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惠风和畅母语美

2021-09-22杨九俊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23期
关键词:中国风小学语文教育学校文化

杨九俊

摘要:吴建英的“中国风·母语美”语文教学主张,本乎自觉,是经典“养”出来的想法;基于问题,忧心母语教育的地位下降;源于探索,确立了从美出发,回到经典、回到儿童的立场。她创造了美的课堂,课堂紧贴儿童,洋溢着母语芬芳,蕴有雅致的风格。她建构了美的课程,整本书阅读课程、经典微课程群等为儿童准备了丰足的精神大餐。她还将项目研究有机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使“中国风·母语美”成为“崇美立人”学校文化的靓丽名片。

关键词:“中国风·母语美”;课堂;课程;学校文化;小学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B-0016-05

“中国风·母语美”是吴建英老师提出的语文教学主张。该主张以“建构培根铸魂的中国本色母语教育”为目标,注重语文教育的民族化、审美化、儿童化、时代化,体现核心价值观:培育民族情感,提升母语素养,弘扬中华文化。

一、探寻美的原点

吴建英的“中国风·母语美”本乎自觉,基于问题,源于探索。

(一)领悟美的存在

作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師,吴建英首先是一个非常努力的阅读者。读书,是她的一种生活方式;向经典致敬,是她基本的生命状态。在大量阅读中,吴建英汲取了中国古代文论和美学之精华,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她深切感受到,汉语,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存在。鲁迅先生说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汉语之美,美在音韵,汉字的四声五音之别形成疏密相间、平仄有律、错落有致、悦耳和谐的声律之美,韵味无穷。汉语之美,美在形体,作为象形文字,其字形结构、笔画排布、横竖点撇捺,千变万化,形态如画,妙不可言。汉语之美,美在意蕴,其抒情达意丰富深长,或豪迈奔放,或含蓄内敛,或诗意丰盈,……令人回味无限。

(二)审视问题症结

语文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核心学科。然而,在网络化、全球化、快餐化、娱乐化背景之下,“母语危机”严重,文化根脉不深、活力不够,母语的使用常常被粗鄙化。吴建英审视当下语文教育现状,发现以下主要问题:

漠视汉语特点,弱化语文审美。近代的西学东渐思潮使语文教育领域表现出文化价值取向上的“西化”,其表征之一就是把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工具化、符号化和理性化的知识观基础之上。这样的课堂教学淡化、剥离了汉语所固有的特点与价值,功利主义倾向严重,母语之美弱化、窄化现象严重,语文教育之美缺少可行的彰显路径,语文课堂缺少审美立意,汉语美的文字、美的音韵、美的意境、美的意蕴被当成工具,拆解成毫无生命气息的零部件强塞给了学生。机械、单调、抽象成了语文课堂生活的主要方式,被动、僵化和苍白则成了儿童母语学习时生命的典型表征。

(三)确立原点立场

在审视、反思的基础上,吴建英清醒地认识到:

母语教育,应该回到经典。经典总是在个性化的抒写中,凝聚着人们的深刻洞见和普遍情感,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母语的经典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走进经典,是引导儿童传承民族文化、形成民族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

母语教育,应该回到本土。如前所论,母语凝结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怀、民族立场,同时还凝聚着民族数千年的审美心理特征。汉语重意会、重流动、重虚实、重具象[1],具有简练生动、组合自由、形式丰富、情趣盎然、以神摄形、气韵灵动、意蕴无穷的“情境建构”之诗性特征,富有鲜明的本体特质。语文教学就应引领学生去探寻、领悟汉语的文字、文学、文化、文体之美,激发他们对母语的认同和热爱,培养他们丰富的语言感受力,促进他们母语素养的提升。

母语教育,应该回到儿童。儿童处在独特的生命阶段,他们是天生的语言学习者。母语教育应依循儿童特有的心理特点、思想方法、行为方式以及他们对母语的感受力,建立起两者之间的连接。必须立足儿童本位,用适合儿童天性的、充满生命活力的乐学方式,激发他们学习母语的兴趣,培养他们母语审美的眼光,使他们的言语生命、精神生命得以自由丰盈生长。

经典、本土、儿童,皆为母语教育的原点。回到原点,就是为了最终抵达。

二、创造美的课堂

近些年来,吴建英成功演绎了《伯牙鼓琴》《如梦令》《长相思》《金色花》《珍珠鸟》等十多个经典课例,她的课或穿针引线,或重锤轻敲,或因势利导,或巧妙点拨,……雅致灵动、情意交融,像散文诗般优美灵动,似水墨画般意蕴深厚,如交响乐般触动人心,带有独特美好的课韵、课情,既有文化蕴藉、内涵和品位,又适合儿童发展需要,为她的“中国风·母语美”语文教育做了最好的诠释。

(一)课堂紧贴儿童,蕴含情感之美

吴建英研究儿童,激活儿童经验,让儿童的知识学习与个体经验关联起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引导儿童亲历性、具象化学习,让学习过程成为主动发展的生命状态。“文似看山不喜平”,吴建英的课亦然,她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愉快的情绪,鼓励多元见解和深度思维,促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母语的乐趣。她关注儿童的获得感,在情智互动中,追求言意共生,常常斟酌于言意之间,徜徉于言意之间,达到亦言亦意、非言非意、言意融合、言意共生的境界,使儿童在充满语文味的学习活动中,生命得到完整发展。

(二)课堂洋溢母语芬芳,激活母语美的基因

汉语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语言,其博大深厚的内涵具有非凡意义。母语本身有“美”的基因,如汉字充满字形、音韵、意蕴、简洁、智慧、文化之美,是世界上最成熟、最完美的文字之一;母语中的对联、诗词等,具有独特的节奏之美、音律之美。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蕴含自然、社会、人性之美,有着精彩生动的优美词句、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丰富感人的抒情色彩、令人神往的深邃意境……吴建英觉得,母语教育应注重利用这些“美的基因”,把审美感受力、鉴别力、创作力的培养作为重点,引领学生从美学维度去学习自己的母语,超越功利,真诚投入,激起情感波澜,点燃思想火花,张扬独特个性,涵养博学气质和文化风度,变得纯粹而高雅。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品位、健全人格均能得到提升。

猜你喜欢

中国风小学语文教育学校文化
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科学化的思考
童心写童言,童真映童趣
浅析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及意义
小学英语有效教学情境对促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教学研究
轻松教学,快乐识字
学校优质特色发展需要校园文化的浸润*
“多元教育”视阈下的学校文化建设探索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