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1-09-22许一波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小学音乐策略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小学音乐教学愈发强调情感教育。音乐作品中不仅有情感表达,还有情感寄托。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建构自由欣赏音乐的课堂氛围,借助音乐中的情感给予学生更多感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策略,旨在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

【关键词】小学音乐;情感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204-02

音乐蕴含着创作者的丰富情感,情感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在音乐上更多表现为欣赏者与创作者心灵的共鸣。若小学音乐教学中没有情感教育,则显得空洞乏味。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还利于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深入挖掘教学内容与情感教育之间的联系,并采取有效方法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在提升学生审美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构建良好师生情感,奠定良好体验基础

所谓情感教育,不单单包含音乐情感,还包括师生情感构建[1]。构建良好的师生情感,可以让课堂氛围变得更加轻松,让学生更加信任教师,更能沉浸于教学中,从而使学生在融洽的课堂氛围中不断提升审美能力。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动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构建良好师生关系,为学生后续的音乐欣赏与情感体验奠定轻松的氛围。

如在《歌声与微笑》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为学生展示歌曲相关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并欣赏音乐。而后,教师可让学生分享其对于该歌曲的理解,以及应该采用何种情绪进行演唱。接着,教师可根据学生所说的情绪进行演唱,帮助学生验证该情绪是否符合该歌曲,以此让学生领悟到正确的演唱情绪。接着,教师可为学生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仔细聆听与感受,并为学生讲述歌曲的深意。然后,教师可与学生一起演唱歌曲,通过接唱的方式进行歌曲练习,教师唱一句,学生接下一句,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与学生建构情感。最后,教师可让学生自由练习歌曲,可结合歌曲设计舞蹈动作,并到讲台上进行表演。在学生表演完成后,教师应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以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生动向,多与学生互动,给予学生表达机会,让学生自由分享观点,自由创作。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学生会更信任教师,更敢于表现自己,更投入地参与音乐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能体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进一步增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小学音乐情感教育效果得到增强。

二、借助音乐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体会情感

艺术源于生活,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其作品创作的背后蕴含着许多生活色彩与社会内涵。挖掘音乐作品背后的生活底色有利于带领学生理解音乐的深层含义。在实际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借助音乐作品的社会背景等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其社会内涵,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并从作品的内涵中汲取力量。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价值与涵义,引导学生体会作品情感,对学生开展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如在《东方之珠》这首歌曲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通过图片展示音乐创作背景,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该音乐作品。教师可介绍香港如何成为英国殖民地,又如何回到祖国怀抱,并问学生:“香港最终可以回

归,外交官做出了许多努力,同学们知道此次香港回归的谈判谈了多久时间吗?而谈判主要僵持在哪呢?”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后,教师可为学生揭晓答案:“是僵持在升降旗上,英国要求零点降旗,中国主张零点升旗。中国所坚持的那几秒钟其实也正代表着中国国力的强大,我们应该为祖国的强大而感到自豪与骄傲。”以此引导学生怀着骄傲与自豪的心情学习《东方之珠》这首歌。而后,教师可带领学生演唱歌曲。在初步学唱环节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歌词,找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部分,并向其他学生分享。接着,教师可让学生讨论歌曲的情感和哪个部分适合用哪种情感演唱,并发表讨论后的观点。最后,教师可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可要求男女分段演唱。教师通过讲解歌曲的背景故事,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进入歌曲的学习,能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涵义,感受到如今国家的强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此便可推动情感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创设有效音乐情境,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音乐可以传达情感,给倾听者强烈的情绪感染。音乐将节奏、旋律、词曲有机结合,能实现情感表达,让聆听者内心受到一定触动,产生一定感悟[2]。处于一定的情境中,学生能充分感受歌曲意境与涵义,继而加深对音乐的认知。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开展情感教育,令学生在情境之中汲取积极情感,实现音乐技能与情感体验的同步提升。

如在《小花猫与小老鼠》这首歌曲的教学中,首先,教师可制作一个关于十二生肖的动画版音乐视频。其次,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见过猫抓老鼠,并请学生上讲台进行模仿。再次,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所制作的视频,生动形象地给学生展示十二生肖,以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歌曲的学习氛围中。然后,指导学生朗读歌词与演唱歌曲,并注意学生吐字是否清楚,音符与节奏是否准确。接着,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以该歌曲为主题的游戏,要求学生扮演小花猫或者小老鼠,进行歌曲演唱以及歌词接龙,让学生在相关情境中深化对该歌曲的掌握,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与小花猫、小老鼠有关的歌曲。教师通过问题引导与多媒体为学生创设良好音乐情境,并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快乐,继而通过参与游戏,了解该音乐作品的特色,不断丰富自身情感体验,并通过分组合作,锻炼学生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增强小学音乐的情感教育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情感体验

实践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还能强化学生情感体验,使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与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多开展实践活动,以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在生活中应用音乐知识的能力。

如在《再见吧,冬天》的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欣赏与学唱歌曲,体会歌曲情绪与情感之后,可组织学生开展以“再见冬天,你好春天”为主题的小型晚会,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在活动中教师可让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的《堆雪人》《雪花飞舞》等歌曲,以及一些带有春天气息的歌曲,进行乐器表演、集体舞表演、歌曲改编、歌曲演唱以及猜谜语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音乐实践的机会,并且促使学生通过表演以及欣赏表演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在学生表演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的表演进行总结,并升华情感,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要给予学生自由选择权,让其自由选择表演形式与内容,继而使其高效地完成表演任务。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不仅能加强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能通过实践活动丰富自身情感体验,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力与音乐综合能力,继而深刻感受音乐,感受冬季与春季的美丽以及大自然的美丽,并从中汲取力量,学会热爱生活、珍惜时间,如此小学音乐情感教育质量才能有所提升。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需要更加重视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教育元素,并结合学生特点,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帮助学生实现情感体验的丰富以及道德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芳.分析小学音乐课堂审美教育问题及情感教学的开展情况[J].北方音乐,2019(3).

[2]孙磊.浅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新教育时代

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18).

【作者简介】

许一波(1989~),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小学音乐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