹也是庙底沟时期彩陶的重要主题。他对上述史家类型(王认为属庙底沟文化)鱼纹的构图元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庙底沟时期广泛流行的叶片纹、花瓣纹、“西阴纹”、菱形纹、圆盘形纹(即圆点+弧边三角鸟纹)、花瓣纹、带点圆圈纹等,大都是鱼纹拆解后重组而成,这些纹饰构成了一个“大鱼纹”象征系统[10]。“变形的鱼唇在拆解后,分别生成了西阴纹和花瓣纹,这是庙底沟文化彩陶非常重要的两大弧线形构图系统。”张宏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详细的归纳(图七)[11]。他列举的鱼纹因素中,包括鱼嘴中的亚腰形和弯角形空白,也注意到了弯角形空白与“西阴纹”的关系。

但他们都强调庙底沟时期的鱼纹已经被拆解成不同元素,没有了鱼的完整形态。王仁湘指出这是一种“符号化过程”,虽然无鱼之形,但仍然有鱼的内涵,符号化的原因“看来只有这样一个可能,史前人就是要以一种比较隐晦的方式来表现彩陶主题,不仅要采用地纹方式,更有提炼出许多几何形元素,也许他们觉得只有如此才能让彩陶打动自己,打动自己之后再去感动心中的神灵”。

在半坡类型的简化鱼纹中,同样有空白图形。最常见的是头部和身部的空白三角形,也有身部的空白柳叶形(图三)。大地湾T339③:53盆饰两种简化鱼纹,均以空白三角为头,一种以平行斜线为身,一种以弧边三角和弧线围成的弯角形空白为身,内有圆点(图七,1)。大地湾H379:124盆的纹饰为图案化的鱼身,由弧形纹和弧边三角纹形成弯角形和柳叶形空白(图七,2)。

图七 大地湾遗址第二期简化鱼纹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推论:“西阴纹”的弯角形空白,表现的是鱼体或鱼头内部。

半坡类型晚期,彩陶图像出现一个重要新内容,这就是鸟鱼组合图像。武功游凤遗址发现的蒜头壶肩部绘完整鱼纹,头部巨大,空白中有一粗颈短喙鸟首(图八,1)[12]。临潼姜寨遗址第二期的葫芦瓶H467:1正面和背面各绘一条半抽象的鱼,头部和身部均为侧边略弧的方形,内部形成短粗的弯角状空白,各有一粗颈短喙鸟首,头向相反(图八,2)[13]。姜寨二期的另一件葫芦瓶M76:10上绘有两组相同的硕大近圆形鱼头。鱼头内部被竖线一分为二,右侧为短喙鸟首,左侧为中有裂缝的卵形(图八,3)。

图八 半坡类型晚期鱼鸟组合图像

鸟纹常以简化的形式出现。陇县原子头遗址盆F33:4上腹绘两条包含多种元素的鱼纹组成的条带:鱼头部为弧边“工”字,右侧U形缺口内有圆点和尖勾喙鸟首;鱼颈部有一竖一横两个弧边三角,与弧边“工”字形左侧对接,形成上部的近圆形空白,内有竖立的半黑半白的卵形图案,下部为弧边三角形,是省略了代表头部的圆点的鸟纹;鱼身右侧为空心的弧边三角,与颈部弧边三角形成半圆形空白,左侧为“V”形尾部(图八,4)。原子头遗址H12:5彩陶盆残片上残留有鱼头和鱼尾图像局部,鱼头内有长亚腰形空白,长吻前有弧形和圆点组成的鸟纹(图八,5)。华阴南城子遗址T7B:4彩陶盆残片图像与之相同,只是鸟纹多了弯弧线(图八,6)[14]。原子头H65:4钵纹饰带的对顶空白三角是典型的对顶鱼头的表现方式,其两侧应为鱼身,可以解读弯角形空白内,有半个卵形和弧边三角+圆点组成的鸟纹,也属鱼鸟组合图像(图八,7)。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时期,彩陶进入兴盛阶段,影响广泛。庙底沟时期彩陶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写实及抽象鸟形象的流行。石兴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即提出半坡时期重鱼纹,庙底沟时期重鸟纹[15]。张朋川对庙底沟类型鸟纹进行了全面分析,不仅对写实鸟纹进行了分类,还正确指出三类简化鸟纹:一是经常出现在圆形空白内的弧边圆点+弧边三角纹、圆点+弧边三角+弧边或直线纹、圆点+直线纹;二是“西阴纹”内的圆点+弧线或直线纹;三是圆点+勾弧纹(图九)。

图九 庙底沟类型简化鸟纹(截取自注解7插图84)

我们接受这些对简化鸟纹的解读,并曾经指出,这些鸟纹经常出现在鱼体内部,形成庙底沟时期的鱼鸟组合图像[16]。庙底沟H59:29盆上腹条带状展开的黑彩图案为复杂型鱼鸟组合图像的典型代表[17]。两组长平行曲线将上下两平行界限间的条带分成两部分。较宽部分左端为弧线下的弧边三角和弧线上的圆点组成的鸟纹,其右侧为左侧为长勾状的弧边“工”字形,构成鱼头的主体轮廓,鱼头内的近椭圆形空白内,有直线+弧形+圆点式鸟纹;鱼身由两个单元组成:“工”字形的右侧与一弯钩纹形成上部未封闭的近圆形空白,内有双横线+圆点式对鸟纹;再右侧为左1右3弧形+圆点组成的鸟纹。图像末端为弧边三角形鱼尾。条带较窄部分图像的鱼身省略了上述第二单元,其他部分完全相同(图一○,1)。

图一○ 庙底沟类型鱼鸟组合图像

泉护村H86:8彩陶盆有两组非常相似的鱼鸟组合图像[18],左端均为下部展开如翅的弧边三角+圆点飞鸟,右侧为两个勾状纹,再右侧为下部很纤细的弧边长勾“工”字形,共同表现鱼头,内有双弧线+圆点式鸟纹。鱼身第一单元为鱼头部分“工”字形与身部中心“工”字形形成的圆形空白中加弧边三角+横线+双圆点组成的对鸟纹,第二单元为弯钩纹+圆点式鸟纹;鱼尾为下端纤细的弧边三角形。另一组图像几乎相同,只是鱼身第二单元圆形空白内为相背的竖向弧边三角+圆点对鸟纹(图一○,2)。

泉护村H118⑤:4彩陶盆纹饰带有两组相同的鱼鸟组合图像。图像左端为下边张开的弧边三角加圆点展翅飞鸟,右侧为两个弧形纹,其中更右侧的内有细弧形空白,再右侧为长勾弧边“工”字形鱼头,内有弧线+弧形+圆点式鸟纹;鱼身为圆形空白中双平行线+双圆点式对鸟纹,鱼尾为下部纤细的弧边三角(图一○,3)。

庙底沟T21⑧:33盆有3组简化式鱼鸟组合图像,左侧均为弧边三角+圆点式鸟纹,右侧为双弧形+弧形三角组成的简化鱼形,内有双弧线+圆点式鸟纹(图一○,4)。西坡遗址H22:83图案更加简化,主体为连续的弧形+弧边“工”字型+上挑弧线鱼身和弯勾+圆点式鸟纹,每个单元如被压缩的鱼体,也如鸟首(图一○,5)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下述认识。第一,鱼鸟组合图像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就开始出现,至庙底沟类型时期成为其彩陶的最重要主题。第二,弯角形空白是鱼体内或鱼头内的典型图形,其中的弧边三角+圆点、弧线+圆点和弧形+圆点都是鸟纹的图案化表现。由此,我们推测,“西阴纹”表现的是鸟在鱼体或鱼头之内,是鱼鸟组合主题的简化表现方式。

可以依弯角形空白内鸟纹形态和有无,将“西阴纹”划分出不同的类型。参见王仁湘的划分(图二),A型和B型均省略了鸟纹,只表现鱼嘴的形状。C型和D型则以圆点和右侧的弧形或弧边三角形组成鸟纹;或者,也可以理解为以圆点表示鱼嘴内尚处于卵的状态的鸟,关中地区的两例圆点和短直线图案,或表现刚刚破卵而出之鸟。E型则以圆点+弧线表现鸟,张朋川对此类鸟纹有系统归纳(图九),或有单弧线,或有双弧线,或有三弧线(参见图一),弧线有时以直线代替;有时,圆点会被省略。F型中,豫西地区以最典型的弧边三角+圆点为鸟纹,晋南地区则以很少见的交叉直线+圆点表现鸟纹(可能表现的是对鸟)。

其实,“西阴纹”只是图案化的鱼鸟组合之一种。庙底沟H408:31钵纹饰带包括四个长方形单元,每个均为鱼身部分的简化,为两个弧线三角形成的半圆形空白中加弧边三角+圆点式倒飞鸟纹(图一一,1)。这样的简化鱼头是很流行的图案,庙底沟H279:19钵与之类似,以垂弧纹+圆点表现鸟纹(图一一,2)。泉护村遗址H1008:4盆以四个弧边三角形成椭圆形空白,内有相背的弧边三角+圆点式对鸟纹(图一一,3)。泉护村T7③:01彩陶图案与之相似,只是鸟纹省略了圆点(图一一,4)。

图一一 图案化的鱼鸟组合图像

正如我们讨论过的,鱼鸟组合图像表现的是同为卵生的鸟在鱼体内的孕育和化生。这样的化生的寓意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但对“西阴纹”的上述解读,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此主题是仰韶社会的信仰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圆点彩陶图像
回顾与反思:界首彩陶的历史源流与传承现状
彩陶绘画·鹳鱼石斧图
浅析p-V图像中的两个疑难问题
巧用图像中的点、线、面解题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⑩
彩陶·远古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
洛斯警长的终极挑战
留白
名人语录的极简图像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