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格化管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实践创新

2021-09-22梅晓芳蔺如美

关键词:晚归网格化网格

梅晓芳 蔺如美

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生源学生结构多元、学校管理体质单一、后疫情时代影响等现状,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呈现单一、点状、散发等困境。从网格化管理理念出发,将网格化管理特征与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特点进行有机融合,以学生晚归晚查、学生干部培养网格搭建为例,不断探索并践行网格化管理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的创新模式。

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网格化管理

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是践行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也是辅导员九大职责之一。高校辅导员承担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大职责。对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模式的创新探索是规范管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完善高职院校育人体系的重要路径。

一、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

首先,生源学生结构多元增加了管理难度。第一,学生年龄结构年轻化。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以“00”后为主,“独立、自信、开放”成为许多“00后”的标签,他们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具备更多元的知识获取途径。思维上的活跃,心理上充满激情与自信,行为上的敢于表达,同样造就了其呈现出缺乏辨别能力、自控能力差、抗压能力弱等特点。作为有教师和管理者双重身份的辅导员来说,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更要因人而异,既要关注“00后”的“标签”,又要尊重“00后”的发展规律,做好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第二,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化。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结构复杂,增加了管理难度。随着高职院校自主招生放宽口径,招生范围进一步扩大,生源结构呈现复杂态势。高职招收的学生既有普高高考生,也有单考单招学生,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群体中,大部分学生自主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意识和大局观念,对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认识不到位,使得对其的管理难度增大,相应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差。

其次,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方式单一。高职院校学生管理体制主要是以学生工作部门为主导,开展层级式管理,存在重管理而轻教育的现象。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与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融合度低。辅导员日常工作,更注重将学生“管住”,不能做什么;而在“管好”上仍有差距,在通过日常管理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发挥上有所欠缺,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投入有限。层级式的管理也使得管理制度和队伍建设缺乏创新,管理制度和新时代学生的特点融合不够,以学生为核心的差异化管理载体欠缺,“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具体管理事务工作中体现不明显,在打造自主、自觉、能用的学生管理隊伍上仍有所欠缺。

最后,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精准防控是必然要求。学生日常管理难度增加,首先表现在学生每日健康打卡、体温监测、宿舍晚归检查等各方面都需要落实到每一名学生,每日疫情防控工作量陡增。其次,疫情期间的日常事务管理更凸显对学生干部的培养落实不到位,学生自主意识薄弱,需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利用传、帮、带,充分将学生骨干的力量发挥出来,通过搭建适合的载体和平台,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在后疫情时代,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亟需构建有效的日常管理模式,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的效率,实现管理育人。

二、网格化管理与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的有机融合

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中面临诸多困境,如何探索适合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的新模式,最大程度上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并实现管理育人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面临的现实问题。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方法,将其融入到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中,与事务工作有机结合,具有现实意义。

(一)网格化管理对学生日常管理的指导性和启发性

网格化管理是在我国社区管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将整体管理对象根据标准划分为功能性的网格管理单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动态管理,并建立起其中的协调机制,以实现资源整合,提高管理效率。网格化管理最早运用于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中积极探索并尝试网格化管理模式成为治理创新的新趋势。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存在着事务性工作细小繁琐、工作边界模糊等问题,网格化管理为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思路和更多可能性。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治理,从顶层结构到基层组织,网格化管理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对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管理具有指导性和启发性。首先,网格化管理具有清晰的管理体系,在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中,有助于进一步厘清管理思路,构建清晰、高效的管理网格;其次,网格化管理增加了日常管理的可控制性,能有效整合资源;再次,网格化的建设可以补充和完善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的制度体系,弥补事务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做好学生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二)网格化管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具有内在合理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网格化管理的质量提升与功能优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将网格化管理写入党的文件,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网格化管理已然从地方实践探索演变为中央对地方治理的政策要求。可见,网格化管理在社会治理方面的运用颇有成效,这也为高职院校运用网格化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网格化管理在社会治理中对事务性工作中明确层级、边界清晰、强化监督的特性,能有效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工作繁琐问题,进一步明确事务性工作的层级、边界,同时能完善对日常管理工作的监督,使得日常监督有的放矢。网格化在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具有合理性,具备实践的条件和有机融合的合理性。

三、网格化管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践

(一)学生日常管理网格化工作体系搭建

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在现有管理体制基础上,对机制、功能进行组合设计,结合学生的需求结构,建立学生网格动态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和成长平台,从而达到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获得感的提升。网格化的管理要注重实现全方位服务、精细化管理、动态监督的目标。

第一,梳理工作网格。对照学生的日常管理事务性工作的内容,梳理并规范日常工作的网络。分类构建网格化体系的具体内容,即可网格化的日常事务性内容,打造思想政治引领下的网格化工作网。第二,划分日常管理工作的网格化功能,编制网格。在明确网格化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关键环节和“节点”,编制网格,划定单元,明确边界。网格化管理中最重要的点在于人,只有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点上,才能将其个性和功能发挥到最佳。因此在编制网格时要明确关键点,对照关键需求。其次是在网格中划定单元,并明确网格单元的边界,明确单元职责。第三,配齐队伍,明确责任田,进行个性化培养。建立专项队伍,清晰掌握各自的责任田范围,在各司其职基础上开展个性化培养。一是立足本职进行常规培养,通过日反思、周复盘、月研讨等方式进行培养;其次利用重要节点进行关键环节培训,例如疫情期间的健康监管网格、学生晚归检查网格等;再次,从优势视角出发,为学生赋能,结合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特点,建立多元培养体系。第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建立网格监督和评价考核机制,明确日常管理中的各个网格的考核细则,增强网格单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奖惩结合,激发潜力。第五,联动资源,建立网格化良性循环生态圈。将学生日常管理中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营造网格文化,使师生在网格生态圈中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协同发展,管理育人。

(二)学生晚归行为管理网格化的实践探索

宿舍的晚归检查是辅导员宿舍管理的重要一部分,特别是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每天晚上晚归行为管理会落实到每一名学生。为解决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面临的困境,通过对日常管理的网格进行初步探索,以学生晚归检查和学生干部职责梳理为例,开展网格化管理的创新实践。建立晚归行为管理的网格系统,能提高学生管理的工作效率,形成检查管理的闭环,是在学生安全管理规避风险方面的重要尝试。

1.学生晚归行为管理的网格化实践

高职院校学生的宿舍管理主要通过辅导员和宿舍管理员两支队伍实现,通过辅导员进宿舍、宿舍管理员反馈信息等方式对未按时返回宿舍的学生进行追回。在具体实施中不难发现,学生宿舍晚归检查制度的管理存在被动现象,大部分精力花在了如何处理紧急情况上,而在做好提前统筹和预防上存在措施单一、缺少预见性及统筹工作的现状。面对年轻化的学生群体,既要在了解其个性特征基础上做好管理,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通过将网格化管理运用到宿舍晚归检查上,搭建宿舍学生晚归行为管理的网格体系(如下图所示)。

图1  学生晚归检查网格图

首先,梳理学生晚归行为的管理网格。学生宿舍因不同年级分布在不同区域,明确晚归行为管理网格的内容,形成片区、年级、宿舍三条主线的网格体系。其次,划分学生晚归行为的网格化功能,编制网格。在明确主线的基础上,将片区、年级、宿舍编制进行具体的网格,三条主线网格相互补充,基本做到宿舍区域全覆盖。第三,为三条主线的网格点配齐队伍。形成“宿舍——宿舍长——生活委员——辅导员——总辅导员——支部书记——支部委员”宿舍正向学生晚归行为的跟踪线;形成以学生党员为主,对各个年级监督抽查的学生晚归行为管理队伍,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形成按片区将值班辅导员和退役学生有机结合的学生晚归行为的管理队伍。几支队伍共同协作、相互监督,并针对不同网格点上的人员进行培訓,明确工作内容,并承担普及学校宿舍管理相关管理制度,监督其落地的重要职责。第四,完善评价考核机制。学生晚归行为管理制度评价考核主要通过月考评进行,结果运用在学生的评先评优、学生党员的发展、辅导员的绩效分配等方面。最后,联动资源,建立网格化良性循环生态圈。学生晚归行为的管理网格的搭建是对学生参与事务性管理的一项具体尝试,通过学生晚归行为管理网格的运行,不断深入对网格化的深入研究和实践。

2.以学生干部为桥梁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搭建

在学生晚归行为管理的实际运用中发现,网格化建设的成功离不开学生干部的参与。学生参与管理的模式,对辅导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工作规范程度等都具有启发性。因此,学生骨干的培养也应该通过日常管理工作的开展来实施。学生干部是大学生中骨干成员,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管理的协作者,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能力素质和心理素质,对其的培养要从其职责梳理开始。

对学生干部职责的梳理,能进一步理顺管理思路,有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班级干部、团学干部、辅导员助理等重要的学生骨干,明确职责,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发挥好学生干部和优秀骨干在学生群体中的示范带头作用。

首先,梳理干部职责网格。结合管理实际,对干部的设置情况,进行梳理。形成支委领导下学生干部队伍建设的两条主线,一是辅导员领导下的班级干部,二是党建带团建引领下的团学干部职责梳理。其次,明确学生干部的职责,划定网格。班级干部和团学干部所履行的职责各有不同,但又有部分重合,班级干部和团学干部是相互配合,协助发展的关系。再次,对每一个处在干部职责网格点上的干部进行分类管理,分类培训和培养。将日常培养和集中培训结合,对关键人、关键点注重过程培养。第四,干部的评价考核机制主要对照职责网格下的管理细则,并将结果运用到干部评聘、评先争优中。最后,在联动资源方面,要与其他的网格相互结合、交叉配合,职责明晰的基础上做好日常管理工作。

学生晚归检查网格和干部职责网格的运用,在日常实践中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之前辅导员一对多的工作困境,学生参与管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通过两个网格管理的初步探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对其他网格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四、网格化管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实践总结

(一)网格化管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的实践成效

通过对日常管理中的网格化进行初步探索,总结出网格化管理在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中发挥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积极作用。第一,网格化管理使学生日常管理方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通过划定管理网络、明确责任,形成管理的无缝对接,发挥网格管理和监督的权利,发挥了成员的重要功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第二,网格化管理使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更规范。传统的管理模式常常存在管理盲区,而网格化管理的规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日常管理工作更规范,能有效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从而增强日常管理的实效性。第三,网格化管理是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落脚点。从三全育人角度来看,抓好学生、班主任、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群团组织等人才培养的参与者,充分发挥出在其中的作用,尽可能完善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而学生自身作为人才培养的对象,参与到网格化管理中,才能使其个性发展更加有的放矢,让学生将被动接收转变为作为独立的个体参与到日常管理中,从而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生作为参与者、评判者和实践者,鼓励学生掌握发声主导权,享受灵活选择、自由成长的主体权益,参与到日常事务管理过程中。

(二)网格化管理融入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的实践反思

通过对学生晚归网格和学生干部网格的具体实践探索,发现把握网格化建设的关键点及完善网格员的培养机制和联动资源成为管理制度建构的关键所在。即要注重对网格员的培养,及时将资源联动起来。

一是人员选拔。党建带群团建设的学生管理中要偏重选拔学生党员、团内的积极分子等,能充分学生中积极分子的朋辈效应;干部培养中要从职责出发,因材施用。二是网格布点。依据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并结合关键网格员团队成员的自身特长,将其安置到早晚查、宿舍管理、安全监督、就业指导等网格的各个关键点。三是分类培训。支部牵头组成以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党务干事、组织干事、总辅导员为主的培训团队,为关键网格员团队上好“五堂培训课”,即“理想信念思想引领课”“传帮带工作经验分享课”“办公软件实操培训课”“沟通表达能力培训课”“心理服务工作方法培训课”,不仅让他们的工作技能得以提升,而且个人的思想也得到成长。四是过程培养。以学生日常管理中的意识形态、早晚查、宿舍管理、就业帮扶、安全监督等日常事务为工作任务,在具体工作中培养和提升关键网格员的政治素养、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及综合素质。五是考核与运用。考核运用要利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可借助人力资源360度测评理念,对关键网格点的学生表现进行全面考察,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党员发展、学生评优等各个阶段中。

参考文献: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EB/OL].(2017-09-29)[2021-03-20].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2][3]梅晓芳.新时代大学生自主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实现路径[J].经济师,2020(07).

[4]刘宏达,闫丽莉.网格化管理理论及其在高校学生服务管理中的应用[J].中青年学者论坛,2019(7):14-22.

[5][9][10]应玉明等.高职院校学生网格化管理的作用与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4):93-96.

[6]唐皇凤.新时代网格化管理的核心逻辑[J].人民论坛,2020(7):17-19.

[7]吴结兵.网格化管理的实践成效与发展方向[J].人民论坛,2020(10):23-24.

[8]刘锐,刘磊.权责分立与风险分配:网格化管理困境分析[J].求实,2020(6):42-56.

[11]包治国,孙一平.网格化管理:高校学生管理新模式[J].管理学刊,2018(5):57-62.

[12]李华颖.德育工作网格化管理中的“破窗效应”及修复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5):22-24.

[13]趙旌旌.构建研究生网格化管理模式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1):68-70.

责任编辑  杨慧芝

*作者简介:梅晓芳,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公室主任、副教授;蔺如美,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学院助教。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项目编号:教思政司函〔2020〕2号);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新时期学生骨干在大学生自主管理中的作用发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20J1331)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晚归网格化网格
其实我也是一只鸟
智慧社区视野下网格化社会服务客体研究
追逐
增加网格 以退求进
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实践及启示
山村晚归
河北发力网格化监管信息化
守望中的妈妈
农村网格化建设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