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9-22吴月圆
吴月圆
【摘要】目的:探析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中多排螺旋CT及MRI的应用价值。方法: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取本院收治的疑似胆囊癌的患者4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确诊前,开展了多排螺旋CT以及MRI检查诊断,并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价多排螺旋CT、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检出率、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者有37例。多排螺旋CT检出胆囊癌34例,确诊32例;MRI检查检出胆囊癌36例,确诊35例。检出率与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MRI稍高于多排螺旋CT,但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胆囊癌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检查中,肿块型、厚壁型、腔内型均有不同的临床表现。结论: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中,多排螺旋CT及MRI均有一定的诊断应用价值,临床在应用时,可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检查诊断方式,以此来提升诊断符合率。
【关键词】胆囊癌;临床诊断;鉴别;多排螺旋CT;MRI;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735.8; R445.2; R73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5-0140-02
胆囊癌属于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其是出现于胆囊黏膜上皮细胞上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在胆道系统肿瘤中占比已超过70%,于胆囊处发病[1]。临床针对胆囊不同的解剖部位,分为体部、颈部、胆囊管、胆囊底部等,其中胆囊、体部、颈部出现癌变的可能性较高[2]。胆囊癌出现后,患者会出现黄疸、腹块、腹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会出现胆囊炎、胆囊穿孔等,均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因此,尽早对胆囊癌进行诊治非常有必要。目前,随着多排螺旋CT、MRI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胆囊癌诊断与鉴别效果,为临床诊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主要依据[3]。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的应用效果及价值实施相应观察及分析,故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取48例疑似胆囊癌的患者进行研究,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6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取本院收治的疑似胆囊癌的患者48例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于确诊前,开展了多排螺旋CT以及MRI检查诊断。48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17例;年龄40~75岁,均值(62.64±10.51)岁。出现自觉症状时间0.1~1.0年,均值(0.53±0.31)年。其中以往出现过胆囊结石者、胆囊炎者分别10例、20例。本次研究符合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有完整得多排螺旋CT以及MRI影像学资料者;有胆囊癌疑似症状者;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有过胆囊转移病变者;开展过肝胆手术史者;合并过其它部位肿瘤者;临床资料不全者;不愿参与研究者。
1.2方法 所有疑似患者均开展多排螺旋CT以及MRI检查,如下:①多排螺旋CT:应用GE有限公司生产的多排螺旋CT仪,对患者实施扫描。在扫描时需要患者保持在仰卧位状态,对层厚进行设置,即为5.0mm,重建层厚为0.625mm,螺距:1.0,造影剂为非离子型的对比剂注射液,剂量为50mL,以3.5mL/s的速度,通过肘部的正中静脉将其团注,之后开展三期增强扫描。②MRI检查:应用1.5T的MRI扫描仪进行检查,用与其相配套的通道体部线圈,患者在检查时需要保持仰卧位,将双手举过头,头先进体位,扫描的范围需要从膈顶开始,直至十二指肠的水平部位,行三期增强扫描,用0.2mmol/ kg的造影剂,通过肘静脉,用高压造影注射剂实施团注,注射速率:2.0mL/s,剂量15mL,以相同的速度将30mL的钠化钠注射液(0.9%)推注进去。
1.3观察指标 评价多排螺旋CT、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检出率、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真阳性+真阴性)/(真阳性+假阳性+真阴性+假阴性);敏感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2 结果
2.1手术病理检查结果 48例疑似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癌者有37例。
2.2多排螺旋CT、MRI检查结果 分析48例疑似患者,多排螺旋CT检出胆囊癌34例,确诊32例;MRI检查检出胆囊癌36例,確诊35例,详见表1。
2.3多排螺旋CT、MRI检查 检出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比较检出率与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MRI稍高于多排螺旋CT,但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2。
2.4多排螺旋CT及MRI影像学表现 ①直接征象:肿块型的胆囊癌多排螺旋CT及MRI表现,即于囊壁内出现菜花样的肿块,且肿块多数出现于囊肿,导致肿腔改变,并处于基本的闭塞状态中。CT显示出复杂的密度影,MRI显示T1加权像呈出现等信号,或是低信号,T2加权出现等信号,或是稍微较高的不均匀的高信号,并出现不均匀的斑片样强化。厚壁型:囊壁出现局部不规则的增厚,或是出现弥漫性增厚,内壁凹凸不平,厚度在1.5cm,囊腔变小,CT表现出低密度影,MRI出现高信号,并出现明显地强化现象。腔内型:囊内出现结节型囊块,底部的胆囊出现增厚影,边缘较清晰,单发病情,密度均匀,胆囊清晰,多数为强化征象。混合型:即出现厚壁型的肿块型。②间接征象:肝脏转移或是侵袭,即肿瘤病灶对肝前段、左内段产生侵犯,其与胆囊分界不清,出现CT出现低密度区,MRI出现长T1长T2信号影,胆囊的边缘不清,病灶出现花边样的强化。同时出现淋巴结转移、肝内外胆管的扩张,且合并了胆囊结石与腹水现象。
2 讨论
胆囊癌属于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较高,且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因素目前尚没有定论,但多数学者认为,胆囊癌发病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如慢性炎症、胆囊息肉、胆囊结厜等,均会引起胆囊癌[4-6]。早期胆囊癌症状不明显,较为隐匿,且多数不会出现症状,因肿瘤的增长,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如腹块、黄疸、腹痛等,其中还会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胃肠道、肝脏、免疫系统等症状[7]。因此,多数胆囊癌被确诊时,患者的病情已发展至中晚期阶段,治疗效果不佳,且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因此,尽早诊治对帮助患者提升远期生命质量具有积极作用。目前,胆囊癌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因病情确诊后较为严重,故手术风险高,因此,术前有效的诊断非常重要[8]。近些年,影像学技术有了不断的发展与进步,特别是CT、MRI检查技术,有了极大地提升,被应用于不同疾病的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胆囊癌诊断中,临床应用了多排螺旋CT及MRI检查,取得了一定的诊断效果。本研究显示:检出率与符合率、灵敏度、特异度MRI稍高于多排螺旋CT,介两者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原因分析:多排螺旋CT征象:对于结节型的胆囊癌组织,会出现密度影,病灶边界较为清晰,经增强扫描后,会出现不均匀地强化现象;厚壁型的胆囊癌病灶边界较为清晰,在行增强扫描后,会出现强化现象;肿块型胆囊癌,位置较为完整,会出现密度较大的肿块影,或是出现高低密度混合型肿块,在增强扫描后,会出现非均匀地强化现象,病灶出现明显的强化征[9]。胆囊癌MRI表现,即结节型胆囊癌,胆囊的形态没有变化,也没有出现体积增大表现,但其基底会出现宽窄不一现象,病灶的边界清晰;肿块型胆囊癌,位置出现不规则形,肿块多数处于囊腔,或是全部的囊腔,胆囊的形态不规则,判断的难度较大;阻塞性胆囊癌,其胆囊的体积会出现明显增大现象;壁厚型胆囊癌,胆囊形态没有异常,体积增大也不明显,但胆囊壁会出现非规则性的加厚征象。此外,在胆囊癌诊断时,需要对其与胆囊炎进行鉴别。通常,胆囊炎者多数会有结石出现,胆囊壁出现弥散性的加厚征象,强化检查时,胆囊壁有强化象,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夹心饼干状,肌层不会出现强化征,结节也不会出现强化,浆膜层、黏膜层会出强化等。因此,可根据以上情况,对胆囊癌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中,多排螺旋CT及MRI应用价值显著,可结合情况应用。
参考文献
[1] 冉勇. 多排螺旋CT与MRI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20, 33(20): 35-36.
[2] 田春江, 勾振恒, 吕剑, 等. MRI在胆囊良性与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20, 26(7): 543-546.
[3] 阙瑞华. 多排螺旋CT及MRI在胆囊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医疗装备, 2019, 32(16): 39-40.
[4] 刘东旭, 周丹, 王利峰. 胆囊癌及其病灶局部侵犯的MRI診断及影像学特征[J].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9, 36(3): 322-325.
[5] 于志远, 孙岩. 胆囊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9, 26(3): 282-287.
[6] 杨涛, 薛焕洲, 姜青峰, 等. CT和MRI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价值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11): 140-141.
[7] 沈中元. MRI、超声与CT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J].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 27(6): 1966-1967.
[8] 李玉梅. 多排螺旋CT用于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癌患者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效果[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6): 187.
[9] 张慧杰. CT与MRI对胆囊癌早期诊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70):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