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幼儿歌曲弹唱学习前期的模仿策略

2021-09-22石萌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9期
关键词:弹唱模仿

石萌

摘要:由于幼专学生在入学前大部分未学习过钢琴和即兴伴奏,而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的学时有限。所以《幼儿歌曲弹唱》成为了大部分学生的困难科目。针对这一现状,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情,给予学生较为充足的理解与实践的时间。应充分重视幼儿歌曲伴奏谱例的分析与模仿,并将这个部分放在学习的前期。学生只有在编配规律与手上练习达到一定量的积累后,才能真正做到幼儿歌曲弹唱的自主编配与创新。

关键词:幼儿歌曲;弹唱;模仿

幼儿歌曲弹唱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组织开展学前音乐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之一。在长期的《幼儿歌曲弹唱》教学中发现,幼专学生对于这一科目的学习普遍感到比较吃力。造成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有:1.钢琴基础薄弱;2.乐理基础知识掌握的不扎实;3.未真正理解编配伴奏的规律与基本原则;4.缺乏边弹边唱的协作能力。

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掌握基础的弹唱技能,并将其灵活运用于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是我们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师所需要不断反思与试验的。针对钢琴基础、乐理基础薄弱的问题,我们需要在教研组教学研讨中与相应的科任老师进行积极交流。毕竟,钢琴基础及乐理基础是幼儿歌曲弹唱的前提。缺乏了这两个方面的基础,必然无法学好弹唱。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三个科目就是一个“黄金铁三角”。所以,钢琴基础与乐理基础在教学中,应更多的关联到幼儿歌曲弹唱,围绕幼儿歌曲弹唱的基础需求设计相关的教学环节、内容、形式及课后练习。

针对幼儿歌曲弹唱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编配伴奏的规律与基本原则、边弹边唱的协作能力。根源在于缺乏“脑袋”和“手”。所谓的缺乏“脑袋”,是学生没有按照伴奏编配步骤做足够量的思考——怎样确定调式?怎样合理的安排和弦?如何根据音乐形象及音乐情绪选择适当的伴奏音型?如何弹唱并完善作品。缺乏反复的思考,注定只会让这些理论的东西浮于表面,只记得文字上的东西,却没有真正理解。所谓的缺乏“手”,是学生没有反复练习最基础的音阶、琶音、和弦连接,没有由易到难大量的视奏幼儿歌曲。缺少了这些枯燥的反復练习及大量的曲目积累,就不可能拥有信手拈来的弹奏能力。

基础练习部分主要依赖于持之以恒的耐力,而曲目的积累却不是简单的重复可以做到的。谈到曲目的积累,我们就要回到学习的原始规律上。亚里士多德提出,“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这一点,在我们的幼儿歌曲弹唱中也同样适用。在教学初期,过多的理论堆积、大段的文字记忆对于本科目的学习是无益的。我们应该将这些规律与原则分类划模块。针对不同的模块,选择合适的伴奏谱例,引导学生对谱例进行模仿。按照编配伴奏的步骤,可以从学习前期的三个模块来讨论如何模仿:

一、确定调式、填写终止式

(一)确定调式

调式的分析与判断是弹唱一首歌曲的第一步。只有确定了作品在什么调上,后续的其他编配才有意义。错误的调式判断会导致歌唱者无法在一个相对舒适的音域里歌唱,这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错误的调式,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孩子的听觉感知能力及声带的良好发育。所以学习前期,除了点明基本的理论与方法,更要让学生通过一定数量的歌曲调式的分析与判断,来实际掌握判断调式的能力。

通过教学观察,学生大部分的调式信息是通过简谱开头的调式标记来直接获取的。但作为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但要能判断简谱,还要能判断五线谱。不仅如此,我们还要能在众多版本的谱子里,选择出规范的、更适合某一年龄段幼儿音域的版本。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让学生有歌曲数量的积累,还要教会学生在众多歌谱中择优。

(二)填写终止式

除了判断调式,我们在这个模块还要让学生学会怎样将乐句或乐段结束处的“和声进行”编配得既符合和声布局又悦耳。这个部分需要将终止式分两个大点以先分开后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并引导模仿:一是乐句的结束部位——半终止;二是乐段的结束部位——终止。其中,终止部分的内容又包含了“补充终止”。

先分开讲解,是为了让“曲式分析”上零基础的学生对单个知识点有明确的认识。教师需分别出示谱例并引导学生找到乐句的结束部位、乐段的结束部位及结束部位在终止之外是否还有多出来的一组和声(即补充终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模仿的过程中所用到的谱例皆为已编配好的五线谱伴奏谱例。后结合来讲解,是由于我们的半终止、终止及补充终止之间是构成呼应的。半终止需要制造不稳定终止,使作品有继续发展的听觉趋势。而补充终止需要与终止有所区别,它的出现应具备加强结束感与巩固调性的作用。所以在单个知识点掌握的基础上,需前后关联起来讲解,才能让学生作出适当的终止式填写。

想要让学生真正掌握各知识点的内容与关联,除了讲解,还需要有足够的练习。而为了达到教学预期,我们甚至可以将各知识点分别用一个课时来单独进行。再将各知识点的关联用两个课时来进行。这样安排课时是为了除去讲解部分,还能有剩下的时间做随堂练习。随堂练习的好处是,教师可以起到监督与实时解惑的作用。这就尽可能的避免了部分学生课上没听懂,课下没兴趣的无效学习。

二、安排和弦

和弦的选配是教学的难点。在学生熟练和弦的相关知识点及钢琴上的位置后,才进入和弦安排的难点。从教学过程中观察到,即使记住了选配和弦的几点规律与原则,学生们弹的伴奏依然还是以主和弦为主,下属及属的出现常常是随意的或混乱的。更不要谈副三和弦的应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几点规律与原则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中的“模仿”,在这个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在这个部分,教师如何布置作业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为一首幼儿歌曲自主选配和弦,那么约等于劝退了一半的学生。因为在听了理论讲解和谱例分析后,大部分学生还处在一个半懂的状态。如果直接让其自主选配,那无疑是将练习设定在了一个大部分同学都无法下手的难度。所以更好的办法是,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筛选出和弦选配较为简单,又比较典型的一些五线伴奏谱。让学生以“分析伴奏谱中各小节所选配和弦的级数及是否转位”为练习要求,来开启学生对这个部分内容的学习。从学生的实际学情考虑,让学生从一个可以操作的难度来切入,不至于打消学生的学习信心。通过一定量的谱例分析,让学生对和弦的运用及和声的简单布局不再感到陌生。在这之后,引导学生从大量的分析中归纳出自己容易理解的特点,与所学理论相结合。练习难度提升到模仿谱例选配和弦。当模仿选配达到一定量时,选配的规律与原则也基本融入进实际操作了。这时候,才可能提升到自主选配或更进一步到创新听觉感受的层面。

三、选择伴奏音型

伴奏音型模块主要是对三种音型——柱式和弦、半分解和弦及分解和弦进行分别模仿,熟练后再到综合应用。模仿的形式依然是以分析五线谱伴奏开头,但不同于选配和弦的是,和弦选配主要考虑的是和声听觉上的和谐,而伴奏音型的选择更多的是音乐形象的塑造与音乐情绪的表达。在学生对这个知识点还没有足够认识的前期,尽量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选择,过多的选择只会让学生一团浆糊,最后无从下手。所以在教学中,要多找典型。既可以是A也可以是B的这类作品,暂时不要进入初期的练习谱例库。

在学生对某种音型对应某类作品产生一定敏锐度的基础之上,再谈综合应用是比较妥当的方式。既给了学生一定时间的缓冲,也让学生对音型的应用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不至于在出现“多选题”时,学生还处在读不懂题的阶段。

总的来说,幼儿歌曲弹唱是一门可以简洁明了也可以层次丰富的学科。重点还是在于对学生的量体裁衣。以上讨论到的实施策略主要是针对零基础的大部分分学生。当遇到有一定基础或学习很用功的学生时,教学设计就要根据该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实际反馈来进行灵活调整。但在针对这类理论辅助实践的学科上,还是该强调基础的建立,只有在解决了基础认知与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才可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将幼儿歌曲弹唱灵活运用到实际的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所以前期的教学,还是应该给学生更多缓冲与消化的时间,这样才能让后期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幼儿歌曲弹唱实用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幼儿歌曲弹唱[M].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3]郭小虎.钢琴伴奏织体写作的布局原则及运用[J].文教资料,2007(01).

[4]马云静,温玮君.伴奏织体的选择对歌曲情感渲染的影响[J].体育·美育,2015(04).

[5]任卓.声乐钢琴伴奏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及教学定位研究[J].中国音乐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基金项目:本文为贵州省理论创新课题(联合课题)“基于OBE理念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歌曲弹唱的教学实践研究”(GZLCLH-2021-479)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弹唱模仿
论乐理视唱对幼教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的影响
不会乐器也能“秀”弹唱“玩”编曲
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儿歌弹唱教学研究
南山赋
儿歌弹唱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探究
“习作”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初探
智残儿童构音困难教学中的感悟
项目式模仿教学法在单片机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