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创新

2021-09-22吴小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

【摘 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课程对培养当代中国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作用,但此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适用性、实践性,在学前教育专业本科阶段开设会面临一些挑战。因此,其教学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反思教学过程,积极回应学生需求。为全面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通过创新教学方式,分析与反思教学过程,以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探索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224-02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课程是以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为基础,基于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以及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解析国际国内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基本情况,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学前教育发展趋势和动态,掌握运用相关理论审视教育实践的方法,并在综合分析中提升理论素养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因此,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本课程要求。为提高教学实效,教师应重新认识和分析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2]。

一、课程目标、性质、任务分析

教育高质量发展时期,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当代中国高素质应用型学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生不仅应当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和强烈的本土情怀,关注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尤其是其中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并以之引导自身的学习发展,为更好地投身和服务于学前教育事业而不断进步。教师应在综合分析过程中,以提升学生理论素养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该课程的核心目标[3]。

教师设计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课程,意图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了解中国在推进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尤其是重要的政策法规),了解如成都市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全国学前教育发展高地在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方面的思考和举措,并关心、了解学术界的研究动态和人们所关心的学前教育问题,开拓学生的眼界,更新学生的知识。

二、设计课程内容框架,提高教学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

教师的教学内容应与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课程目标紧密联系,切忌生搬硬套、理论赘述,要保证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并注重内容的不断更新。因此,教师的课程内容可设定为具有逻辑体系和内在联系的四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具有巨大的延伸性,旨在尽可能地促使学生修完课程包含的全部知识,调动学生从实践实习中获得的亲身经验,加强知识的融合性和关联性,引导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审视教育实践,同时教育资源的集中呈现也为学生主动学习搭建了宽广的平台[4]。其中第一个专题内容是“我国学前教育政策法规概览”,要求学生在把握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方面重要政策及其实施成效的基础上,对我国学前教育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并分析当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然后自然过渡到第二个专题内容“我国学前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三个专题内容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变革与发展趋势”;第四个专题内容为“国外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及其启示”,旨在培养学生扎根本土、放眼世界的眼光和格局。

三、创新教学方式

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课程的目标及内容要求应以学生主动参与及独立思考为基础,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收到应有实效,实现课程目标。显然,教师

“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适应本课程教学,特别是对于本科毕业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关键在于唤醒与激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审视和实践,分析与思考现实问题。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经验水平。教学过程需要更多地体现学生的探索、思考与创造,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其进行互动、协调与磨合。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与讨论中,每个学生的问题、经验、困惑、理解、智慧、情感、态度都能得到充分体现,从而实现知识体系的建构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精讲与引导,要及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鉴于此,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动态课程主要采取专题讲座、文献阅读、调查研究、沙龙研讨等多种方式。第一,教师的专题讲座应提纲挈领、简明扼要,要搭建起每一个专题的基本框架;第二,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课外自学,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认真完成实践任务,并分组形成汇报材料,围绕各个专题开展沙龙研讨;第三,强调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尽量邀请实践领域的一线专家参与教学,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注意拓展学生視野的广度和问题解析的深度,启发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5]。

四、教学效果分析

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具有经验建构的组织能力。教师对课程教学方式的创新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探索、思考问题的兴趣。同时,来自全体学生智慧的不同视角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搭建了一个宽广的平台。

以一个班49个学生为单位,课程的每一个专题平均完成分析调查汇报材料9份,分别包括对数十部学前教育政策法规的解读;对“有品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学前教育问题依旧突出”“入园难、入园贵”“先进的教育观念在思想与实践之间存在距离”“幼儿教师的身份、待遇仍遭遇尴尬”等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的研究分析;对数十个重要国家的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动态及其启示的研究;对成都市数十位具有影响力的学前教育领域人物的采访。通过丰富多彩的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在把握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方面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大幅度提高了其专业能力,特别是运用相关理论审视教育实践的能力。同时,开放性的问题探索也促进了学生独立性、创新性与批判性的思维的形成。

综上所述,本课程具有高度的综合性、适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此外,教师应更加精准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教学计划与辅导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莉君,李洋.学前教育政策法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王道俊,郭文安.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J].教育研究,1989(9).

[4]田新兴,杨晓萍.国际学前教育新动态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0).

[5]虞永平.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重在行动”[J].人民教育,2011(6).

【作者简介】

吴小蓉(1963~),女,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学。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
论我国学前儿童受教育权法律保障的不足及其完善
从学前教育的前景和就业状况谈幼教学生如何提升就业竞争力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指导》课程整合的探索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化修养之初探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