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胆囊癌26例超声诊断分析

2010-09-01王丽杰董春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5期
关键词:胆囊癌胆囊炎病灶

王丽杰 董春宇

【關键词】胆囊癌;超声诊断

原发性胆囊癌是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由于早期无特殊症状,其诊断往往被延误。本文对5年来经手术确诊26例胆囊癌患者的超声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超声胆囊癌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超声对胆囊癌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例均为2004年7月至2009年7月入院并经手术证实的胆囊癌患者,男5例,女21例,年龄29~74岁,平均56.5岁,60岁以上患者19例占73.1%。临床主要症状为右上腹不适,疼痛,部分患者伴有黄疸或上腹部扪及肿块。

1.2 检查方法 检查仪器为Medison8000ex,GELOGIQ7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为3~7 MHz,患者检查前禁食12 h。检查时于上腹部按常规方法进行多方位探测,必要时饮水并取坐位探查清晰显示胆囊腔及其内容物,发现病灶后图像局部放大,测量病灶大小,厚壁型以胆囊癌最厚测值为准,CDFI观察病灶内血流,采用脉冲多谱勒确定血流性质和血流阻力指数(RI)。

2 结果

2.1 本组胆囊26例中,B超诊断17例,占65.3 %,病变均侵及胆囊壁全层。合并胆囊结石24例,占92.3%。病理诊断均为腺癌,其中低分化腺癌19例,高分化腺癌7例。误诊10例,分别误诊为肝癌4例,胆囊癌2例,胰头癌1例,坏疽性胆囊炎2例,胆囊息肉1例。

2.2 根据胆囊癌声像图特征[1],本组还可以分为4型:隆起型3例,占11.5%;胆囊壁增厚型5例占19.2%;实块型7例,占26.9%;混合型11例,占42.3%。超声显示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腔内肿块,胆囊附近肝脏见高回声团块。

3 讨论

3.1 胆囊癌由于缺乏典型的、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又不具备敏感的实验室检查方法,因而当临床上出现或疑诊胆囊癌时,常常已出现转移。超声对胆囊壁与胆汁有明显的声阻抗差,两者分界清晰,灵敏度高,对胆囊疾患正诊率高[2]。

3.2 胆囊癌超声特征分型 胆囊壁增厚型:本组占19.2%,表现为胆囊壁不均匀性增厚,模糊,胆囊可缩小,或因肿瘤侵犯胆囊管引起阻塞而至胆囊肿大。此型主要与慢性胆囊炎鉴别,慢性胆囊炎壁一般为均匀性增厚,其厚度不如胆囊癌。隆起型:胆囊腔内见乳头状中等回声团块自囊壁突向胆囊腔内,表面不光滑,基底较宽,不随体位移动,无声影。周围肝组织正常,直径常>2 cm。与胆囊息肉鉴别在于息肉直径多<2 cm,蒂细。混合型:占42.3%,较多见,肿瘤常弥漫浸润胆囊壁使其增厚,囊腔闭塞,胆囊缩小,但与肝脏组织正常强回声带尚能分辨。周围组织可以受侵犯。实块型:胆囊正常结构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胆囊肿大,囊内充满不均质斑点状回声,合并有结石时可见强回声团块及声影,胆囊癌向周围扩散浸润。此型主要与肝癌化脓性胆囊炎鉴别。

3.3 胆囊癌误诊分析 本组早期胆囊癌4例均漏诊,分析原因为:早期胆囊癌形态及大小无明显改变,症状不典型,合并结石时,尤其是充满型,只注意结石而忽略囊壁变化。中晚期胆囊癌,由于胆囊癌浸润较广泛,胆囊正常结构消失,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同时对胆囊癌转移途径缺乏认识,易误诊为胆囊周围组织肿瘤。思维应开放,应结合性别、年龄,仔细询问病史,再结合胆囊癌超声分析,可提高胆囊癌诊断率。

3.4 为提高对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做超声时应注意 对胆囊结石的病例做超声检查时,需改变体位,使结石移动,并且多切面检查,特别是颈部囊壁的改变,有助于提高小肿瘤的显示率;对于胆囊息肉患者,不仅要看大小、形态,还需结合彩色多普勒的应用,如检测到高速高阻动脉血流频谱,则需高度怀疑恶性;遇到胆囊萎缩,胆囊内充满结石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女性患者,建议手术。由于胆囊癌早期即可转移至肝和胰腺,对于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并存患者,如发现肝或胰腺有病灶时,切不可将次病灶误诊为原发病灶,应仔细探察,以防漏诊。

总之,对于胆囊癌诊断,超声医生检查时一定要认真,诊断要慎重,并结合临床症状,可以提高胆囊癌诊断准确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 考 文 献

[1] 任晓苏,马耀山,汝晓睿,等.胆囊癌的诊断与手术病理对照研究.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2(2):120121.

[2] 苑菁,张经中,王永平.原发性胆囊癌的超声诊断及其误诊分析.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8,14(3):6667.

猜你喜欢

胆囊癌胆囊炎病灶
胆囊炎病人的饮食护理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冬防胆囊炎多吃白萝卜
胆囊炎能不能根治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早做检查,不让胆囊炎胆囊结石“狼狈为奸”
DNA 突变让老美易患胆囊癌
胆囊癌误诊13例
老人要警惕胆囊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