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路径探析

2021-09-22覃清蓉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7期
关键词:十四五乡村振兴

覃清蓉

摘要: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工作是关键。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激励制度体系、乡村人才培育以及城乡人才流动提供了明确的要求。

关键词:乡村振兴;“十四五”规划落实;人才工作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上来,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决定着“十四五”时期乡村振兴的整体“不平衡不充分”特征并长期存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人才强农战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1],所以,坚持问题导向,树立精准理念,全面加强“十四五”规划落实,着力破解决乡村振兴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矛盾,尤为重要。

一、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在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上下功夫,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上做文章,切实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县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实持续健康发展。配强工作力量。全覆盖选派帮扶力量,聚焦干部致富能力提升和致富带头人两个关键,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推动带头致富,共同致富奔康,带领群众加力推进“四好村”建设。同时,培育特色产业。深入实施示范工程,整合各类资金,实施产业项目,建立产业发展示范带,推行“基地+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互联网+”等发展模式,带动壮大龙头机关,培育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水果、中药材、生态食用菌、特色养殖、生态林果业、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基地”,带动群众创业增收致富。还有,激发内生动力。派出小分队,编发纸质教材,创新开展“精准宣教”活动,发动专业师资和农民致富能手宣传方针政策、传授致富真经,培训群众。扎实开展组织系统“三个走遍”活动,从严落实乡村振兴任务。新时代,机关干部肩负着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重任,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面对乡村振兴和加强“十四五”规划落实的任务,对于干部来讲,尤其需要把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夯实思想根基。对于个人来讲是如此,对于组织来讲更是如此,深入始终把思想引领作为首要,不断提振攻坚信心和决心,切实筑牢乡村振兴的思想根基,着力把本职岗位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适时挖掘一批在乡村振兴一线涌现出的优秀典型,宣传报道乡村振兴领域先进事迹,“面对面”宣传乡村振兴现实意义和战略部署,讲清讲透乡村振兴政策家喻户晓。

二、完善乡村振兴人才激励制度体系

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匡正选人用人风气,突出政治标准,建设一支忠实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忠诚干净担当、数量充足、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年轻干部队伍。积极推进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进一步规范了青年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和管理,大胆启用年轻干部,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要注重提升综合能力,把握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特点,分门别类实施科学培训,进一步提升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要注意培养各种类型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还要让他们经受吃劲岗位、重要岗位的磨炼,把重担压到他们身上。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要不拘一格大胆使用。把关心年轻干部健康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加强长远规划,不断健全工作责任制,及时发现、培养起用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提升了队伍整体素质,对乡村振兴的顺利推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坚持干部人才路线服务乡村振兴部署,集中优势兵力向基层一线汇集,确保关键队伍稳定,队伍力量充分,出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人才振兴工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通过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招引等举措夯基垒台。专业上支持,实施基层基础专业技术人才补给计划,协助编制村级产业发展规划,培育科技示范户,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进科技人才智力服务行动,建立示范基地,选派科技人才持续开展技术培训,同时段开通“四川科技扶贫在线”州县平台,解决科技技术问题。设立人才服务中心、成立首个人才发展促进会,扎实做好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培养及跟踪管理服务工作。有序推进领导干部联系讲、专题课堂广泛讲、深入基层现场讲,联系点县领导干部开展“讲堂”专题培训班,着力增强乡村振兴实践本领。探索领导干部走进高等院校、乡村干部走进现代城市、本地干部走进对口部门和基层一线培训模式。还有出台《关于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积极性的意见》《切实关心爱护乡村振兴一线干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办法》,切实加大对人才关心关爱和激励保障,完善激励措施,健全干部职工强制休假、健康体检制度,推进干部职工食堂、浴室建设,对因公牺牲、致病等乡村振兴一线干部,视情况解决家人经济来源、养老就医、抚养入学、工作岗位等,消除后顾之忧,提升干事创业积极性。

三、强化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培养

扩大乡村振兴人才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乡村、哪里就有人才工作。在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上,立足业务实际,及时发现问题,通过会议、业务活动等形式开展业务研讨,解决实际问题。“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涉农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2],要做好干部的选拔培养,进一步加强培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使其融入中心工作服务于中心工作,形成正激励,形成良好导向,切实做好评选选优等工作,做好骨干培养,找准有效途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吸引职工群众参与。针对创效节约、管理创新、安全保障、服务创优、人才培养、和谐稳定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清单明责、层层压责、考核督责、严格问责的工作格局。也要研究制定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工作程序,不断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强化监督责任,着力营造干净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强化责任落实,推动改革发展,优化组织架构、管理层级和运行机制,确保取得扎实成效。要不断创新活动方式,不断总结推广行之有效方式方法,扩大参与面、提高实效性,增强人才工作的亲和力、凝聚力、吸引力。要必须高度重视人员的交流轮岗工作,培养复合型人才,真正把人员队伍搞成一潭活水,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还要坚持乡村振兴人才工作,以实际行动兑现政治承诺,要尊重领导规律,创新工作方式,用宣传的方式赢得贫困群眾的拥护,选拔出真正能够胜任乡村振兴一线工作的党员干部,为坚决打赢乡村振兴战提供的干部人才保障,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教育群众,强化宣传引导、用情真帮真扶、强化能力培训,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要改进帮扶方式,提倡多劳多得,营造勤劳致富、光荣脱贫氛围;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盘活资产、发展特色产业项目、积极探索实施电商扶贫,加大培训力度,创新培训形式,真正转变观念,提升致富带富能力;建立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拓宽晋升渠道,建立扶贫工作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调动扶贫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提供平台让他们发表意见,全程参与扶贫项目,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四、推动乡村振兴城乡人才流动

“十四五”是开启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新征程的重要时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坚持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协调推进、互补互促,以现代农业产业功能区为载体构建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生态圈,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为路径推动生态价值转化,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牵引推进城乡共建共治共享,以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重点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城乡有机融合、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创新创业生态,处理好城乡之间的人才流动”[3],在制度保障上,2021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以下简称《乡村振兴促进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乡村振兴促进法》,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对于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促进法明确国家建立健全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应当建立乡村振兴考核评价制度、工作年度报告制度和监督检查制度,推动建立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同时,法律赋予农业农村部统筹协调、宏观指导和监督检查全国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法定职责,为此,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做好与有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健全上下贯通、各司其职、一抓到底的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坚持城乡融合发展。顺应农业农村发展要求和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协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促进城乡要素有序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规定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促进乡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举措,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收入稳定增长的机制,保障成员从集体经营收入中获得收益分配的权利。在社会保障方面,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提高;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年人以及残疾人、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乡村建设方面,加强农村住房建设管理和服务,严格禁止违法占用耕地建房;严格规范村庄撤并,严禁违背农民意愿、违反法定程序撤并村庄;加强乡村生态保护和修复,采取措施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要通过补短板、强网络、促融合等方式统筹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布局,提高服务效率,特别强调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抓手,优化布局服务网络,将工作基础好的乡镇文化站建设为覆盖周边的区域分中心,立足城乡特点,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的期待,营造小而美的公共阅读和艺术空间。在内容提升方面,《意见》从服务、活动、数字化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了要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融入城乡居民生活,提高群众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做大做强全民艺术普及品牌,加强云平台建设、数字资源建设,拓宽数字文化服务应用场景。在社会参与方面,《意见》提出,要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力度,稳妥推动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创新监管方式,规范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持续促进文化志愿服务特色化发展。在乡文化治理方面,《意见》提出,要将乡村文化建设融入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融入乡村治理体系,并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推动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等方面作出了具体安排。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见》从组织保障、法制和财政保障、人才保障三个方面作了要求,提出要加强部门合作,积极开展基层试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落实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动各级财政保障到位,培养专家型干部,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

参考文献:

[1]袁建濤,谭桔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强农战略:价值、挑战与对策[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21,(04)

[2]谢丽娜.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样态与改革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1,(08)

[3]管青云.以新发展理念助推新时代乡村人才振兴[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 2021,(03)

猜你喜欢

十四五乡村振兴
中国区域发展七十年暨“十四五”区域发展展望
浅谈“十四五”背景下湖南高职管理会计教育发展现状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