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麦金太尔德性论对道德教育功能的重设

2021-09-22钟静盈

关键词:道德教育

摘  要:道德教育功能是道德教育存在之合理性的体现,而以理性主义至上为特点的“启蒙道德筹划”给现代性社会带来了道德生活领域上的危机,麦金太尔依据历史主义的分析方法,追溯道德历史传统,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思想,提倡道德回归到历史传统中,提出以实践——历史叙事——道德传统为理论基础的德性论思想,并与之对应从实现实践的善、个人生活的善与共同体的善三个维度对道德教育功能进行重塑,从而开解现代性社会中道德教育合理性的困境。此外,麦金太尔德性论思想对当代道德教育的教学资源、实践方式、环境营造和目标建设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麦金太尔;德性论;道德教育

启蒙运动以来,以休谟、康德、卢梭、狄德罗等人为代表的启蒙哲学家们致力于启蒙全人类的理性因子,发挥人的理性力量,他们共同筹划了一系列展现人类理性的社会图景,而在道德领域中,他们同样也致力于对道德进行论证,这就是所谓的“启蒙道德筹划”。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结构化转型,相应产生社会分层的流动和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因此在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价值多元化的理性主义影响下,现代性社会的道德领域也出现了“诸神混战”的局面,道德生活领域出现了现代性危机。“现代性危机”一词是由德国政治哲学家列奥·施特劳斯首次提出,他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主体性自由”和“自我的突显”,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道德领域就出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观化和情感主义倾向,最终瓦解了社会共识和道德统一性,导致道德教育合理性的崩塌。对此,舍勒批判道:“将个人意志凌驾于客观的社会习俗、规范之上,其结果必然是使道德沦为一种空洞的修辞,一种自我意识的同语反复。”道德领域的现代性危机使道德成为一种架空的摆设,道德话语和道德实践都沦落为自我突显的派生物,麦金太尔也如此批评现代性社会中道德领域出现的道德乱象:“当代道德话语最显著的特征乃是它如此多的被用于表达分歧。”似乎在现代性社会中道德话语成了每个人突显自我的工具和手段,导致最后出现道德實践和道德判断的内容不一致的问题,道德被塑造成为一个碎片化、私人化的形象。

因此,麦金太尔在坚持道德回归的基础上,对道德历史传统的根源和发展历程进行追溯,并对现代性社会的精神和道德观念进行批判性思考。不同于马克思是从道德领域外部的社会制度问题基础上进行思考,麦金太尔则是停留在道德哲学内部对现代性社会的道德问题提出质疑,他通过对道德传统的追溯,遵循“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实现对古典道德传统的回归,就如邓安庆学者嘲讽道:“现代道德事业”之成就的一切,反倒在某些原来鼓吹现代性最力者那里被视为被现代性“妖魔”玩弄的少女,恨不得马上将之作为“污水”倒掉。最终麦金太尔回归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传统中,继承德性论的观点,为现代性社会道德领域中的危机提供一种方法转向,从中并论证了道德教育的合理性。

一、基于实践——历史叙事——道德传统的德性论

《追寻美德》是体现麦金太尔德性论思想的重要著作,麦金太尔在这本书中提出,若要理解美德概念的含义,首先要对美德概念的历史逻辑发展及其相应的概念背景进行理解。因此,对美德概念的理解首先要对实践、历史叙事和道德传统的概念背景进行理解,从而再得出德性论中的美德概念。

首先是对德性论中“实践”的理解,麦金太尔强调实践“意指任何融贯的、复杂的并且是社会性地确立起来的、协作性的人类活动形式,通过它,在试图获得那些既适合于这种活动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这种活动形式的优秀标准的过程中,内在于那种活动的利益就得以实现,结果,人们获取优秀的能力以及人们对于所涉及的目的与利益的观念都得到了系统的扩展。”首先,德性是一种为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恰恰可以体现人类所特有的德性,这是麦金太尔对亚里士多德思想的一个继承;其次,德性实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而这种内在利益是具有促成性和延展性的,它的获得有益于参与实践的共同体发展和德性概念的扩充。正如亚里士多德对德性下定义时提到,德性是使德性这个事物“状态好”,又使活动“完成得好”,这种“状态好”、“完成得好”就是实现德性的表现,德性只存在于德性的实践活动中,并作为一种优先善而存在。因此,基于美德概念第一阶段的解说,麦金太尔认为美德是一种获得性的品质,获得性意味着只有在我们去践行它时它才能被我们所拥有,不然它无法自动成为我们的“物品”,而且如果我们对这种“物品”抱有无所谓的心态时,它反倒会成为我们路上的绊脚石,阻碍我们去获得某些利益。

其次是对“历史叙事”的理解,麦金太尔强调个体要重视自我人生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历史叙事中的自我概念统一性是“存在于一种将出生、生活与死亡作为叙事的开端、中间与结尾连接起来的叙事的统一性。”因此在历史叙事自我概念的统一性基础上,我们在理解一个人所采取的行动时就要结合这个人的整体人生,这是历史叙事对整体性第一个层面上的要求;麦金太尔还提到生活与叙事是互相成就的关系,我们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方式,然后我们又用叙事的方式来认识我们的生活,所以整体性不仅是指各个人自身的整体性人生,还包括个人在其生活中的活动与经历各个维度上的整体性,这是历史叙事对整体性第二个层面上的要求。也就是“我们不能脱离意图来描述行为,而且我们也不能脱离背景来描述意图。”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意图,一个意图就指向一个背景,而每一个背景就有一个历史,所以个体行为者的诸历史都相应地嵌在其归属的历史传统中,而脱离了这种专属的历史传统,个体行为者的行为及其历史变化将会变得不可理解。所以就如亚里士多德将德性划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理智德性可以通过思维上的训练获得,道德德性则是通过后天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养成而获得,习惯本身就意味着统一性和整体性,因为行为只有具有连贯一致性时才能称之为习惯,因此,而这正是麦金太尔对美德概念的第二阶段解说,德性是个人在最大可能地经历这种统一性和整体性后,并使它不断趋向完满的品质。

最后是对“道德传统”的理解,在将个体行为者作为叙事的历史看作是人生的统一性的基础上,麦金太尔开始探讨“完满”代表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即对“善的生活”的追问。麦金太尔认为,最大可能性地追求人生统一性并趋向完满状态是对于个人而言的善,那么个人组成的共同体就是众多个人善的集合,所以共同体的善就是这个集合中大家共同具有的东西。基于此,麦金太尔提到:“对人来说善的生活,是在寻求对人来说善的生活的过程中所度过的那种生活,而那种寻求所必需的美德,则是使我们能够更为深入广泛地理解对人来说善的生活的那些美德。”也就是“善的生活”和美德概念就体现在人类寻求它们的过程中,那么寻求这些善中必定共同具有的东西就是要找到道德传统,因为“一种传统即是一种通过时间而延展的论证”。最终,麦金太尔找到了道德传统的最佳代表——亚里士多德,他认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传统具有丰富的道德资源,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思想对复兴美德思想具有重要意义,而在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传统中,对于“善的生活”的定义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共同体”,亞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个人的善”最终是为了实现城邦“共同体的善”,共同的善是连接个人与城邦的精神纽带,城邦为个人实现“善的生活”提供了生活方式。因此,麦金太尔对美德概念的第三阶段解说就是在对道德传统的历史追溯中认可了亚里士多德关于共同体的思想,并继承和发展了德性论思想,提倡社群生活回归到道德生活领域中。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从实践概念出发,通过自我概念的统一性和历史叙事的整体性,理解和解释个人实践行为是个人对实践生活的自我阐明,强调美德是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的品质,从而通过个人对“善的生活”完满的不断追求,实现共同体的“善的生活”,遵循了共同体“善的目的”道德传统。

二、德性论对道德教育功能的重塑

现代性社会对道德领域的冲击使道德教育的合理性也受到质疑,现代社会中因为理性多元主义导致的道德领域乱象也似乎将道德教育置于一个形同虚设的地位,因此,麦金太尔基于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对道德教育合理性的困境进行开解。

(一)实践的善: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

麦金太尔论及美德教育时说:“美德是人们以特殊方式根据特殊理由而行动的品质。美德教育包含着把握、规导和转变各种欲望和情感。”麦金太尔认为人类是具有自然本性的,他认可以自然性为前提的理性的道德性,因此,美德教育就自然而然也包括对各种自然性的引导和转化。麦金太尔描述德性的特征时提到,德性表现出一种反应性,就是在道德实践中会对特定环境中好坏做出反应,实际上就是道德判断的过程,然后在这些好的因素中找到道德实践的积极因素,为道德做出合理性论证。他认为人在德性实践中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首先就体现在它有利于帮助我们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并为正确的道德判断提供正当性,这是人们提升道德认知的重要方式,而道德教育在实践认知中就发挥着一个规范作用。此外,麦金太尔还强调美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使一个人“因美德尊重美德”,而且是要使他“为美德而美德”,在这里他指出道德教育的另一作用——导向作用,道德教育不但引导我们努力转换我们的自然欲望,还指导我们要因为美德本身而践行美德,使我们的目标向善,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善。

强调道德教育中获得实践的善在现代性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注重主体性自由的现代性社会中,每个人似乎都成了道德的“代言人”,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话语,道德领域的争论与分歧最后导致道德实践的“无作为”,割裂了道德与实践的关系。因此,麦金太尔呼吁人类重新回到实践中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追求内化于实践的善,是为道德教育要追求实践的善的必要性进行论证。

(二)个人生活的善:实现个人角色的完满

亚里士多德谈到德性时曾提到:“德性在我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德性不是一种天生禀赋,而是需要经过后天的行为习惯养成并发展的,但是我们被赋予了接受德性的感受力和能力,这种感受力和能力却是我们天生就具有,我们要运用这种感受力和能力去获得德性,所以我们在运用德性后才获得德性,这种德性获得就是实现个人角色完满的必要条件,而这就需要道德教育在其中发挥作用。麦金太尔认同亚里士多德对道德观念和人性观念的预设,他认为个体从自然未受教化的“偶然所是”的人性到实现角色完满的“可能所是”的人性的转变需要道德训诫,道德训诫是结合人的理性能力和外在的经验教导才能实现的,道德训诫中的经验教导在当今而言就是道德教育。此外,亚里士多德对个体角色的预设是基于城邦共同体的角度出发的,他认为每个生活在城邦里的人都承担着一定的角色,从自然状态“偶然所是的人”到履行角色“可能所是的人”正是实现角色完满的一个过程。因此,处于历史叙事中的人都相应地承担着特定的社会角色,社会角色指向一种功能取向,即角色本身就蕴含着功能性概念,人承担角色的同时能将角色的功能发挥出来,而这个过程就是德性实践的过程。

然而在现代性社会中,在理性主义至上的影响下,随着社会分层流动的加快以及社会结构的开放,人们的身份日益趋向多元化、碎片化,一个人往往具有多重身份,并且他的生活被切割成多个碎片,这样个人角色的完满性更难以实现。因此,麦金太尔强调在现代性生活中,个人要在自己的历史叙事中寻回人生角色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而道德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个人找到自己在共同体中承担的角色,并指引人们通过履行角色实现“个人生活的善”,使人获得具有完整性的优秀人的德性。

(三)共同体的善:凝聚社会共识力量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从“偶然所是”的自然状态而来,那就意味着每个人的德性发展都是一个新起点,那么对于个体而言、对社会而言,德性发展都是不具备继承性的,那么社会为了实现全人类持续地趋向“善的目的”,就必然需要道德教育常态化的进行。此外,麦金太尔认为美德的价值,不仅在于实践的善和个人生活的善的获得,也在于实践和个人生活与当时历史语境和社会背景的维系。根据麦金太尔对道德传统的追溯,他继承了亚里士多德共同体的思想,他将社群主义融入美德思想中,认为追求共同体的善是个人生活与整个社会的意义与价值,将追求个人生活的善升华到整个社会共同体的善。正如个人生活的善与社会角色相关、内化于实践的善与实践相关,社会角色与道德实践是特定社会背景的产物,特定社会背景遵循特定历史传统,因而社会角色和道德实践也与共同体的善相关。因此,在每个个体实现个人生活的善与实践的善时,整个社会的统一性目标——共同体的善就需要道德教育来维持,通过道德教育使每个人为趋向共同体的善的完满而努力,凝聚社会为共同体的善而努力的力量。

现代性社会中由于道德语言的分歧和道德观念的碎片化,整个社会陷入一种统一性目标缺失的状态,全社会道德生活领域缺乏共识,现代人成为道德的流放者。因此,麦金太尔遵循亚里士多德的道德传统,将美德思想转向社群主义,提出共同体的“善的目的”是个人生活的善的实现的最终目标,不仅在个人生活的善需要道德教育的介入,在共同体的善的实现和继承中也同样需要道德教育发挥作用。

三、德性论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启示

麦金太尔的德性论思想在现代性社会道德危机中重塑了道德教育的功能,开解了道德教育合理性的困境,其中注重道德传统、实践与共同体的思想也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建设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道德教育内容:重视优秀传统道德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蕴含着随着时间而被认证的合理性的意味,因此传统中必然存在能被学习和开发的积极因素。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传统道德资源,例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儒家文化提出的个人道德修养的涵养在道德教育中就具有重要意义,相对应德性论就是麦金太尔强调的个人生活的善;还有儒家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共同体的“善的目的”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道德资源。因此,基于历史分析方法的要求,当代道德教育在开发和利用传统道德资源的基础上应该更加注重传统道德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历史叙事整体性的方法,既回到历史传统中了解传统道德文化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又站在当今社会背景中重新阐释传统道德文化的蕴意,从而使传统道德资源在道德教育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二)道德教育方式:在道德实践中树立道德榜样

德性论认为美德是一种获得性品质,获得内在于实践的利益就是德性践行的过程,所以在道德教育中应该注重道德的实践性,因为道德实践实际上就是一个道德认知不断提升的动态过程,个体在道德实践中不断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在这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就在不断地提升道德认知,道德教育在道德实践中就发挥着规范和导向作用,避免个体出现道德判断错误的情况,并指引个体朝着“善的目的”不断靠近。此外,麦金太尔也认可榜样的示范作用,在道德实践中可以树立道德行为榜样,通过榜样的模范示范作用激励个体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向榜样靠近,也为道德教育方式提供一种有效途径。

(三)道德教育环境:在共同体中营造共识氛围

麦金太尔强调社群生活要重回道德生活领域中,这也是现实道德生活领域的需要,“共同体的善”是个人生活的善和实践的善的最终目标,道德实践实际上表示个体的一种判断力,这种判断力与共同体相关,处于何种共同体中就相应地内在具有何种判断力,因此,共同体对道德教育产生一种环境氛围式的影响。此外,共同体本身就具有道德教育的意义,在每个个体追求个人生活的善时,引导他们自己本身的善要趋于共同体的善的任务就交给了道德教育,道德教育让每个个体在实现个人善的同时,也趋向实现共同的善的目标。因此,道德教育在注重寬容和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社会中就担任着警卫角色,时刻提醒人们:个体的行为是有边界的,要符合共同体社会的目标。

(四)道德教育目标:培养具有德性品质的人

德性是德性论的核心词汇,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一种功能性品质,即在事实判断中已经包含了一种价值的肯定,在“是”中已经有了“应该”,这里的价值肯定“应该”就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提出了要求。麦金太尔提出德性论的回归是在批判规范伦理学和后果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批判以规则为信条的道德教育培养出了“消极公民”,以功利角度为基础的道德教育培养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以自由主义为信条的道德教育培养出了道德生活的“局外人”,这一切都给社会带来道德危机。因此,麦金太尔主张回归到“自我”概念中,提出自我的德性品质的要求,并将对善的追求作为道德理想,引导人们从底线道德过渡到至善德性,也就是为道德教育提出了目标上的要求:道德教育应该在帮助人们在正确理解道德传统的基础上,认可道德教育的价值意义,坚定道德信仰,从而激励人们追求崇高的道德理想。

针对现代性社会中出现的现代道德危机,麦金太尔通过对道德传统的追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他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思想,提出了基于实践、历史叙事和道德传统的德性论,并为道德教育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对当代道德教育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参考文献:

[1]田冠浩,吴永华.麦金太尔、马克思与现代道德[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3):40-43.

[2][4][5][6][7](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追寻美德——伦理理论研究[M].宋继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7,238,260,261,278-279.

[3]邓安庆.启蒙伦理与现代社会的公序良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16.

[8][9](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M].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17,156.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7.

[11]亢丽娟.麦金太尔走出现代道德哲学危机的尝试[J].社会科学战线,2009(09):42-44.

责任编辑  邱翔翔

*作者简介:钟静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品读
浅谈初中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现代西方道德教育理论研究》评介
浅谈新时期初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现途径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学校“生活本位”道德教育的实施对策探讨
以实践思维引领道德教育
从家庭道德教育困境谈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