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工业体系下的中职机器人课程改革路径

2021-09-22覃朝炼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机器人中职

覃朝炼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自动化设备在现代企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工业机器人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中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在于培养综合性的职业技术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那么在新工业体系下,中职机器人课程改革工作质量越来越重要。基于此,本文通过深入探究新工业体系下中职机器人课程改革路径,以期提升中职机器人课程教育教学质量,为中职生就业、择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新工业体系;中职;机器人;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现代化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社会对高质量的综合性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推动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当前众多中职院校开始重视机器人课程的改革工作。工业机器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不仅要养成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具备全面的工业机器人操作能力。但是从当前的课程教建设角度来看,众多院校的机器人课程建设工作还存一系列的不足,主要集中于学生基础薄弱、课程教学内容缺乏动态性调整、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不足等问题。由此可见,研究新工业体系下的中职机器人课程改革的主要路径是很有必要的。

一、立足企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中职生在学习机器人课程内容的过程中,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非常复杂,主要包括“对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与维护”“工业机器人的基础编程”“模具的基础设计”以及“工业机器人销售”四项能力。针对这些教育目标,我们在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过程中,要重视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尽量降低复杂性机械类论知识的难度:针对课程知识中所涉及的一些复杂公式,教师要学会应用工程学的相关概念,指导学生认知相关公式对应的主要机械功能以及成效,而非对公式本身死记硬背。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培养出具有良好基础能力的专业性人才。

二、结合虚拟仿真,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在传统的机器人课程教学活动中,很多教师受到院校本身教育条件的限制,很少组织学生开展工业机器人自由组装基础训练活动,学生缺乏在工业机器人的自动化生产线上开展应用训练的经验,在岗位实践能力上有所不足,单纯的“理论讲述+案例展示”的课程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机器人课程的学习兴趣不足。针对这种问题,我们在推动中职机器人改革的过程中要重视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通过虚拟仿真操作平台,学生能够操作不同的工业机器人模块进行组装学习,同时虚拟仿真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工业级的机器人实操现场环境,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养成基础的操作能力,从而为今后的实习、工作奠定能力基础。

三、推动产教融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产教融合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机器人课程创新能力,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首先是院校本身要寻找本地区优秀的工业机器人生产、销售企业,通过与合作企业开展人才订单培养的方式,在课程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引入先进的课程教学理念,并联合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机器人课程中的部分理论内容以及后续的实践教学活动,聘请相关的工作人员为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课程讲解,并且由校企双方合作设置相应的奖学金,鼓励优秀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机器人课程知识的积极性。

四、落实以赛促教,培养学生应用能力

无论是国家级的职业技能大赛,还是省级的职业技能比赛,机器人作为主要的赛项内容,每年都会吸引众多师生参与。在职业技能大赛备受国家教育部门中的时代背景下,中职院校要充分重视职业技能大赛的主要作用,推动机器人课程的师生共同参赛,通过这样的方式锻炼机器人课程教师队伍和学生群体的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

五、做好教师培训,提升课程内容质量

首先,中职院校要立足于企业的工程项目,组织优秀教师参与到企业项目建设中,针对现阶段中职机器人课程中教师中理论讲述而轻实践指导的问题,通过推动教师到机器人企业中挂职锻炼的形式,实现机器人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化调整,将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工作落实到生产实践活动中,增强机器人课程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推动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

其次,中职院校要充分依托校企合作的便捷性优势,联合企业共同开发机器人课程教学资源,制定与企业生产紧密相关的机器人课程教学项目。同时,聘请一线的工作人员和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相关专家,对机器人课程的理论内容、就业前景等内容进行客观的讲解,通过校内外讲座和教师交流会的形式,提高教师对机器人课程的教学能力。

六、结语

综上,在我国现代工业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机器人课程作为中职院校新兴课程之一,其课程指质量对学生的岗位能力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推动机器人课程创新的过程中,要从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和师资团队培养等多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重要作用,提高學生在机器人课程理论、实践学习中的参与度,实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小红.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中职机器人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1(03):159-161.

[2]董雷,王霞元.中职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5):125-126.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机器人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