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2021-09-22高银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开展探究,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16-0190-02

科学在当前小学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小学科学教师要认识到,科学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然而,在小学科学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并没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在实际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挥科学教学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探究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策略。

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就要通过问题来引导,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主动地学习。与此同时,教師还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问题,构建问题情境,以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此外,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趣味性、针对性和可探索性,以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1]。

在引导学生探究“种子萌发”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进行导入,如一颗小小的豆子是怎么发芽生长出来的,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探索。接着,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豆子发给学生,告知学生种植豆子的条件,让学生按照教师所说的条件来种植豆子,并认真观察、记录种子的萌发情况。学生在下一次上课时要与同学和教师分享记录的数据,回答出教师上节课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搜集资料或单独观察得出问题答案,这种问题导入的方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解答这一问题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豆子没有发芽?将其作为拓展问题,让学生搜集资料,探究解答。

如在教学“磁铁”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相应的教学道具,利用曲别针把纸蝴蝶别住,并向学生提问:我们怎样才能让蝴蝶“飞”起来呢?好奇心会促使学生不断探究,学生被教师的问题吸引,纷纷问为什么,有些学生还会自行尝试,但是都失败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拿出磁铁,将其放置在曲别针的后面,学生发现蝴蝶“飞”起来了。这一现象让学生大吃一惊,但是,学生很快就发现,是曲别针后面的磁铁吸住了曲别针,带动纸蝴蝶“飞”了起来,教师抓住时机向学生讲授磁铁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提供实践材料,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验材料,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推动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形成,进而充分发挥小学科学的教学优势。

如在学习“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时,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做好实验演示。将马铃薯放在清水和浓盐水中,学生可以发现,在清水中,马铃薯会下沉,但是盐水中的马铃薯却浮在水面上。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并提出问题:为什么马铃薯在盐水中就能浮上来呢?在其他液体中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吗?是不是只要水中的物质溶解了,就能够让马铃薯浮起来?这时学生的探究欲望十分高涨,甚至想要自己动手来开展实验。教师就可以趁机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调制液体,观察马铃薯是否能够浮上来。实践发现,在水中溶解小苏打、糖和盐都能够让马铃薯浮起来。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证实自己的观点,也会思考各种实验方案。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自己是如何开展实验的,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小组中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当液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才能让马铃薯浮起来,这样的液体有很多。可以发现,学生通过实验能够更好地证实科学知识。

又如在学习“杠杆的秘密”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杠杆和钩码,并引导学生探究用撬棍撬起重物时,怎样做才是最省力的。学生可以将杠杆尺作为撬棍来开展实验,看哪一组发现的方法多。在规定时间结束后,学生便积极向教师报告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有的小组发现了三种方法,有的小组发现了四种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杠杆尺能保持平衡?在平衡时它的用力点、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是多少?学生通过思考教师所提问题可以得出杠杆尺平衡的规律,从而认识到杠杆平衡的秘密。教师只有大胆地让学生动手实验,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为学生准备充足的实验材料,才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以及探究能力。

3   开展观察和比较,培养探究意识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观察和比较是常见的学习方法之一。对此,教师可以将其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观察和比较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对知识的学习,把握科学原理以及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如在教学“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这一节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显微镜和两个烧杯。一个烧杯中装有自来水,另一个烧杯中装有纯净水,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这两杯水的区别。学生用肉眼不能发现二者的差异,但是,利用显微镜,学生可以发现自来水中存在较多的杂质,而纯净水中几乎没有杂质。通过对这两杯水的观察和比较,学生能够认识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推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4   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也能获取新的思路,从而提升探究能力。

如在学习“光是怎样传播的”这一节内容時,教师在给学生介绍了光的传播现象之后,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树在阳光下的影子的图片,并向学生提出问题:树的影子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树的一侧?教师通过这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回顾现象和规律的关系,通过新旧知识的结合,学生会发现:光总是沿着直线传播,树是不透明的,光照到树上时树会阻碍光的传播,所以树向光的一面是亮的,背光一面会形成影子。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会发现科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学生的探究能力也能够得到提升。

5   引入合作探究,强化学生探究能力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合作的情境,来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不断地探究、合作、讨论,这一过程需要同伴的配合。对此,教师需要构建一个合作的情境,并通过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来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丰富他们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如在学习“摩擦力”这节内容时,在讲解完知识点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弹射器、润滑油、地毯、木块、软尺、小轮子等工具,通过构建一种游戏化的情境让学生开展竞技游戏。学生可以从这些材料中选择一种工具,教师为他们设置起点和终点,看谁能够跑得更远。教师将学生分成四人一组开展游戏,在合作中,学生可以将自己选择的工具进行组装。有的小组将轮子和木块组装起来,形成一个滑板车,还有的小组在地上涂润滑油。在这样一个合作的情境下,学生可以更好地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能更好地接纳同伴的思想,进一步取长补短。与此同时,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增强团队意识,在后续学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形成团结合作的思想。这一思想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以及小学科学教学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能在帮助学生强化探究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总之,在当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提供实践材料、引入合作探究、运用新知识、开展观察和比较等方式来推动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红.科学课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小学科学

(教师版),2019(12).

【作者简介】

高银(1979~),男,汉族,江苏邳州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小学科学培养策略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