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几点思考

2021-09-22穆友威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29期
关键词:四有新时代

穆友威

摘要:教育乃是国家大计,民之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并立足全局战略视角,阐述了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指出了新时代好老师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知识基础以及一颗仁爱之心。要求老师成为塑造学生品质、传授学生知识、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本文将以“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基本内涵为切入点,分析探究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新时代;四有老师;四个引路人

引言

就我国教育领域而言,推动教育的进步与均衡发展,满足大众对优质教育的基本诉求,是新时期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全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领导的党中央,对我国教育事业予以高度重视,就教育改革工作召开了多次会议,并在会议中通过了多项教育改革举措,对教育改革做出了具体要求,提出了新思想、新观念,其中以“四有”“四个引路人”为核心的新时代好老师的评价标准,也对师德师风的建设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具体而言,新形勢下,做“四有”好老师,需要老师以正确的思想理念为向导,以高尚的道德素养为基石,以丰富的知识积累为核心,以一颗仁爱之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致力于成为学生塑造品质的引路人,学习理论知识的指导者,开发逻辑思维、求异思维的促进者,做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的引导者。

一、“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基本内涵和实践策略

(一)“四有”好老师

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学识基础以及一颗仁爱之心。具体而言,一名优秀教师应切实做到以德立身、以德育人,使学生亲师信道,并要坦荡无私,恪守人格底线,传扬民族美德,老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使学生成长为优秀人才;而扎实的学识基础,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和保障,这就要求老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积累多方面知识,以多元化的授课形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还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主动学习新的知识,掌握学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师的仁爱之心,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以及尊重上,这既能展现出教师这一职业的独立魅力,又有利于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对学生个人潜能的开发,发挥出极大的促进作用,当教师以平等的态度面对学生时,一方面能够拉近其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朝向全面综合发展。

(二)“四个引路人”

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求教师要做学生塑造品质、探究知识、开发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敢于奋斗的精神和积极的态度,引导学生做到百折不挠、奋发图强,因此,教师应调动起学生的的学习热情,帮助其找到学习动力,挖掘学习潜能,还应强化学生的问题思考能力、处理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其能够明辨是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求异思维,是教师教育工作的核心关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指向性的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使其能够独立探究问题、处理问题,并形成批判性思维,鉴于此,教师应树立起爱国精神,帮助学生发展成为传统美德的弘扬者,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后备军,与此同时,教师应教导学生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引领学生踊跃参与公益活动,在实践中将爱国情怀发挥到极致。

二、注重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责任制度

各中小学应重视起顶层设计,构建起完整的师德师风责任制度,具体到实践中,学校可组建专项小组,积极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以校长及党委书记为领导,由各教研小组负责人,承担起监督职责,要求各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进而为这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人员支持。在此过程中,学校党委应以“四有”好老师及“四个引路人”为向导,深刻体会其关键意义和基本内涵,贯彻实施教育改革政策,将师德师风看作评价教师综合素养的核心指标,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渗透进教育改革全过程,并立足于组织重建、制度完善等多个方面,建立起完整的师德师风责任机制。

三、立足“五个工程”,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各中小学应发挥党员教师的表率及楷模作用,来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在实际工作中,可立于“五个工程”,制定并实施相关政策及措施,促使教师党支部把好思想政治关,师德师风建设关,在教师聘任、评职选拔、考评定编等工作中,认真听取学校党支部的建议;在干部提拔考核、后备教师任用过程中,及时地与党支部领导者进行沟通;在教师年度考评、任期考察期间,由学校党支部进行审批考核。思想政治及道德修养,是教师提升专业能力的前提保障,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价值取向及思想观念,也与其人格品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这也是以德育人、以德育促智育的重要基础,鉴于此,具体到实践中,可利用制度、思想教育、激励政策等多种方式,促使每一位教师都能恪守师德信念,党支部则要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行监督,对教师师德进行考评,对有悖职业道德的教师进行严格惩处,以制度来约束教师,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四、结束语

综上,做“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是新时期对教育事业提出的全新要求,组建一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扎实学识基础,正确价值取向,出色教育能力的教师队伍,也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各中小学应重视起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促使教师以一颗仁爱之心,以积极的教育态度,以新型教育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来,帮助学生成长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晶,刘晓玫.论教师“传道”思想在新时代的发展——以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重要论述为指引[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01):36-40.

[2]程莉.用“四有”好老师标准检验优秀班主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86.

[3]于成文,杜嘉庆.在厚植师德师风上下功夫 着力培育“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J].北京教育(德育),2019(05):7-10.

[4]蒲应秋,王萍.构建新时代好教师的评价标准——论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的内涵[J].教育文化论坛,2018,10(06):12-18.

猜你喜欢

四有新时代
常怀仁爱之心,争做“四有”教师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进社区 争“四有”
自我管理出“四有”孩子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四有”书记谷文昌
古诗教学,须从“四有”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