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志愿军英雄:打仗,命都不是自己的

2021-09-22

新传奇 2021年36期
关键词:包月英杰志愿军

那天的拍摄过程打碎了宋坤儒对《奇袭白虎团》的浪漫想象。在包月禄的回忆里,没有惊险的死里逃生,只有实实在在的牺牲和视死如归的平静。用他的话说:“打仗,命都不是自己的。”而成为英雄,只因为他恰好是幸运的那一个。

近日,电影《1950他们正年轻》上映。影片中,26位平均年龄88岁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回忆了属于他们的青春岁月。这部影片的拍摄团队最初只有两人,他们历时4年,走遍大半个中国,寻访约50位抗美援朝老兵,用镜头录下近100个小时的珍贵影像资料。在导演宋坤儒看来,这部电影的拍摄过程是对一代人精神力量的追寻之旅。他们追寻着一个时代独有的朝气和硬气,追寻着中国人骨子里打不倒的韧性。

困惑

老兵薛英杰是宋坤儒第一批拍摄的老兵之一,他讲起了一生中最大的遗憾。那是朝鲜战场上,关系极好的两个年轻战友兼同乡,一个是41军军医薛英杰,另一个是41军的警卫排排长贺殿举。前一天,他们还在聊“如果对方死了,遗体怎么办”。没想到,这次聊天变成了永别。他们坐的车遭到敌机轰炸,正好那天贺殿举跟薛英杰换了一个位置,结果贺殿举牺牲了。“如果他没有跟我换位置,死的是我。”薛英杰说。当时,战友的遗体只能就地掩埋。薛英杰用布袋把贺殿举的遗体装好,埋在一个河道旁。还好那里不是战场,如果埋在战场,尸体可能是今天埋了,明天又被炮弹炸出来,最后只留下被炸碎的肉块,不知归属。

70年后,94岁的薛英杰依然能清晰地画出他给战友埋骨的地图。这是他一生的心愿,他希望能找到他战友的遗骸,带回祖国。不幸的是,他于今年4月去世,没能等到战友遗骸回国的那一天。

在宋坤儒的镜头下,英雄们褪去光环后,朴实的情感愈发动人。1953年7月的金城反击战中,志愿军607团侦察连13名战士奇袭白虎团指挥部,当场击毙团长,活捉美军顾问。战斗英雄包月禄缴获了白虎团团旗,他也是影片《奇袭白虎团》里鲍玉禄的原型。宋坤儒问他:“在影片《奇袭白虎团》中,有一个踩到地雷的桥段是怎么回事?”

“那是编的。”老人悠悠地说。那天的拍摄过程打碎了宋坤儒对那场战斗的浪漫想象。在包月禄的回忆里,没有惊险的死里逃生,只有实实在在的牺牲和视死如归的平静。用老人的话说:“打仗,命都不是自己的。”而成为英雄,只因为他恰好是幸运的那一个。

当年,包月禄刚刚跟随部队跨过鸭绿江,还没打仗,部队就被飞机炸散了。他们十几个不同部队的新兵凑在一起寻找大部队,晚上天冷,就挤着躲在一个弹坑里过夜。清晨时,包月禄忽然肚子疼,出去大便的工夫,坑里的新兵被美军飞机发现,全都被炸死了。

对于奇袭白虎团,包月禄的描述也很简略:“只许联络员说话,咱们战士一律不吭声。走到指挥部,他们在开会,团长好像还在指挥。我们冲锋枪、手榴弹往山上打。也不知道老虎旗是什么旗,我们就把它拔了,往腰上一缠,继续打。当时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稀里糊涂地(缴获了白虎团团旗)。”这场战斗被改编成文艺作品后,包月禄在人们心中是一个英雄。但他对自己的经历一向不愿多谈,甚至不和子女讲自己的故事。他不觉得自己在那场战斗中有多了不起,只是服从命令,打完就走。

巧合

拍摄中总有各种巧合。汤重稀是宋坤儒最早认识的抗美援朝老兵之一。1951年,17岁的文艺兵汤重稀跟随志愿军12军文工团踏上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他是部队里最有天赋的小提琴手,在上甘岭战役转移阵地途中,他的右手被一枚炸弹永远留在了朝鲜。

复员回四川后,失去手臂的汤重稀本可以成为优抚对象,但他放弃了,做了一名音乐教师。汤重稀之子汤颂记得,父亲经常倒着背起手风琴参加演出。因为失去了右手,父亲只能用左手五指按琴键,用右手的残臂拉风箱。可这样一来,手风琴的键盘完全反了,他不知道父亲为了继续拉手风琴练习了多久。

汤颂表示,父亲还会拉二胡。他小时候经常看见父亲独自一人时,把弓弦绑在右臂上,弓着身子拉二胡。音乐是父亲的梦想,但汤重稀从不因失去右手而失落,因为从战场上活下来已是幸运。

完成在四川的拍摄后,摄制组来到了上海。拍完老兵任红举后,宋坤儒跟他闲聊:“您是文艺兵,我们在四川也采访了文艺兵,也是12军的,汤重稀您认不认识?”任红举说:“哦,小汤啊,我认识啊!我们当时在一个队,我30多年没见过小汤了。”宋坤儒灵机一动,赶紧给汤重稀拨了一个视频电话。电话接通,他们拍下了两位老战友多年后重逢的一幕。

另一次巧合是志愿军工兵政治部秘书刘素谦和熊朝瑞两位“战友姐妹”的重逢。在沈阳,需要拍摄的老人有七八位,摄制组把这些老人随机地分成3天拍摄。那天,刘素谦来晚了。她记性不好,导演问她问题,她的记忆仿佛一直卡在文工团一次照相的事上。此时,下一位老兵熊朝瑞已经到了。宋坤儒说:“您回头看看这个人是谁?”他没想到的是,已经有点儿糊涂的刘素谦回头后,一眼就认出了熊朝瑞,说:“这是我老战友。”在后来的拍摄中,刘素谦一直牵着熊朝瑞的手。

遗憾

在电影片尾,一位志愿军老兵说:“你们要是再晚来几天,我可能就没了。”

寻访中,有很多类似的遗憾。雍卫太是志愿军15军44师130团的侦察兵,也是邱少云的战友。执行任务时,他和邱少云一起趴在草地上。燃烧弹落在邱少云身边,他眼睁睁地看着战友牺牲。

这些是第一次拍摄时,雍卫太讲述的。但因为当时声音特别杂乱,老人有的方言听不清楚,一些镜头需要补拍。可摄制組再去补拍时,老人已经糊涂了,无法再采访更多的内容。

“如果能快一点儿,或许能记录更多的志愿军老兵们的故事。”宋坤儒说,“在制作和等档期的过程中,我们片中有几位老人已经过世了,没有让他们在大银幕上看到这部电影,是我最大的遗憾。”

(《解放日报》)

猜你喜欢

包月英杰志愿军
志愿军六天三炸“水门桥”
急性子的妈妈
Observe modern design works and tast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战斗英雄包月禄:“白虎团团旗是我扯下的”
包月禄:奇袭白虎团的战斗英雄
抗美援朝,美军阵亡人数为何比志愿军的低
云山战役中志愿军的作战要览
灾难现场,这支华侨华人的“志愿军”令人动容!
除夕之夜
鲜花包月