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课教学与美术整合策略
2021-09-22顾丽敏
顾丽敏
一、引言
小学美术是一种视觉美育教育,而美是一种抽象概念,需要具体物质与环境作为载体与传输工具。小学生要学会观察和思考,抓住所观察事物的特征,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并展现自己的独特情感。小学科学是反映自然现象本质及自然美、探察研究物质特征的学科。小学美术与科学的整合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抓住自然物的基本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进行新意象作品的创作,实现美术知识与科学知识的获取以及创作能力发展的双丰收。基于此,笔者进行了科学与小学美术整合策略的相关探讨,现分享如下。
二、科学课教学与美术整合的理论基础及可操作性探究
(一)理论基础
新课程改革不仅重视学生各学科知识的学习及应用能力的提升,更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笔者研究发现,在不同学段的不同学科,新课程标准都要求该学科教师打破学科界线,实现知识跨学科整合以拓宽学生思维维度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笔者有理由认为,在当今教育形势下,各学科教师要遵循终身学习的理念,既要有广博而专业的学科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也要有广博的跨学科知识和丰富敏锐的联想能力。这就是科学与小学美术学科能实现知识整合的理论基础。
(二)可操作性
人对美的理解不同,创作方式也因人而异。笔者之所以认为科学和小学美术整合具有可操作性,是因为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离不开科学知识的渗透及应用。
从美术创作的角度来看,各种自然美、器物美都需要合适的载体,而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相关自然景物、自然现象及器物的典型性质及特征后,才能开创思维加工和创新工作。例如,下雨前的乌云因雨滴已然形成,不再是轻盈而散落的雾气状态,在绘画时不仅墨色要重,而且云层要低。这才既符合科学事实,也符合绘画的要求。再如,画不同类型的树木也需要一定的科学知识。松柏是四季常青的树木,而杨柳都属于落叶乔木,蔷薇属于攀缘类灌木。美术作品确实与美的载体实物不同,因为它要根据创作需要而有所改变,但无论发生什么变化,其基本属性无法更改。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确实存在科学知识渗透及应用的必要性。由此可知,科学与小学美术的整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三、开展科学课教学与美术整合的有效策略
(一)以美术教材内容为基点,实施学科知识的整合
教师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材。因此,小学美术教师要以美术教材内容为基点实施学科知识的整合。在这一点上,笔者采取了如下可行的措施:梳理教材主线和教学主题,探查与教学主线或者主题相关的科学学科的关联点与结合点,增强美术学科的综合性、趣味性、可实践性及科学性。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美术课堂中有与动物有关的探究主题,三年级下册第九课是鸟和家禽,第十课是水墨画鸟。笔者发现,小学三年级科学中就曾经对学生有类似的要求,要探寻不同生命体的奥秘,学会区分不同的植物与动物。因此,笔者认为,美术创作是基于生活的,学生首先要对承载美的实物有科学的了解,然后才会创作出基于实物基本特征的艺术作品。教师要教会学生认真观察鸟和家禽的外在形态特征,并根据它们身体羽毛的颜色深浅度、观察时光影对身体部位色泽、阴影程度的影响等进行实物观摩创作。基于此,笔者不仅让学生反复观看相关鸟类与家禽类的视频,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到的鸟类与家禽的相关特征说给大家听,还让学生观看不同动漫作品中相关鸟类与家禽类的艺术造型,让他们明晰加诸这些动物身上的可爱、萌萌哒、凶狠等标签是艺术家所赋予这些动物的艺术特征和情感表达,但是无论怎样创造,狗还是狗,猫头鹰还是猫头鹰,基本特征不会发生变化。这就提醒了学生首先要有良好的观察能力,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才能在不违背科学事实的基础上对实物进行想象和创造。
(二)开展实践活动,促进科学课教学与小学美术的整合
无论哪种美术创作都会选择一定的材料作为艺术形象的载体。如,我们常见的布艺作品、蜡染作品、雕塑作品、玻璃与陶瓷工艺品等,我们的绘画也是如此。学生在有了尊重科学事实的创作理念之后,教师还要开展丰富且有价值的实践活动,对各种实物进行有效利用以促进科学与小学美术的整合。
就小小的石头创作来说吧,不同的石头形状、石头性质以及石头的花纹等都可以被拿来作画和进行艺术创作。笔者曾经让学生捡拾鹅卵石进行画作的拼接。学生会根据鹅卵石的不同形状、被磨损的程度进行构思和创作。狭长的可以作为树干和篱笆,圆润的可以做月亮或者门洞,方形的可以做屋顶或者门窗,三角形的可以搭建成不同的花卉模样,甚至学生还会把鹅卵石摆放成小鸭子和狗的样子,在围成的篱笆墙内拼凑出了可爱的农家院的温馨场景。学生会在拼接过程中问为什么这些鹅卵石都没有太大太尖锐的棱角,笔者会结合相应的岩石风化和水流冲刷等知识给他们做一些简单的科學知识的解答。而笔者曾经给学生展示过一块上水石,上面种上了草坪的草,长得绿油油的,很可爱。学生会探寻为什么这样的石头里面可以长出植物来。笔者会给他们解释什么样的石头是上水石,为什么植物在石缝里会吸收到水分等。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创造既富有趣味性也富有科学性,在某种程度上让学生对美术创作充满了期待。
综上所述,美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和科学,小学美术教师要采取有效教学策略让学生尊重科学,敢于想象和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