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优化研究

2021-09-22陈淑红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问题策略

【摘 要】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要与时俱进地创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语言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桥梁,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善于表达。演讲是口语交际的一部分,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积极作用,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文章分析了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1270(2021)18-0218-02

现阶段,口语表达能力渐渐成为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这一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语文课堂完成。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一、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表达缺乏逻辑性

相关数据显示,一些小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缺乏逻辑性,说话往往前言不搭后语,表达不完整,听者很难理解他们在表达什么[1]。同时,一些小学生在语言表达时,用词也较为简单,用语言来渲染环境的能力有限,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表达思维没有得到纠正和提高。

在生活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以口语化的表达为主,且主语、谓语、宾语等多为颠倒状态。如正常的表达应为“你今天吃饭了吗”,部分学生在表达这一意思时,会说“吃饭了吗,你今天”。在日常交流中,学生也能够理解这种错误的表达,并不会去纠正。但长此以往,学生易形成这样的表达习惯,进而造成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性的问题。

(二)口语练习时间较少

在新课改背景下,部分教师反映,新教材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出现了力不从心、难以理解等问题。同时教师在教学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教学进度、教学检测、考试等,导致学生进行口语练习的时间较少,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出调整,以适应新的口语学习挑战。

(三)多数学生怯于表达自己

小学生年龄较小,表达欲望较为强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他们的表达欲会减弱,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越来越在意外界的评价,部分学生甚至渐渐萌生了自卑心理[2]。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他们认为自己若是答错了问题就会受他人嘲笑。有的学生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单调、无聊,不愿意回答教师的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小性格较内向、不自信,总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回答问题,即便回答了也是错误的。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都源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弱,这会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

二、优化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环境,让学生“想说”

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可以从创设交际环境出发,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增强学生口语交际学习体验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教师根据口语交际的主要内容为学生创设较为真实的交际环境,以此来刺激学生的五感,让学生“想说”,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效果[3]。教师在创设环境时应从口语交际的主题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口语表达情况,否则,不但不会对口语交际教学带来任何帮助,甚至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进度与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以“口语交际:演讲”这一部分内容为例,六年级的学生对演讲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就是演讲的一种表现形式,开展校园活动前的动员大会也是演讲,但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演讲经验。同时,演讲又具有复杂的表达方式,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扎实的基本知识。基于此,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为学生创设演讲的情境,鼓励学生演讲。在为学生讲解完演讲需要注意的问题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两个演讲的话题,一是礼貌待人的好处,二是读书的乐趣。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演讲话题,并自己组织语言,站到讲台上演讲。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安排好演讲的顺序,如先进行“读书的乐趣”话题演讲,再进行“礼貌待人的好处”话题演讲。

为使学生有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书籍的图片,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如小华在“读书的乐趣”这一话题的演讲中说道:“大家好,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是我在学习之外最喜欢做的事情,读书可以带给我许多乐趣,会帮我解答一些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书中的世界十分精彩,书中的人物具有多面性,通过阅读,他们的形象在我心中也更为丰满。同时,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的学习压力也得到了缓解……”在学生演讲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以鼓励的姿态来面对学生,即便学生在演讲中出现问题,教师也不能打断学生,也要在学生演讲结束后再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教学安排才能使学生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有“想说”的意愿,进而付诸行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才会得到提升。

(二)科学安排课程,让学生“能说”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薄弱的主要原因在于口语交际教学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如一些教师对该内容的课时安排较少,即便在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也会出于教学进度的考虑,尽可能地缩短口语交际教学的时长。同时,学生也会因考试的压力,忽略口语交际内容的学习。这导致了口语交际教学不能有效开展,多数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较差。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调整,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以“口语交际:演讲”这一部分内容为例。首先,教师要调整教学课时安排。为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学生才有表达的舞台,才可以“能说”。为此,教师可以参考“教师教学用书”,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合理的教学课时安排。教师可以为此部分内容预设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为学生讲述一些演讲的基本要素,使学生可以辨别演讲与其他形式口语交际之间的异同,鼓励学生学习演讲技巧,提升学生的演讲技能,第二课时再由学生进行实际演讲练习。其次,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深度理解口语交际教学。部分教师认为口语交际教学并不重要,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益处不大,所以将教学重心放到了其他内容上。但事实上,只有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了,其在与教师、同伴、家长交流时才能更精准有效,而教师、家长为学生提供帮助辅导时,也会更加准确。

(三)注重实践设计,让学生“会说”

对学生来说,精彩绝伦的课堂讲授也没有课堂实践的效果好,这在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得更为突出[4]。换言之,教师无论设计多么科学的教学内容,一旦缺少实践环节,都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所以说,教师应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积累交流表达的技巧,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口语交际:演讲”这部分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演讲。在教学中,会有部分学生因羞涩、自卑等心理因素而对上台演讲有抵触情绪,对此,教师也应多对这部分学生做一些心理疏导,还可以多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以缓解学生的抵触情绪,在学生放下戒备心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演讲。如教师可在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

教师:“大家都喜欢看课外书吗?喜欢看什么样的课外书呀?”

生1:“我很喜欢看课外书,最喜欢看《水浒传》,我感觉里面的人物都特别厉害。”

生2:“我也喜欢看课外书,但是我喜欢看一些科普类的书,它可以告诉我许多世界的奥秘。”

教师:“很好,那谁想要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阅读收获呀?”

……

教师从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着手,鼓励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书,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在学生的注意力被充分吸引后,再开展实际演讲的学习内容。这样的教学安排,为欠缺口语交际能力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实践练习,逐渐丰富自己的演讲技巧,在“想说”“能说”的基础上“会说”。

总之,口语交际无处不在,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演讲作为口语交际的一部分,对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坚定学生的学习信念有积极作用。演讲这一口语交际形式,无论是对演讲者还是对听众来说,都有着激励精神、提高综合能力的效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提供更多演讲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彩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的情境创设策略[J].教育科学论坛,2020(8).

[2]陈小茸.如何加强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训练[J].文学教育(下),2019(12).

[3]陆岩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9(20).

[4]马小红,马丽容.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7).

【作者简介】

陈淑红(1976~),女,汉族,福建莆田人,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问题策略
浅议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试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三部曲
坚持“四性”,提高口语交际训练的实效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