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磁流变阻尼器在汽车悬架减振系统中的应用

2021-09-23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17期
关键词:阻尼器阻尼剪切

余 龙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引言

磁流变液(Magnetorheological Fluid,MRF)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目前商业应用领域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较为成熟的主要是在汽车悬架减振系统的阻尼器。凯迪拉克汽车公司在STS Seville车型上应用了MagneRide(电磁悬架技术),大大提升了悬架系统的响应速度,有效地减小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并提高了舒适性。

1 磁流变液工作原理

磁流变液主要是由基载液、磁性颗粒和添加剂组成[1]。基载液主要作用是作为磁性颗粒的载体,可以使磁性颗粒悬浮在基载液中,性能要求为低粘度、稳定性好、耐高温等,目前应用比较多地是硅油或合成油作为基载液。磁性颗粒是磁流变液的核心材料,是阻尼器工作的关键。以微米级的球形磁性颗粒为主,适量添加少量纳米磁性颗粒,多数研究学者以羰基铁粉作为微米磁性颗粒,四氧化三铁或二氧化硅作为纳米颗粒。为了提高磁流变液的综合性能,常常以磁性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进行改性来提高剪切屈服应力和沉降率等指标。在无磁场的环境下,磁流变液呈现低粘度无阻力的自由流动状态;在有磁场的环境下,磁流变液中的磁性颗粒瞬间成链状结构,阻碍了自由流动,从而达到阻尼效果[2],如图1所示。添加剂虽然用量很少,但是却必不可少,主要作用是防止不工作时磁性颗粒沉降聚团,提高磁流变液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图1 磁流变液工作原理

2 磁流变阻尼器

磁流变阻尼器是以磁流变液为载体的新型半主动式阻尼器[3]。主要工作原理为通过激励电流来控制磁场强度,进而产生阻尼力。半主动控制阻尼器其实是对主动控制的升级,即采用了非常小的能量来主动控制阻尼力。磁流变阻尼器的工作模式主要为三种:流动模式、剪切模式和挤压模式[4],如图2所示。

图2 磁流变阻尼器三种工作模式

2.1 流动模式

在两固定板之间加入磁流变液,磁场穿过方向与磁流变液运动方向垂直,通过控制电流来影响磁场强度,进而调节阻尼力大小。

2.2 剪切模式

在具有水平相对运动的两板之间加入磁流变液,磁场方向也与磁流变液运动方向垂直,但运动过程中主要以剪切力为主,所以磁流变液的剪切屈服应力指标决定了阻尼器的承载极限。

2.3 挤压模式

在具有轴向运动的两磁板之间加入磁流变液,磁流变液被挤压从四周溢出,两板相对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相同,这种模式产生的阻尼力比较大。

目前磁流变阻尼器并非采用单一的某一种工作模式,而是采用混合模式。混合模式是同时进行流动模式和剪切模式,因为在实际工作时,不仅会因磁流变液运动而进入流动模式,而且阻尼器中的活塞和缸体也会发生相对移动而进行剪切工作模式,所以磁流变阻尼器在工作时常常处于混合工作模式状态。

3 磁流变阻尼器控制方法和测试技术

3.1 控制方法

汽车悬架减振控制系统大体分为:传感器、控制器和阻尼器。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振动后产生力的大小,然后将数据传递给控制器进行分析处理,最后由执行元件阻尼器完成减振操作。对于磁流变液新型的智能材料,控制方法还不成熟,目前有几种控制方法。

3.1.1 “天棚”阻尼控制方法[5]

1974年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D.Karnopp基于天棚阻尼控制理论,提出半主动悬挂的控制策略。天棚阻尼算法是对悬架速度的反馈,可以通过改变阻尼系数来调整控制力,但这种模型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搭载其他控制理论,其次这种控制方法的操控稳定性不高,所以应用上受到限制。

3.1.2 最优控制方法[6]

最优控制其实就是数学理论计算,利用现代控制理论设计出参考变量,结合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构造数学模型,汽车悬架阻尼器主要参数为系统刚度和阻尼力。最优控制理论主要有三类:H∞控制、线性控制和预报控制,其中二次型线性最优控制应用较为广泛。

3.1.3 模糊半主动控制[7]

模糊控制具有智能控制适应性强的特点,主要是可以对系统参数进行及时调整,以便解决复杂的非线性的问题。为了实时调整阻尼力使车辆加速过程更加平稳,一般可以利用Simulink仿真平台对模糊PID控制。

3.1.4 神经网络控制[8]

神经网络控制是具有很强的自适应能力、鲁棒性和自学习性,特别适合解决汽车悬架这类的复杂非线性问题。通过类似于神经元的多个控制节点单元来完成复杂的计算,进而控制电流大小来调整阻尼力。

3.2 测试方法

3.2.1 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仅通过计算机理论计算,虽然成本较低,但是因为难以全部考虑到实际工况下所有影响因素,所以得出的结果往往都是与现实结果有差距,目前仿真结果只能作为参考。

3.2.2 样机试验台

为了充分还原汽车行驶在颠簸的情景,通过激振器发出的振动信号,测试得出悬架系统的响应参数。

3.2.3 汽车上路测试

通过在悬架系统上搭载传感器来记录数据,利用计算机来处理采集来的数据,这种测试方法最能检测出真实的阻尼器工况。

4 磁流变阻尼器在汽车中应用

为了提升汽车运行过程的舒适性,Lord公司首次在汽车座椅上使用了磁流变阻尼器,减小了驾驶员的颠簸感。在类似于矿井的恶劣环境下,通过在重载车辆的悬架系统上安装磁流变阻尼器,大大提高了其减振效果[9]。Delphi公司利用电磁悬架技术为多家汽车企业设计了减振系统,通过对路况的实时监控,即时对阻尼力进行调整。国内磁流变液的应用还不多,装甲兵工程学院在军用汽车上运用了磁流变阻尼器[10]。

5 结语

通过对磁流变液的组成成分研究,针对磁流变液材料的 特点,了解了磁流变液的工作原理。分析应用于汽车磁流变阻尼器的三种工作模式:流动、剪切和挤压模式,目前混合模式应用比较广泛。对汽车悬架阻尼器的控制方法进行比较,目前多种控制方法均可以有使用,并且对几种测试方法进行分析,为后续汽车悬架的设计提供了参考。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磁流变阻尼器在汽车中的应用进行调研,磁流变液技术在汽车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猜你喜欢

阻尼器阻尼剪切
阻尼环在整体叶盘结构中的减振应用
腹板开口对复合材料梁腹板剪切承载性能的影响
新型舌板黏滞阻尼器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砌体墙上安装摩擦型阻尼器施工技术探讨
连退飞剪剪切定位控制研究与改进
高效耗能阻尼器性能试验及理论研究
高速列车可变阻尼抗蛇行减振器适应性研究
薄铝板敷设阻尼层声学性能研究
控制隔震层发生过大位移的连接摩擦阻尼器的参数优化设计
剪切与冲切的辨析及工程算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