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游记》中的水陆法会

2021-09-23邢鹏

收藏家 2021年12期
关键词:梁武帝水陆唐僧

邢鹏

水陆法会的全称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悲斋会、水陆无遮大会、天地冥阳水陆大会、放焰口等。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且隆重的法会。

南宋宗鉴《释门正统》卷四载:“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所谓水陆,即取在水陆两处施食而普度众生之意。

一、水陆法会的缘起

相传,有一天佛陀的弟子“多闻第一”的阿难(图1 之左一)在独坐入定时,忽而见一位名叫面然(燃)的鬼王(图2 之蓝皮肤者)来到他的面前对他说:“三天之后,你将堕落饿鬼道,如果你能在明天布施百千个饿鬼及百千个婆罗门仙,各施一斛饮食,并替我供养佛、法、僧三宝。仗此功德,你可以避免堕落在饿鬼道,而且还可增长寿命;我亦可借此机会升天。”阿难出定后求教于佛陀。释迦佛便教阿难修习“陀罗尼施食法”,使得阿难获得救拔,避免堕落恶趣。

南北朝时南朝的梁武帝非常崇信佛教。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位神僧来访。这位神僧对他建议说:“六道里的众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大斋)普济群灵?”梦醒以后梁武帝先是询问诸僧,众僧都不知道如何施行。宝志禅师建议梁武帝查阅佛经。当梁武帝读到“阿难遇面然鬼王”的典故后才恍然大悟。于是,梁武帝即与宝志禅师一起以“陀罗尼施食法”为核心,花了将近三年时间制成水陆仪文。仪文制成后,梁武帝先在宫内设立道场,后于梁天监四年(505)在今江苏镇江金山寺举行了我国佛教历史上第一次水陆法会。自是,水陆法会就在国内流传开来,并发展成为佛教寺院里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

梁武帝之后,水陆仪文由于经历周、隋战乱而逐渐失传。直到唐高宗咸亨年间(670 ?673),长安法海寺的道英禅师在梦中得到异人指点,醒后在僧人义济处得到了梁武帝的水陆仪文原本,遂再兴法会于山北寺。從此,水陆法会又得以重新风行海内。

二、水陆法会的目的与作用

佛教认为水陆法会以救拔诸六道众生为目的,以向上供养十方诸佛、圣贤,向下进行无遮、普施斋食而广设坛场为主要形式,以供养、救度的众生范围广泛为特点,使得与会的六道众生能够根据各自的因缘和根器而至各坛听经闻法并获得解脱;故此认为举办水陆法会的具有诸多不可思议殊胜功德,其功德利益是冥阳两界都能获利的。因此,人们常在佛教的节日或亲友去世、乃至战争之后举办水陆法会,超度亡灵。

宋代时水陆法会已十分流行,几乎遍及全国。如苏轼曾在元祐六年撰《水陆法像赞》①,后于元祐八年(1093)为亡妻设立水陆道场。明代的水陆法会不仅规模空前,而且相关仪轨也得以完善并定型。洪武元年至十五年(1368 ?1382)曾先后于南京蒋山设立广荐法会(即水陆法会)、天界寺设立迎经法会。其中洪武十五年四月初八(佛诞日)那一次,规模最大,参加僧众人数竟达千人之众。

此外,明代在江、浙之间有“北水陆”与“南水陆”之分:以四明所行的南宋志磐续成的《水陆新仪》为南水陆,而以镇江金山寺的水陆旧仪为北水陆。明末高僧祩宏弃“北”从“南”,将《水陆新仪》稍加修改后写成《水陆修斋仪轨》六卷,流行于世。

启建一场水陆法会至少需要七昼夜、最多举办四十九日才能功德圆满,在此期间僧人讽诵经典、作法超度。参与人员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在此期间需要有巨大的金钱花销。因而富者能够单独举办,而贫者只能共同凑钱才能举办。

三、水陆法会的形式与水陆画

水陆法会分为内坛佛事及外坛佛事,共分7 个坛场。内坛是整个法会与“四圣六凡”交流的枢纽,普同供养法界一切有缘含识神灵,发愿度化一切有情,普利冥阳;外坛用于接引修行各种不同法门、根基的修行者。

内坛正中供奉毗卢遮那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三像;下置供桌,罗列香花、灯烛、果品供物。内坛两侧分别悬挂上堂、下堂各十幅水陆画像(此乃《水陆仪轨》在旧制基础上增订而成)。上堂十幅为:十方常住一切诸佛、十方常住一切尊法、十方常住一切诸菩萨僧等;下堂十幅为:十方法界、四空四禅、六欲天、天曹圣众、五岳四渎福德诸神等。上堂画像下方列插牌竿,详细记录每位圣凡的名号。

外坛依行持分设六个坛场,分别为:大坛、法华坛、净土坛、诸经坛、楞严坛、华严坛。

水陆法会所用的诸佛、菩萨及其他神灵的画像是重要的道具,被称为“水陆画”②。可依形式分为壁画和非壁画两种。著名的水陆壁画如河北石家庄毗卢寺、河北蔚县重泰寺等。而非壁画形式者又可分为卷轴画式、牌位式等,其中以卷轴式最为常见。

目前所知最为完整的一套明代卷轴式水陆画是山西博物院藏宝宁寺水陆画②。首都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明清时期的水陆画,其中有一堂(图3)虽已不甚完整,但其皆钤慈圣皇太后玺印,可知其是明万历年间慈圣皇太后所造,应为明代皇家举办水陆法会所用。可借此管窥明代皇家水陆法会的盛况。

四、水陆画中的《水陆缘起图、文》轴

根据目前所见的多套明清时期水陆画实物可知,在一套完整的水陆画中通常都会有一幅《水陆缘起图、文》轴(图4)。其通常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出现:上部绘梁武帝向宝志禅师问法图;下部书《水陆缘起文》,主要记载阿难遇面然鬼王、梁武帝制水陆仪文及道英禅师恢复水陆法会三事(图5 ?图7)。有些《水陆缘起图、文》则绘制“施食场景图”(图8)或与《维摩诘经》相关的“文殊问疾图”③(图9)。

五、明代小说《西游记》与水陆法会关系密切

明代小说《西游记》与水陆法会关系密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小说中的唐僧与金山寺关系密切

在明代,由于民间普遍举行水陆法会的原因,时人通过《水陆缘起文》的记载而皆知金山寺是最初举办水陆法会的佛寺。因此,小说家将故事中唐僧(玄奘)早年的成长及生活地点设置在金山寺,并让这位来自金山寺的唐僧主持唐太宗的水陆大会仪轨。这一情节安排不仅能够令当时的读者信服,而且能够与当时民间寺院所使用的水陆画中《水陆缘起图、文》轴中表现僧人举行宗教施食活动的图像相对应(见图8)。如:

(第十一回,唐太宗在入冥还阳之后)却又聚集多官,出榜招僧,修建水陆大会,超度冥府孤魂。榜行天下,着各处官员推选有道的高僧,上长安做会。……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内中选得一名有德行的高僧。你道他是谁人……小字江流古佛儿,法名唤做陈玄奘。……玄奘顿首谢恩,受了大阐官爵。又赐五彩织金袈裟一件,毗卢帽一顶。……玄奘再拜领旨而出,遂到化生寺里,聚集多僧,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选得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诸所佛前,物件皆齐,头头有次。选到本年九月初三日,黄道良辰,开启做七七四十九日水陆大会。

为了这一情节的需要,小说家还将唐僧(玄奘)的出生地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改为了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府衙。唐僧出生之后即被其母缚于木板上并推入江中顺水漂流,“一直流到金山寺脚下停住”,之后便被金山寺长老法明和尚抚养长大。如此一来,小说中的唐僧便与金山寺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其能够主持水陆法会的学识与能力也就都既合乎情理又不容置疑了。

(二)取经的目的和结果都是要将其用于水陆法会

在小說中,观音菩萨于唐僧正在举行水陆法会时现身并点化唐僧要其前往西天去求取真经。于是正在举行的水陆法会被暂停了。

等唐僧将真经送至唐王面前之后,水陆大会得以继续举行:“(第一百回)太宗与多官拜毕,即选高僧,就于雁塔寺里,修建水陆大会,看诵《大藏真经》,超脱幽冥孽鬼,普施善庆,将誊录过经文,传布天下……”。

(三)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与水陆画中有关

小说家或许是按其在水陆法会时所见水陆画中的某些形象虚构了某些人物。如二郎神的形象即是水陆画中的清源妙道真君像;沙僧的形象则与水陆画中的面然鬼王的形象接近;铁扇公主与红孩儿则与水陆画中的鬼子母有关;而小说中说明牛魔王的原型是一头大白牛,其与水陆画中的摩醯首罗天像(图10)身旁的白牛应有密切关系。……

(四)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与明代水陆法会一致

小说故事中,大闹天宫之后的孙悟空被推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以文武火锻炼”了七七四十九日。这一时间长度与水陆法会的时间长度一致,其是有寓意的。佛教认为人死后灵魂最长经4 9 天即重新投胎转世。小说作者以其寓意“ 孙悟空”身份的变化:此前情节中的孙悟空源于继承宋代诗话、元代杂剧等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此后的孙悟空虽其脱胎于以往的作品, 但实则是一个全新的人物形象。

不仅如此,在小说中,当唐僧历经磨难终于要取到真经时,佛祖明确告知唐僧等众非送“人事”不可以传经,并且后来也确实是在唐僧送了紫金钵盂后才准其“换经”。这一索财传经的情节与明代现实一致,其恰是明代僧人依靠做法事活动而赚钱的真实写照:明太祖朱元璋饬令将天下寺院及僧人界划为禅、讲、教三类。据《金陵梵刹志》载,洪武十五年五月太祖诏谕曰:“佛寺之设,历代分为三等,曰禅、曰讲、曰教。其禅不立文字,必见性者方是本宗;讲者务明诸经旨义;教者演佛利济之法,消一切现造之业,涤死者宿作之愆,以训世人”。还极其详尽地规定了“道场诸品经咒布施”及“陈设诸佛像、香灯、供给”的价格。至于参与赶经忏、作佛事的教僧,钱财收入上也有具体限定:“瑜伽僧,既入佛刹已集成众,赴应世俗所酬之资,验日验僧。每一日每一僧,钱五百文。假若好事三日,一僧合得钱一千五百文;主磬、写疏、召请三执事,凡三日道场,每僧各五千文。”由此可知,以度亡追荐为特征的佛教水陆法会已成为明代僧人敛财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综上,本文认为明代小说《西游记》与明代社会生活中盛行举办水陆法会的现实状况是一致的,前者是后者的艺术表现,后者是前者的真实基础。

猜你喜欢

梁武帝水陆唐僧
庄严万象
——中国水陆画艺术精品展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普通框结构设计
汉语四声
梁武帝:就要逼你造反
梁武帝出家
惹人喜爱
减肥
西游记
梁武帝:兴了佛教,丢了王朝
水陆两栖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