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选择
2021-09-22蔡华
蔡华
摘要:随着社会化水平的日渐提升,人民逐渐满足了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此前提下,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也是新时代新人才的重要培养准则。于是在学校教育中结合有效手段在低龄段小学生群体中妥善开展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对体育游戏进行谨慎的筛选。
关键词:体育游戏;低龄段体育教学;小学体育
对于学校教育的层面而言,体育游戏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及课程内容等实施的,以体育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目的的特殊体育活动。老话说:“每天锻炼半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全的性格和团队合作精神,规范其行为意识,达到良好的德育、心育效果,对于新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有着奠基作用,可以进一步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选择可以有以下几个原则:
一、着眼群体特点,改变单一形式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幼儿教学,身体素质相较于幼儿园儿童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却还比不上较高年级的学生,因而需要针对性的发展意见。不仅如此,面向小学低龄阶段学生体育教学可选择的体育游戏有着单一化、扁平化的特质,教育方法固定,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学生能够从游戏中学到体育知识较少,这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于学生的多方位、全方面发展。
所以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特点和教学现状,当今的体育教学应该改变目前的单一局面。
在此次教学实践中,我班开展了初步的改变。由教师带领学生们对老旧的“跳房子”游戏进行了改编。“跳房子”游戏已经存在很多年,是人人熟悉的一项体育活动。它涉及到了单双脚跳跃的变换、手脚协调能力和身体平衡能力。這次改编要求学生在开始前把沙袋扔进格子里,跳跃到该格子前离开时要转身把沙袋摸走并且双脚不出线。这不仅强化了短时间内学生身体协调能力的迸发,还运用到了学生对于身后方位的估计和判断能力,以及对身体部位的控制水平。并且由于是人尽皆知的传统游戏改编而来,学生们对于新游戏规则也能很快适应,可以有效地增加小学体育课堂的活力性与新颖性,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
二、渗透体育知识,强化学生认知
小学阶段的学生与幼儿时期不同,已经具备了独立活动的能力和意向,然而年龄太小,缺乏一定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因此有必要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性地选择适当的体育游戏,向学生灌输安全意识和体育知识,塑造健全的体魄。
比如在体育课开始时,可以做一做热身操,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热身运动,使学生了解到活动开四肢关节,有利于提醒身体做好运动的准备。与此同时,还要在开展体育活动时,注重运动技巧和锻炼方法,运动前后还要注意肌肉拉伸,以免剧烈运动后肌肉产生酸痛给生活带来不便。或者是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比如在奔跑游戏中不慎有学生发生摩擦意外,教师要第一时间暂停游戏,学生也要在听到哨子声或看到有人摔倒时停止活动,给受伤者一定的活动空间;此外,教师更应该在体育课上开展相关的自救或他救知识讲解,为学生灌输“简单的破皮可以先清理消毒,处理不来的情况一定报告老师”的观念,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开展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融合体育精神,升华体育教育
除了传统地在体育课堂上传授游戏技巧以外,教师还应该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为学生灌输体育精神的概念。
例如在进行分组拔河游戏时,不仅本方团队要团结队友,劲往一处使;对于对方队伍也不能是敌视的态度,不应该在游戏中使绊子,危害同学的安全,也不应该因为比赛的输赢而将情绪带到比赛之外。“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传承多年的竞技精神,校园体育活动的开展要以胜利的游戏体验为目标培养学生的争取精神和向上的积极动力,也要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良好友善的体育精神。公平、公开和公正是体育精神的代表,也是我国传统美德的体现。
不仅如此,体育游戏的选择更能够促进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和创造能力的提升。在拍球、丢沙包等众多游戏中,学生会有意识地选择符合自己能力的游戏。文静内向的孩子会选择原地拍球,而活泼好动的学生则会选择丢沙包。这是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体现,学生通过对于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进行主观判断,从而对接下来的活动进行创造性地发展。
结语:
体育游戏以其趣味性、活动性对于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关乎着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因其蕴含在体育活动背后所体现的观念教育而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三观成长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是属于文化课堂之外的文化输出。所以在体育游戏的选择上更要注重对于学生适应性的新体验,也要给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新感受,让学生在友好、平和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敏会. (2014).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读与写(上,下旬), 000(001), 297-297.
[2]戴淑芳.浅谈民间体育游戏在学前体育教育中的选用[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3):144-146.
[3]高云红. 体育游戏与小学体育精神融合的教学实践运用[J]. 新课程(小学), 2016, 000(010):P.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